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朱正光:追忆老学长伍齐恺先生生前二三事

2020-06-05 | 朱正光(1973级精仪) |

2020年5月12日下午,我收到了寄自母校的《清华校友通讯》复81期,2020年春季号。打开后不知怎么翻阅到最后一页,在校友通讯基金捐赠录上却没有伍齐恺先生名字,心里当即就感到不安,因为2018年复77辑和2019年复79辑两期《清华校友通讯》上都还见到了伍齐恺老学长捐款,今年怎么啦?即刻有种不祥的念头上来。我翻到前面目录,见到“西南联大伍齐恺老学长逝世享年97岁”的标题后,当即为伍老学长高寿离世甚感惊讶和惋惜!好人长寿,应该让伍老学长再享几年幸福的晚年生活啊!可无情的事实却成了现实。我与老学长接触过的历历往事,即刻浮现在我脑海里。

(一)

1967年大约是在5、6月份,我厂型式试验站的湿热试验室、高低温试验室和无线电屏蔽试验室的建造和安装基本完成,面临验收。设计单位——(上海)六机部(现为中国船舶集团总公司)第九设计院项目主任工程师刘咸鼎工程师带领冯崇哲、顾阿四等几位年轻技术人员从总厂来到位于庐山山沟报国垅里的九江仪表厂一分厂现场来听取型式试验站工作人员对验收的意见。按照谢校庄站长布置,我事先早早地做好准备,照我们在上海培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一点不讲情面,直指设计中存在问题,直截了当地给九院设计人员提了一大堆改进意见;特别是针对湿热试验室的控制方式上,我们的意见是必须由手动控制方式改为自动控制方式,即增加由温度、湿度自动记录仪各一台来控制湿热试验室的温、湿度。

我当时只有20周岁,毫无思想包袱,又似乎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据理力争,九院设计人员经过慎重考虑后,经过测试果真采纳了我们所提建议,同时修改电气控制柜中的电气线路。因为会议是在一分厂会议室召开,所以我见到了时任九江仪表厂基建设计科副科长的伍齐恺先生(当年只有45岁左右),那天伍科长是作为使用单位代表陪同九院设计人员到一分厂现场并主持会议的。他面容慈善、说话温和、语言条理,这就是伍老先生当年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事后,我知道我给伍科长和刘咸鼎工程师也是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二)

1973年9月,我已来到北京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上学。1974年10月某天下午,我去9003大楼(精密仪器系教学大楼)仪3班教室上自修课。刚上大楼大门外的台阶,就巧遇伍老先生。他告诉我,前几天刚从九江出差到北京,今天无事,得空就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看望老同学梁晋文(时为副教授),但有其他老师告诉伍老先生,说今天梁老师有事请假,没有上班。这样,伍老先生打算去梁老师家。

见到我后,即刻邀我陪他同去梁家。伍老先生熟门熟路地找到新林院,我只是做个伴儿似的。到梁家后,知道梁晋文老师外出未归,伍老先生与梁老师家人寒暄一番后就告辞,打算回城里月坛北街六机部招待所。我和伍老先生两人边走边聊,一直陪他出清华大学南校门,直至送他乘上公交为止。就是这一天,我方才知道伍老先生与梁晋文老师于1941年一同就学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于1946年一同毕业,等等。我问伍老先生,您对清华园怎么那么熟悉?当时,他就告诉我,解放后,有一段时间在北京的政府机关上班,那时常来清华大学看望同学,所以对清华园里很熟悉。当时,伍老先生也给我讲到,为支援工业建设,他调到辽宁省锦州市葫芦岛的渤海造船厂,以后又因支援内地建设而调到九江仪表厂等。

(三)

1981年,正值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伍老先生此时已在我厂总工程师办公室上班。我厂设计研究所和检查科(后为质量管理办公室)的计量室内,清华大学历届毕业的新老大学生有很多,其中有赵瑞伍(精仪64届)、张佐群(精仪64届)、丁桂林(无线电67届)、计量室有梅子立(62届)等4人,新大学生有王次涛(自控01班)等6人。当时由国内名校毕业后分配到九江仪表厂工作的大学本科生是不少的,但要自发组织毕业院校的校庆活动却从未有过,更何况要有合适的场所才能举办。伍老先生作为九江校庆活动的组织者,除了要承受并“消化”人们的闲言碎语外,还要积极去张罗,最后假借了丁桂林学长父亲(时为昆明军区领导)在九江的部队用房里举办了首次九江清华校庆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也联络到在九江的工厂、科研单位、部队的部分校友(见下图),为以后正式建立九江清华大学校友会奠定了基础。

九江清华校友庆祝母校70周年合影留念

前排:右1本文作者朱正光;第二排:左4伍齐恺,左1丁桂林,右4梅子立,右3赵瑞伍,右1张佐群;第三排:右3王次涛

1982年4月,经伍老先生大力号召和积极组织,在九江化工厂会议室等场地,举办了1982年九江清华校庆活动,正式成立了九江清华大学校友会。我因公出差去西安、北京等地,后又在上海开会,很可惜未能参加这次校庆活动,但不久,却从伍老先生这里得到了一份九江清华大学校友名单。伍老先生脚踏实地、认真积极筹建了九江清华大学校友会,在进一步联络广大校友方面是起到了积极的奠定作用,功不可没,其务实精神可佳!

(四)

随着与伍老先生接触的增多,更多地了解了伍老先生年轻时的经历,更可以见识伍老先生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的人品。

伍齐恺老先生1946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几经周折,在福建某地一家制糖厂找到了谋生的职业。因为台湾甘蔗味甜价廉,制糖成本低,老板将工厂迁移到台湾,他为了谋生也只得随工厂迁移而去了台湾,干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临近祖国大陆解放时,他放弃了在台湾的工作,回到大陆求职。从今天的眼光看,这其实是青年的伍齐恺在人生道路上的正确选择。

伍老先生工作积极,政治上追求上进,于1956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而去过台湾一事,却始终留下了一个阴影,缭绕在人们脑子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极“左”思潮下,竟成为一个“历史”问题。1970年初,受此“历史”问题影响而以所谓支援地方工业建设为名将伍老先生及全家下放到九江市辖的武宁县农机厂工作,那里是深山老林的山区,生活环境十分艰苦。直到林彪反党集团在江西的代理人程某某倒台后,为肃清其影响,纠正其错误做法,伍老先生及全家才得以在1973年离开武宁县农机厂重新回到九江仪表厂。因为工厂基建早已结束,伍老先生就在技术部门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当我们为他鸣不平时,他却笑谈人生,不去计较往事,可见其心胸开宽啊!

(五)

1982年8月,为解决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的问题,经组织同意,我由九江调回浙江萧山。临别之前,九江仪表厂设计研究所罗经平台室特地去买了很多西瓜,为我开了欢送会。伍老先生尽管工作繁忙,还腾出时间赶来参加欢送会。在欢送会上,他热情洋溢地讲了许多话,积极鼓励我这位30多岁的小字辈清华校友、小同事调回浙江后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要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工作,等等。

(六)

1990年代后期,伍老学长为其他清华校友一事,特地打电话给我(当时还没有无线网、短信、微信等)。当他得知我工作情况有所变动时,一再鼓励我不要灰心,要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工作。后来,因搬家多次,丢失了包括伍老先生在内的个人电话通讯本而无法联系;同时又因工作繁忙,无暇动笔写信问候,成为终生遗憾的事情。但老学长伍齐恺先生为人正直、胸怀坦荡、勤劳一生,确是深受既是同事、校友更是晚辈的我的尊重和怀念。

谨以此文,怀念我们的清华老学长伍齐恺先生。

2020年5月16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