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郭杰:校友总会是清华人在清华的家

2013-11-19 |

谨以此文献给校友总会成立100周年,献给《清华校友通讯》

郭杰(1979精仪)

刚刚送走清华百年华诞的庆典,今又迎来一个同样值得所有清华人共同庆贺的美好日子——校友总会成立百年。

校友总会是母校清华和清华人彼此联系交融的纽带,更是离开清华园的清华学子感念母校清华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每个清华人共有的“家”。回顾自己毕业走过的30多年时光,感触犹深。在这30多年岁月中,与校友总会的常相伴、常相交,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难忘的回忆。这其中有激励、有鼓舞、有关爱、也有支持。在总会工作的员工们,他们是老师、是校友,更像是娘家的亲人,和他们交往,感受到的就是温暖。郭玉倩、李志华、郭樑、陈华、翦进、于水、王正、刘丽娟、孙哲等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他们和我在清华的老师一起,承载着我对母校清华深深的情感。

校友总会创办的两刊一网,把清华精神,清华风貌,清华人的风采源源不断送给清华人,送给广大的读者,这是无比精美的精神食粮。

当年在清华时,好像未曾感到校友总会与我们在校学生有多大的联系,而毕业后,校友总会一下子就成了清华学子与母校联系的重要桥梁。非常清楚地记得,1980年,大学毕业第二年,《清华校友通讯》复刊,我在清华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立刻订阅了《清华校友通讯》,这一订就是20多年。加上之后校友总会赠阅,算来《通讯》相伴左右,一直随我走过了人生事业上漫漫的30多年路程。保存下来的数十册《清华校友通讯》也成了我珍贵的收藏。在我保存的邮寄《通讯》的信封上,有认真、工整的手写地址、姓名,那是郭玉倩等老师的笔迹,岁月已久远,亲切感却倍增。

作者从复刊号开始至今,连续33年所订阅珍藏的《清华校友通讯》

在刚毕业分配到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一个小厂时,《清华校友通讯》是我前进的灯塔,每次收到从遥远的母校寄来的《通讯》,都如饥似渴地反复阅读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那是我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艰苦的环境,艰苦的生活,刚刚涉足的工作,路在哪里,该怎么走,我在书中寻觅着。寻觅着精神上的原动力,寻找着人生事业上的榜样力量。《通讯》给予了我重要的启迪,她让我坚信只要努力践行清华精神,走清华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路,就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30多年过去了,从一个边、少、穷地区的小企业出发,一路走到今天,我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也得到了母校清华的认可。无论是在我工作上遇到困难,生活中遇到挫折,前进中遇到坎坷,是《清华校友通讯》中的清华精神,清华人的模范行为一次次给我力量、给我动力、给我榜样,支持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作为金川保健啤酒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专家,科研带头人,创业之初,我被企业委以重任,派驻北京开展工作。经多年开拓,通过创新、研发、申报、立项、宣传、推广等一系列艰辛的工作,为企业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产品品牌,在行业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生产新域。天然保健啤酒品牌,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很快打造成了知名品牌。差异化生产为公司在行业内赢得了长足的发展空间,企业成为当地龙头企业、利税大户,为当地解决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产品成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科技部成果推广项目。研究成果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一个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国内、国际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公司被认定为行业内唯一的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品牌价值6.8亿。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在听取了我的专题汇报之后,欣然题词:“金川啤酒,独树一帜”。本人撰写的《中国金川保健啤酒的保健功能与机理研究》论文在“世界啤酒大会”上的发表,实现了中国啤酒业百年零的突破梦想,引起中外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此外,完成了学术研究成果100多万字,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获国家专利30多项。我所在的金川高科公司与我之间互相支持、互为感动的事例也曾一度被媒体广泛报道,得到社会的称赞:“企业为挽救爱岗敬业、鞠躬尽瘁、因工致病的工程技术人员,举公司全力,花巨额资金,全员上下共献爱心,和医护人员一起,几次把工伤病人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工伤员工病愈不久,便独挑重担,带病工作,报恩企业,开拓进取,建功立业,和企业一起收获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成果”。我想这应该是对厚德载物校训的最好实践吧。

校友总会发掘、发现优秀校友,介绍、宣传他们的事迹和成长道路,为传承弘扬清华精神起到了巨大作用,它激励、鼓舞所有清华人做的更好,走的更远。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承蒙母校的厚爱,在校友总会的举荐下,我接受了母校的专访和访谈,有机会向母校汇报。无论是《清华人》的专访,还是百年校庆、千名校友访谈,我都有着别样的感受。接受公众媒体的采访,做的是工作,要的是版面,出的是精彩,那种一时的满足感与激情会很快消失,然后重新上路,继续前行。而面对《清华人》主编王正、《清华周刊》主编刘丽娟两位清华人,我感受到的却是别样的温暖。我们是在用心交谈,用情感交流,每一个话题都能引起共鸣,每一件事都能得到对方的深刻反响。说到动情处,我几度哽咽,但我很从容,因为我面对的是自家人。整个采访中,我感受到的是来自母校的关爱、理解、支持、认可、肯定,一种由内而外的感触,全身都被温暖着。

同样的感受还有,2001年我以人才引进调回北京,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但我有的仅仅是一种成就感。同年4月底,母校90周年校庆,我应邀参加了校庆活动校长招待晚宴,那却是一种归宿感,那是清华人离开母校多年后回家的感觉,回到亲人身边的感觉。在王大中校长的致词中,我曾几次落泪,那是幸福的眼泪,是充满自豪的眼泪。在百年校庆庆典大会上,当全体与会人员同唱国歌、校歌时,整个会场庄严、神圣。我看到许多校友擦拭着眼中的泪花,此刻,感觉的到,清华人与清华已融为一个整体,虽然时隔十年,我想这两种眼泪的“味道”和感触是一样的。这种感觉,空间上离清华越远,时间上离开清华越久的校友,感触越深厚,越绵长。

也是在校友总会举荐下,我收到来自清华的“清华新百年计划——领军计划”导师邀请函;“职业生涯教练计划”教练邀请函等,那是来自母校清华的厚爱、重托与信任。充满热情真挚,期盼召唤的邀请函,让我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爱,沉甸甸的责任。

校友总会搭建的捐资助学,年度捐赠等公益平台,为校友感恩母校、回报母校,传承清华精神、奉献爱心提供了机会。我这些年有机会能资助了多名家庭困难的学弟学妹,有幸在校友总会设立励学金,参加清华的公益活动,报恩母校,同样得益于这个平台。当年我们在清华读书,有国家的生活资助,有学校的关心,老师的关爱,得以让我们这些家境困难的同学安心学习。尽管30多年过去了,清华园的一草一木都是情,一砖一瓦都有爱,那里留下了我们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也给我们留下接受清华优秀文化熏陶的烙印,我们每个清华人都有责任把清华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做一个无愧于“清华人”称号的清华人。

2013320

作者简介

郭杰 内蒙古金川保健啤酒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正高工,驻京办主任。郭杰是金川保健啤酒系列产品的主要研制人,在他的主要贡献主持下,通过创新、研发、申报、立项、宣传、推广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公司开创了全新的金川保健啤酒品牌系列,在行业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生产新域。金川保健啤酒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独辟溪径,独领风骚,开创了保健啤酒领域的先河,人称“天下保健第一啤”,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在听取郭杰的专题汇报后,欣然题词“金川啤酒,独树一帜”。天然保健啤酒品牌,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很快打造成了知名品牌。差异化生产为公司在行业内赢得了长足的发展空间,企业成为当地龙头企业、利税大户,为当地解决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产品被国家五部委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科技部成果推广项目,卫生部批准为保健食品。研究成果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公司被认定为行业内唯一的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品牌价值6.8亿。一个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国内、国际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郭杰撰写的《中国金川保健啤酒的保健功能与机理研究》论文在“世界啤酒大会”上的发表,实现了中国啤酒业百年零的突破梦想。郭杰完成多学科研究报告论文100多万字,发表的论文、文章有百万字之多,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先后获国家专利30多项。郭杰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联社、芬兰国家电视台等中外几十家媒体专访,讲他和金川的故事,撰文研讨产品的机理、独特功效及对人类健康的意义,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被授予“华夏赤子”、“科技英才”、“共和国优秀人民公仆” 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嘉奖。郭杰参加编写的60万字的《中国中西部投资指南》,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曾是各种国际会议等活动的重要交流文献。

相关新闻

  • 012008.06

    【抗震 清华人在行动】各地校友会动态

    硅谷校友成立海外募捐会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北美最大的清华校友组织“硅谷清华联网”率先联合其他近三十个华人华侨组织发起成立了“四川地震海外募捐会”。此义举立刻得到各界的热烈响应,截至2008年5月26日凌晨,在短短15天时间里,募捐委员会已经­收到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7000笔捐款,总额逾200万美元。募捐会的志愿者大多为在硅谷高技术公司工作的华裔科技人员,他们借助自身专业知识和对互联网的熟悉,在各大海外...

  • 272011.05

    “清华校友-郭杰励学基金”设立

    5月26日,精仪系75级校友郭杰一次性捐赠5万元人民币,设立“清华校友-郭杰励学基金”。

  • 112020.08
  • 012008.06

    【抗震 清华人在行动】捐赠

    TEEC成员捐款近千万元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是由清华校友创办的、倡导在高科技领域技术创新和创业的组织。

  • 112013.04

    张绍溥:校友总会是我的家

    张绍溥(1963 工化) 我于1957 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被分到物理化学专业,成为工程化学系1963 届毕业生。

  • 242023.03

    清华校友总会章程

    清华校友总会章程( 2017 年 12 月 7日 民政部核准生效)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本会名称:清华校友总会(英文名为:Tsinghua Alumni Association,缩写THAA)。第二条 本会是由清华校友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联合性、非营利性...

  • 162021.06

    清华校友总会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成立

    2 月20 日,清华校友总会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微电子所召开,50 余位嘉宾和校友通过现场与线上方式参会。

  • 042006.04

    清华校友总会迁至同方部

    清华校友总会迁至同方部 清华校友总会迁至同方部 ...

  • 112020.08
  • 202012.12

    征文:纪念清华校友总会成立百年

    “纪念清华校友总会成立百年”征文启事 1913年的夏天,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批最早的清华人发起成立了“清华学校留美同学会”,开创了清华历史上校友组织的先河,从此,在一个世纪的风雨岁月中,清华的校友会组织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