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听邓亚萍讲述她和清华外文的故事

2018-05-06 | 来源 人文学院 |

1996年至2001年期间,奥运冠军邓亚萍在外文系(当时的外语系)就读并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这段求学时光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回忆。提起外语系,她提到“我很庆幸,当初选择清华作为我退役后求学生涯的开始,在清华学习的这几年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在知识层面,更加重要的是为人处世方面,踏实做人,严谨做事。特别感谢我的老师们,大家风范让我耳濡目染。”

下面的这篇报道,将带领我们走进奥运冠军的清华外文故事。

如何来到清华外文

我是96年进清华大学,在进清华之前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时,刚刚打完亚特兰大奥运会,我已经做好退役的打算,也一直有个心愿,希望退役之后来清华读书。那时候正好CCTV搞了一次乒乓球擂台赛,第一站放在了北京大学,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到了现场,北大校长陈佳洱也在现场。打完比赛后,我跟伍主任聊天,提到我想去读书。伍主任问我想去哪儿。我说我想去清华。旁边的陈校长说,欢迎来北大呀。伍主任笑着说,还是去清华。就这样,我成了伍主任的师妹(笑)。

不过,我当时申请的是经管学院,那为什么后来会上外语系呢?当时的国家体委,希望送更多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参与到国际组织工作中去,为国家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但语言是当时很多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短板。国家体委希望送我到国际奥委会,而当时我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所以外语系就顺理成章成了我的第一选择。后来由萨马兰奇主席任命,我成了国际奥委会的运动员委员会的委员。

国际奥委会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但国际奥委会的运动员委员会只有十几个委员,都是顶呱呱的人物,但我也不差吧。(笑)国际奥委会的官方语言有两种,一个是英文,一个是法文。委员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因为运动强国基本都是发达国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很少,亚洲的主要是中日韩。所有的委员里,只有我一个人是带着翻译去的,感觉完全是个局外人,没有办法很好地融入到这个组织里,理解都费劲,更不要说发言,也根本谈不上为发展中国家的运动员争取更大的权益。所以一直很要强的我,当时觉得特别受刺激。

从零基础到Ph.D的求学生涯

我回来后就跟学校讲了在国际奥委会的感受,学校当机立断说派外语系最好的老师上。那个时候给我上课的有外语系的三位老师:第一位老师是程慕胜老师,第二位老师是吕中舌老师,第三位是现在在新闻传播学院的范红老师,(她)原来是在外语系。我一个人有三个外语系的大专家,真是有点受宠若惊啊。(笑)

我进清华时蛮自卑的,觉得自己可能是清华这么多学生中最差的一个。但同时,作为运动员,骨子还是有一股劲儿,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我心想,虽然我的英文水平是最差的,但我经历的事情,我所承受过的压力,是其他同学无没法比,任何事情从现在开始做都不晚。

我就是从学26个英文字母开始了我11年的求学生涯。从97年到08年,我先后从清华外语系毕业,之后去英国诺丁汉大学读硕士,后来又在剑桥大学完成了我的PhD。我很庆幸,当初选择清华作为我求学生涯的开始,在清华学习的这几年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在知识层面,更加重要的是为人处世方面,踏实做人,严谨做事。特别感谢我的老师们,大家风范让我耳濡目染。

无体育,不外交

提到体育外交,最经典的案例应该是1971年的乒乓外交,以“小球推动大球”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为纪念中美建交,97年我代表中国乒乓球队重访美国,在联合国总部进行了一场表演赛,当时一起参加的有尼克松总统女儿一家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作为运动员代表,我非常有幸参与了两次北京申奥,并做了申奥陈述。93年的时候,我还一句英语不会,别人写的话,我一句一句生背下来,到2001年,当我用流利英文做完陈述,台下一片掌声。在申奥过程中,我拜访了很多国际奥委会的委员,再次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他们很多人通过体育开始了解中国,熟悉中国和认同中国,体育是可以跨越国界的。

无体育,不清华

清华的体育传统最鲜明的表达就应该是“无体育,不清华”。其实外语系培养体育人是有传统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体委的第一任主任是贺龙,但主持工作的是荣高棠老先生。可以说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就是从他那里开始的,他见证了我国体育事业的每一步成长。荣老,就是毕业于我们清华外语系,他是1932年考进外语系的。

我也非常荣幸,自己是由清华外语系培养出来的一名体育人,投身于体育产业的工作者。我一直希望能够把体育的快乐和强健的体魄带给更多人,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事业进行到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