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旅澳清华人:李浩 一个清华学子的事业追求

2007-11-07 |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纷纷回到祖国,开创自己的事业,也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李浩学长就是其中之一。

19791986年,李浩先后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和经济管理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在校期间他还是清华大学学生体育代表队举重队的优秀运动员,达到国家二级举重运动员标准,蝉联五届北京市高校举重轻量级冠军。举重运动也锻炼了他“铁一般的肌肉,钢一般的意志”。

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朱基,在清华经管学院十周年纪念合影活动时,给在场的清华MBA师生题词,“做好一个企业,做成一个行业”。朱总理风趣地说:“如果我们清华毕业的MBA每个人出去能够办好一个企业,带动国家一个行业的发展,那我这个总理就好当了。”朱总理的一句题词,成了李浩一生的事业追求。

李浩从清华经管学院毕业,先后在汽车、计算机、投资咨询等行业经历了十年的摸爬滚打,从销售代表、咨询顾问、财务主管一直做到总经理,却始终没能找到他认为可以立足发展的企业和行业。于是他与夫人(也是清华学子,在清华学习八年,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商定,到国外学习新的技术,寻找新的商机,谋求新的发展。

1996年他们移民到美丽的澳大利亚,并且非常幸运地加入FastCAM公司,从此进入切割行业,找到了他认为可以做大企业、作为一个行业发展的契机。他的目标就是回国创办一个切割行业的专业软件技术公司,为中国整个切割焊接行业和企业服务,为中国节省钢材。

中国是世界钢材生产和消费的超级大国,却也是世界钢材浪费的超级大国。2005年中国生产和消费钢材超过3亿吨,全世界一年共生产和消费钢材也只有11亿吨!世界银行钢铁统计年鉴曾经指出,在切割焊接等加工中的损耗方面,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多浪费10%的钢材。2005年中国钢材消费超过3亿吨,多浪费10%, 一年就多浪费钢材3000万吨。每吨钢材按5000元人民币的平均价格计算,中国每年比西方发达国家多浪费的钢材金额,多达人民币1500亿元。

李浩夫妇在澳大利亚一干就是八年,他们共同专注并全力以赴,投入切割焊接行业中钢材数控切割软件和优化套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不断学习和积累软件开发与市场营销的能力与经验。一切渐入正轨,他们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也享受着澳洲自然悠闲的生活,但是李浩从来没有忘记过他的追求。

2004年,李浩举家迁回中国,落户上海浦东张江,开始了充满激情和挑战的创业历程。他把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培养和激励员工不屈不挠、战胜自我,艰苦创业、积极进取;以厚德载物的企业文化教育和引导员工胸怀博大,诚实守信,服务企业,回报社会。到2006年清华校庆前夕,经过两年的辛勤工作,李浩的公司初步建立了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本地化开发、销售和技术主体队伍,也建立了完善的软件培训和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体系,并在中国切割机行业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他们开发销售的FastCAM数控切割套料软件,已经成为中国切割机行业的知名品牌和各种数控切割机的通用配套软件,拥有很高的市场占用率。

进入2006年,李浩制定了新的五年发展目标,即把主要业务从单一软件的开发销售,逐步扩展到系列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开发销售,争取在五年内把企业办成中国切割行业的软件龙头企业,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