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张不南:水工三之歌 (组诗)

2017-05-09 | 张不南(1973级水利) |

——写在母校106周年华诞庆典、水工三毕业40周年同学聚会的时刻

聚会序曲

昨天,我们刚刚褪去工装,

今天,我们又聚集在清华园。

参加水工三毕业40周年同学聚会,

参加母校106周年华诞庆典。

同窗的手足情,

牵引我们久别重聚。

母校的感召力,

呼唤游子回到她的身边。

摸摸你的手啊又干又硬,

不再是当年的既绵又软。

摸摸她的脸啊皱纹密布,

不再是往日的既润又圆。

再点点我们的人啊,

大家庭里又少了几员。

久别的知心话从何说起?

激动的泪花在眼眶里打转。

四十载斗转星移如弹指一挥,

三年半寒窗旧事浮现在眼前。

同学相聚释放久别的思情

师生会面补交生活的答卷。

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

此情此景我们的思绪感慨万千。

在这激动的时刻,

在这欢乐的场面。

我们暂停喧哗,

我们暂收欢颜。

为英年早逝的学友,

为近年辞世的恩师,

深深的鞠上一躬,

默默的寄去一言:

祝他们一路走好,含笑九泉!

同学们,举杯吧,

我们能再有几次见面?

朋友们,鼓掌吧,

祝愿我们的老师们益寿延年。

放开喉咙吧,

宣泄我们压抑多年的情感。

敞开胸怀吧,

拥抱母校温暖的春天!

欢乐时光

七三年的中秋季节,

年轻的共和国正筹庆典。

我们这些质朴的青年,

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清华校园。

我们这伙人组成新的家庭,

我们这个新的家庭具有特色和亮点。

家庭中有各民族的兄弟姐妹,

有不同肤色的伙伴。

有工厂、农村、军营的元素,

有异国他乡的友人,

雷氏格米、周氏志坚。

有德高望重的教授导师,

有热情细致的辅导教员。

72位学员、10余位教官的航船,

开始新的征程,启锚扬帆。

母校多有偏心,多有疼爱,

为我们这个特殊的集体,

取了个亲切的名字:

——“ 水工三班”!

水木清华的校园生活,

我们享受了春天的温暖。

三年半的寒窗守望,

我们吮吸了母乳的甘甜。

我们的第一堂课是认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箴言校训,

我们的第一个梦是学做,

“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众望期愿。

我们在阶梯教室听讲,

我们在图书馆里阅览。

我们在大礼堂内集会,

我们在工字厅前请愿。

我们在荷花池畔观鱼,

我们在闻钟亭下聊天。

我们在小松林中吟诗,

我们在照澜院内消遣。

我们在主楼顶上赏月,

我们在新水馆内联欢。

十五元的饭票标准无须挑拣,

四块半的零花钱偶有存款。

浴缸型的饭车等待不及,

在四食堂我们学会了站着吃饭。

褪色的绿军服略显时尚,

黑条绒大头鞋男女同款。

一把抓两小辫发型不变,

小不点儿带格的衬衫分外耀眼。

去天安门广场逛游,

常凑不齐一毛五分钱的车票。

借个自行车出门,

还需拿一包烟交换(玩笑)。

班组会谈认识交流思想,

头戴五星的班长讲话,

如同军区司令员一般。

校园内没有谈情说爱的氛围,

找不见唱歌跳舞的场馆。

手拉手走路的画面很难瞧见,

肩挨肩笑谈的场景甚是稀罕。

找个知音说话,

恐怕闲言碎语。

攀个异性恋爱,

有此贼心也没此贼胆。

但也有例外,

在新斋楼下,

偶有几个黑影,

在夜幕下窥探。

清静的校园生活略显单调,

无忧的快乐时光令人留恋。

这就是清华园当年的素描,

这正是历史时代的印鉴。

激情岁月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母校为我们梳理纷乱的思绪。

清华大熔炉,

将我们的激情与热血凝炼。

我们走出校门,

探求人生的真谛。

我们融入大社会,

赶乘时代的航船。

我们尝试着

用脚步丈量大地的长与宽,

用掌心揣摩事物的方与圆。

用两耳探闻窗外的人与事,

用双眼判别方向的正与偏。

去部队参加军训,

我们掂量笔杆与枪杆的轻重,

下工地、驻农村,

我们解析铁锤与镰刀的关联。

从宝鸡峡到“813”,

从三门峡到潮河边。

我们探索办学的方式,

我们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结点。

在西去的列车上,

我们为旅客提茶倒水、让座送饭,

我们帮列车员清扫车厢、扶老助残。

展现了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人们称赞我们是“雷锋”再现。

在师生相处的日子里,

我们同睡一张床,同吃一锅饭。

我们脸贴得更近,心与心相连。

我们同绘建设的蓝图,

我们共挑历史的重担。

火红的年代染红了我们的心,

春天的惊雷壮大了我们的胆。

蹉跎岁月磨炼了我们的意志,

奋斗实践增长了我们的才干。

悲切日子

在那风云突变的岁月,

我们经历了三星陨落,

我们感受了大地震颤。

我们目睹了朝廷更叠,

我们撞见了“四贼”船翻。

九月九日重阳节,

原本是老年人欢乐的日子,

但76年的九月九日,

却是全中国人民的灾难。

当广播里传出主席逝世的消息,

看见五星红旗徐徐垂落,

我们顿感心撕肺裂、天塌地陷。

我们目送周总理的灵车,

我们凝视朱总司令的扁担。

我们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将悲泪洒落在长安街前。

我们去天安门广场,

传抄缅怀伟人的诗篇。

我们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敬献用松枝亲手扎制的花圈。

我们臂戴黑纱、胸挂白花,

在广场留影,

将记忆用烙铁压刻在心间。

这些特重大事件

我们不期而遇。

这些不灭的记忆,  

必将伴随我们走到人生的终点!

狭路劫难

七七年初春,

我们修业期满。

惜别母校温暖的怀抱,

我们消失在茫茫人海,

低下头去耕耘那,

“一亩三分地”的薄田。

我们犹如一叶孤舟,

再渡生活的急流险滩。

曾记否?

在那阴云密布的日子,

在那腥风血雨的年间。

社会上刮起“否定一切”的阵阵妖风,

大地上卷起欲吞江山的狂澜。

多少好人惨遭诬陷,

多少家族受到株连。

毫不例外,我们这些人,

难逃厄运、难避劫难。

冷嘲和热讽随处可见,

排斥和打击时隐时现。

小鞋和高帽时穿时戴,

鱿鱼和鸡蛋互炒互煎。

我们这些人何罪之有?

须诉问包拯青天。

我们在夹缝中挣扎,

寻找生存的空间。

我们在屈辱下煎熬,

思考着卧薪尝胆。

在这危难时刻,

好有毛泽东神威再现。

几只螳螂,几只苍蝇,

岂能闹翻了天。

拨开乌云,驱散阴霾,重见日光,

天空一片湛蓝!

责任担当

四十年奋斗历程磕磕绊绊,

四十年生活体味酸酸甜甜。

我们曾在沉舟侧畔犹豫,

我们曾在十字路口盘旋。

有过彷徨,有过抱怨。

有过灰心,有过悲观。

反省思考:

牢骚岂能当饭吃?

怨气岂能当衣穿?!

人还得生活,事还得去干,

消极等待换不来半文铜钱。

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积极进取,才是正选。

树立“只争朝夕”的精神,

追赶时代的潮流。

建立“自强不息”的信念,

积厚德承载重船。

感恩“人民送我上大学”的母育之恩,

践行“我上大学为人民”的豪迈誓言。

双倍努力、勤学苦练

弥补理论知识的单薄。

呕心沥血、废寝忘食,

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

我们增强忧患意识,

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

我们励精图治,

为人民争做贡献。

党的阳光雨露,

人民的栽培抚育。

奋斗中打磨,

风雨中历练。

我们这批人已成为:

国之大厦的栋梁,

建设事业的骨干。

我们清清醒醒做人,

我们勤勤恳恳干事,

得到了上苍的赐酬,

赢得了世人的称赞。

人代会、政协会上,

有我们的议案提案。

劳模会、党代会上,

红花戴在我们胸前。

报刊书籍上有我们的论著,

“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项中,

有我们的名单。

四十载风雨兼程,

我们日趋暮年。

四十年初衷未改,

我们的心还像入学时的青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是我们悟出的人生真谛。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是我们的价值观!

牵牛花絮

水工三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

只为社会做了点儿小小的贡献。

虽然经历坎坷,

但生活中也有亮点。

今撷一朵花絮,

供同人逗趣、调侃。

出园后的某月某日,

我们惊奇的发现,

我班的七位在京女神,

被同班的七国列强,

瓜分得二净一干。

可怜的“葫芦兄弟”,

只能是隔河相望,拭泪无言。

剖析它的成对率和彻底性,

创造了吉尼斯之冠。

这座“瞩目浪漫”奇峰,

前无古人探路,

后无来者攀岩。

就连花前月老、西厢红娘,

也望而却步,为之感叹!

这个历史的谜团,

百思不得其解,

困扰了我们多年。

蓦然回首,

他们多长一个脑袋,多具一个心眼。

我们其余人,

只不过是一帮傻瓜,一群笨蛋!

但这不是题的正解,

有待高人再解题难。

今回母校探望赐教,

母亲笑颜透露出了“标准答案”:

此事无须你们多管,

全是我一人做主,一手包办。

如有问题,我一面承担。

肥水岂能流入他人田地?

我挑战了自然规律,

鼓励兔崽子将窝边草统统吃完!

“小三儿”施展了奇能绝技,

击败了对手,入住了正宫,

创造了“今古奇观”!

有诗为证:

小三也可补苍天,

不枉红尘逛一圈。

反解红楼之旧梦,

倩留后世作奇传。

惜别寄言

四十载风雨沧桑,

将我们的青春耗尽。

四十载蹉跎岁月,

将我们的心血熬干。

作为清华人,

我们荣光无限,

回眸走过的路,

我们无悔无怨。

我们没能存下可价之物,

只留下一丝眷恋、

数根白发、几度残年。

这份眷恋就是——

避风遮雨的水工三,

魂牵梦绕的清华园。

干杯吧,

同学们、老师们、朋友们!

聚会是暂短的,

分别是作难的。

在今天的聚会上,

我们赞赏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的本领与魄力,

我们共享“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盛宴大餐。

我们祈福共和国的江山常青,

我们坚信毛泽东的旗帜更红更艳。

再干一杯吧,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不必消沉、无须自怨,

我们要抖起精神、挺直腰杆。

清华母校已为我们,

发掘出了生命的潜能,

我们还能再活五百年!

2017年4月4日(清明节)

写于 北京 远洋一方 林语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