百年清华

祝敬爱的母校青春永驻

2010-12-27 |

○[越]张玉淑(1966精仪)

我是越南留学生,1961年9月入清华精密仪器和机械制造系,1966年毕业回国,一直当大学教师至今。

回想50年前,做梦也想不到能进入北京清华大学读书。50年前,我们越南北方刚刚解放,我原来是一个少生军,从越南南方集结到北方,我的学历只是初中高年级水平,1957年进入工农补习学校,经过两年努力学习,高中毕业考试五门课都得5分,所以国家派我到中国学习。

1960年学习了一年汉语后到了清华。一到学校就得到学校领导的照顾和关怀。我记得那时中国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但还是克服困难为我们越南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记得开始我们住在三号楼,每房间住两个人,一个是越南留学生,一个是中国学生。上二年级时我就搬到静斋,条件比三号楼好,我和方刚同学住在一起。在清华五年里,我们所有越南留学生不但学习到科学技术知识,又学习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50年过去了,但在母校的那些日子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努力地建设社会主义,又给了我们抗法、抗美救国斗争有效的支持。记得胡志明伯伯叫我们要好好地学习,好好地和中国人民同甘共苦。记得每年暑假我们都要去中越友好公社劳动,和中国社员一起劳动,同吃同住。

回想在清华,老师们讲课都很热情,课后还对我们个别辅导。各位老师严谨、勤奋、一丝不苟的精神使我们肃然起敬。1960至1962年那几年,中国学生和中国人民真的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在劳动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嘹亮歌声响彻天空。

毕业回国,在母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成为我立身之本,开始我就在高教部当研究员。1969年到匈牙利布达佩斯科学研究院当研究生,1973年回国又在越南高教部教育改革委员会当研究员。不久后,越南南方解放,1976年我被选拔到胡志明市一所工业大专学校任副校长、校长。1984至1992年被提拔任胡志明市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1992至1999年担任该校机械自动化系系主任。1999年退休后,被胡志明市市政府聘请到一个半公立工艺与企业管理学院当校长。2006年至今我任私立远东工艺学院的董事长。多年来,不管什么岗位上我都坚守岗位,遵循母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不断努力克服工作上的困难,将母校所教的知识奉献社会。

我们在清华读过书的越南留学生回国后大都成为对国家的有用之才。有的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的当了部长,有的到了军队服务,大部分人都在研究院和大学教书。能有今天,我们都非常怀念在清华的那些日子。自1997年以来,每年校庆我都回清华园,看看老师和同学,亲身感受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由衷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外国留学生,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在此遥祝敬爱的母校青春永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