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端润生:再次站在三峡大坝上

2022-02-17 | 端润生(1961级水利) | 来源 《中国水利报》第4867期2021-06-24 |

端润生2010年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现场调研

当我再次站在三峡大坝上,眺望翻滚浩荡的长江和输送清洁能源的高大输电线塔,心中不由感慨万分。

回望一路走过的80载人生,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有两件事。其一,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是一名有着60年党龄的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倍感荣幸。其二,我为祖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地工作了50多年,特别是在三峡工程重大技术装备科研攻关工作和机组国际招标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为三峡工程的“心脏”——水轮机,提供的科学论证和精心组织实施所做的工作,使这颗极具活力与动力的“心脏”永远跳动在长江江畔,为我国水利事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67年,我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厅下属单位,得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拉浪水电站当一名开挖工。经过一年年摔打,我在拔贡水电站、恶滩水电站(现乐滩水电站)、下桥水电站、岩滩水电站等多个工程中得到历练。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第二年,我重返清华大学攻读水力机械专业研究生。

我的导师是梅祖彦教授,他用学成归国、报效人民的亲身经历激励着我们这批学生。研究生毕业后,我分配到水电部水电总局工作,具体从事全国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的归口管理工作,得以参与了全国大中小型、数以百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从1984年起,我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重大技术设备进行了10多年的科研攻关,由此成为行业内比较知名的专家。

水力发电是清洁能源,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维持工程后期运行的重要支撑。而发电的关键设备是水轮发电机组,水流经过蜗壳和导水机构推动水轮机转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出强大的电力。

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安装的26700兆瓦水轮发电机组(左岸电站14台,右岸电站12台),总装机容量达18 200兆瓦。目前,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而它的水轮机也是世界上最大、运行条件最为复杂的机组,正在为华中、华东等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清洁能源。

当时,三峡水利枢纽的工程量与技术难度在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对水轮机的运行稳定性、效率、空蚀、泥沙磨损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在三峡机组的论证阶段,各方专家意见涌现。因三峡工程水头变幅大,建设周期长,对这样的巨型机组要不要采用临时转轮的问题是一重大决策,成为当时争论的焦点。我在一次决定三峡水轮机要不要采用临时转轮的重要会议上,对此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为决策提供了参考,最后舍弃了临时转轮方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后,大家集中精力将永久转轮机组方案研究得更透彻一些,将设备采购各个环节的事情办好,完成了三峡工程机组在技术上、经济上的综合最优方案。

通过三峡机组国际招标引进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成功投运,显示了我国在特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是国产化的重大技术进步和创新。三峡工程之后,我国700兆瓦以上的水电站机组基本实现了巨型机组国产化。

如今,不仅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中国水利水电事业以及清洁能源发展贡献着力量,还有许许多多水利水电工程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

这一个个工程的背后,是一颗颗强劲的“心脏”在跳动着,不论斗转星移,它们的“心跳”将永远伴着党的事业发光发热。

(本文由本报记者陈思杰采访整理,图片由端润生提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