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海之南 清华人——清华学子与海南同行

2010-11-01 |

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校庆之际, “低碳与国际旅游岛建设”国际论坛将于20101030日在三亚召开,届时将有近300清华校友相聚在美丽的三亚。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不断有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来到海南岛,至1988年海南省办经济特区时,“十万人才闯海南”时达到高潮。时至今日,清华大学海南校友会会员们活跃在各条战线和岗位上:有的在铁矿开山挖宝;有的在高校执鞭;有的下海拼搏;有的进入仕途为人民服务……清华学子们的足迹遍布琼州大地,为宝岛付出了心血,挥洒了汗水,为海南的发展进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清华学子身上的低调特质在他们身上绽放光芒。

   清华校友会海南分会会长尹炼就是在几年前机缘巧合的机会,受南方电网公司的委派来到海南电网公司工作,从此,这片他所渴望和钟爱的土地成了生存父母,也开启了他人生的新旅程。

   来到海南的几年中,尹炼竭力与海南同行,一起成长、一起发展,将对这片土地的挚爱转化为对工作和事业的执着追求,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这片热土做出一份贡献。

   尹炼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惠及全体海南人民的福音。身处这块热土,作为一个电力人,同时也是一个先行官,职责重大,使命光荣。当务之急,是要争分夺秒,打好基础,做好规划,以百分之百的投入和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清华的精神、清华的作风、清华的校训,清华的文化沉淀一直伴随着我,这也影响我毕业后20年的人生。”林进挺说,“两进清华”在他人生中意义重大,第一次是考入清华读本科,可以说是被动的,第二次攻读博士学位,是个人意愿选择的,正是这些在清华的经历给了他不少帮助。

   正是在清华期间的熏陶,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林进挺也有非常到位的见解。他提炼出了具有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特色的 “感恩厚德”型健康心态,提倡“学习研究”型企业文化,培养“务实创新”型工作作风,发扬“团结和谐”型团队精神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平日里通过开展“读书会”、“青年沙龙”等创建“研究学习型”企业活动,组织演讲比赛、拓展训练等各种文体活动,为员工营造浓厚的持续学习、自我充实的氛围,有效激活了团队活力和凝聚员工的向心力,打造了一支精干、高效、能力匹配的管理团队。对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学应该是一个造梦的地方,让教师有追求,有梦想,让学生有理想,有目标。而且,不仅仅空想,要学会如何实现梦想。既要能明晰自己人生的目标,也学会如何一步一步地去接近和实现自己的目标。”执鞭育人的李建保说,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清华服务社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海南的发展也需要清华积极有力的支持。

   李建保曾向媒体表示,今后要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发展高等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海南、服务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出合格的、高层次的人才。

   当年国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掀起“闯海潮”时,清华大学也首次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海南建省的消息,使许多年轻人热血沸腾,不少清华学子也成了“闯海人”中的一员。在“闯海人”韩乐泉的记忆里,毕业选择海南就是因为“对特区建设充满期望,渴望能干一番事业。”

   1988年,海南省政府到清华招毕业生,韩乐泉与30多名热血青年毕业来到了海南。韩乐泉当过翻译,做过技术员,当过工地监工,管过食堂,拉过煤气,如今,他已经是经营着涉及汽车润滑油、家用电器、太阳能光电设备等几家公司,年销售额近亿元的公司老总。韩乐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校友会的工作。像韩乐泉一样的清华“闯海人”还有许多,在社会上各个岗位上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在这些清华校友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清华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及严谨的治学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行胜于言”已经成了每人身上深深的印记,也培养了清华人做事的低调务实作风。(记者 萧真 蔡炳先)

转自 三亚晨报 2010102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