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恩师的回信激励我前进

2011-07-26 |

窦玉芳(1978水利)

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农水62班毕业33周年之际,重温我已珍藏30多年的杨诗秀、雷志栋二位恩师早已发黄的回信,看到恩师语重心长、关心备至的字句,足足占满3整页的稿纸,使我感到弥足珍贵,内心无比激动。

1978年9月,我们农水62班的同学从清华大学毕业,根据“社来社去”的精神,踏上从北京到陕北回家的路。当时大家情绪低落,心情都比较沉重,感到学了几年的专业知识,从高等学府毕业又回到农村,不能学以致用。

回到家乡后,横山、子洲等县的同学很快都被县里安排工作了,但我们绥德县的同学,县政府是不管不顾,更谈不上安排工作。那时我们心灰意冷,心情一下就跌入谷底。在这种情况下,我和柳兴艳同学先后给杨、雷二位老师去信告诉了这里的有关情况,没想到二位恩师在百忙之中很快给我和柳兴艳一块儿回了信。

信中二位老师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把从中央到地方就业政策和就业相关情况及拓平同学在陕西省政府了解到的就业信息一并告诉了我们,鼓励我们增强信心,认真复习,做好考试准备。信中说:“你们程度并不低,这几年我们接触的工农兵学员班,农水62班总水平还算可以,具体到你们两个人,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的想法是你们俩不必害怕考试,积极准备一下,积极去应试……”

收到信后,我特别激动,二位恩师的回信像茫茫大海中的灯塔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我看到了前途,看到了光明。在恩师的鼓励下,我坚定了信心,认真复习,通过了考试。以全市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被榆林市水利系统录用。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79年12月我正式参加工作后,先后在榆林市水利勘察设计院、水土保持工作队、榆林市治沟骨干工程办公室等单位任职。我非常珍惜那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我热爱水利水保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希望能为母校和老师争光添彩。

我先后晋升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先后担任榆林市治沟骨干工程办公室主任工程师、副主任。我为我所从事的水利、水保工作——勘测、设计、施工,淤地坝工程的规划、可研、设计、审查、审批等工作,感到非常荣幸。

1987年我参与编写的《榆林地区水土保持区划》获陕西省农业区划委员会三等奖,获榆林市区划一等奖;1997年撰写的《榆林市治沟骨干工程效益分析评价》论文在《人民黄河》上发表;1999年编写的《榆林市治沟骨干工程及淤地坝扩大初步设计编制提纲及编制依据》、《榆林市治沟骨干工程及淤地坝制图标准》在榆林市水利系统广泛应用;2003年编写的《榆林市炼油厂水土保持方案》获榆林市水利系统优秀方案一等奖;撰写的《榆林市治沟骨干工程卧管结构及进水形式的改进》获榆林市水利系统优秀论文二等奖。

我取得的这些小小成绩固然有自己不懈的努力,但更要归功于母校老师的教育,我感谢我的母校,感谢我的老师,想到母校和老师我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星移斗转,沧桑巨变,30年弹指一挥间。在我心目中的母校,永远是科学知识的神圣殿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家园——她是那样致力于文化的传播、学业的精进、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升华;她是那样崇尚奋斗、拒绝平庸,激励学子们以不断探索的精神去无所畏惧地进行拼搏;青春在这里闪光,灵感在这里迸发,一颗颗不甘平庸的年轻的心在这里奔腾、激荡。我从内心深处眷恋您,并真情地祝福您——我们的母校,我们的母亲。

在庆祝母亲百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尤其留恋和怀念曾经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恩重如山的老师们:我们的杨老师、雷老师、陆老师、谢老师、大张老师、师老师,小张等老师是那样的平易近人,那样的言传身教;你们用春蚕的品格和烛光的精神,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我们,使我们学到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学到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你们用独特的思辨能力、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博大的园丁胸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无论在清华校园,还是在大兴分校的入学教育,无论在野营拉练的路上,还是在不老屯、岔巴沟实习基地,都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记载着我们求知的历程,留下了我们师生的足迹和汗水,更珍藏着我们那份闪着金光的师生情谊。

忆往昔学海荡舟,看今朝事业有成,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次进步,无不得益于恩师的精心培养。是母校和老师用心血与汗水培育了我们的昨天,促成了我们的今天;是母校和老师塑造了平凡的伟大,点缀了美丽的绽放。师恩难忘!我们从内心深处感谢您,并真挚地祝福您。衷心地希望母校在新的世纪里开创新未来,再创新辉煌!

祝贺我们的母校生日快乐,桃李芬芳!

祝福我们的老师青春永驻,身体健康!

祝愿我们的同学创造精彩,拥抱辉煌!

2010年10月10日于榆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