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的七年时间里,清华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承担百余项科研项目服务北京奥运,以实际行动阐释“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全校20多个院系,数百名师生倾情参与。
【新闻中心讯】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9月5日下午,清华大学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成立仪式在主楼接待厅举行。
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清华园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代女神力量”。
【新闻中心讯】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北京市重点学科名单,清华大学有多个学科入选。
“那时觉得自己还算优秀,从小到大总得第一,又考上了北师大、读了清华的博士,从没想过以后会去当一个中学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和渊笑着回忆起彼时那个骄傲的自己。如今,从对“自我”重新定义之后,她在中学教育的实践里找到了真正的满足与内心的坚定。和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骨干教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全国十三五规划基金课题主持人,《生物学通报》编委。著有...
10月16日下午,清华大学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主楼报告厅隆重举行。
为落实清华大学与河南省签订的“省校战略合作”协议,7月4日至5日,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孟祥利、开发部副主任谢旭东,清华大学高端装备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解国新等来豫调研,与河南省科技厅、市科技局、河南校友会共同研讨校地合作。7月5日上午,孟祥利副院长一行与河南省科技厅工作对接交流会在河省科技厅会议室召开。河南省科技厅厅长张锐、副厅长陈志强、何守法及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清华校友总会理事、...
2003年12月11日,清华大学为推动科研创新工作的需要,作出了成立科研院的决定。二十年来,科研院秉承清华大学“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坚守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初心,统筹规划学校科研工作,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创新,弘扬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和环境,助力学校科研工作持续不断打开新局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清华走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为科研院对学校老领导顾秉林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