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邓锋:做“农民”型投资人 创业不从技术开始

2011-11-25 |

“邓锋先生,您后来为什么选择把NetScreen卖掉,而不是像史蒂夫乔布斯那样一直把公司做下去?”“我认为智慧是第四种能量,您赞同这句话吗?”“技术人员创业,要如何开拓市场?

  11月一个周末的晚上,清华大学舜德楼401室。时间已经接近21点,但话筒后面等待提问的学生依然排着长队。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在回答了13个问题之后,不得不笑着摆摆手说:“提问真的不能再多了。”

  当天晚上,邓锋受邀参加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举办的清华企业家讲堂,作了90分钟的演讲,和清华学子分享了自己求学、硅谷创业和回国做创投的一系列职业经历和心路历程。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事儿如果我能做到,我觉得你们也能做到。”演讲过程中,邓锋一直强调。

  创业:不要从技术入手

  邓锋在硅谷的创业可谓一波几折:一开始是缺钱,等到把信息安全公司NetScreen做得风生水起后,接连两次有被大公司收购的好机会,却又阴差阳错地因为各种意外而未果。

  登陆纳斯达克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初是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审计未过关。经过一年的调整,做好财务管理后,又适逢“911”恐怖袭击事件……

  在和清华学子笑谈这些往事之后,邓锋的态度由调侃转为认真。他对学生们说,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一开始不要想技术,而是从市场做起。

  创业之初,邓锋和团队花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作市场研究,直到把问题想透了才开始动手。

  “做企业,技术创新自然很重要,但我认为,商业的敏感度更重要。而且,越到后来,你越发现对市场和客户理解的重要。”邓锋说。

  邓锋告诉学生,如果现在有人拿着商业计划书找到他,说我有一个技术,面向三个市场,他会毫不犹豫地把计划书打回去。他更希望看到的是:创业者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可能会用3个产品来打市场,再后面可能有9项技术作支撑。他认为这才是正确的逻辑。

  在创业切入点的选择上,邓锋也有自己一番心得。他将好的创业切入点的特征概括为三点市场已经存在,规模比较小,同时又高速增长。

  “市场已经存在的好处,是不需要再去教育客户。规模不大,意味着大企业还没意识到这个市场,或是意识到了觉得没必要做。这样我们就可以用革命性的技术去迅速占领市场,并随着市场的高速增长而发展。”邓锋解释说。

  投资:只投能做尽职调查的人

  2005年,邓锋从硅谷回国,创立北极光创投公司。截至目前,北极光创投已募集三只人民币基金和三只美元基金,完成了对国内60多家公司的投资,投资组合中的知名企业包括展讯通信、汉庭酒店、开心网、维络城等。

  提问环节,学生们对邓锋投资人的身份颇感兴趣,而关于他投资时如何选择创业者,更是大家问题的焦点。

  “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来回答,即看什么和怎么看。”邓锋说。

  首先,邓锋向学生们分享了自己遴选创业者的三条标准。他表示,最重要的是创业者的价值观。其次是创业者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快速学习的能力,最后才是创业者的经历和经验。

  接下来,邓锋又介绍了一些自己考察创业者时的技巧。

  “比如,我会看他的办公室有多大,他同事的办公室有多大。他和同事交流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打断同事的话。有时候我也会当着他同事的面,故意问他一些刺激性的问题,看看他在压力之下是如何反应的。”邓锋说。

  邓锋强调,对投资者而言,对创业者的尽职调查是投资必做的功课。比如访问创业者的朋友、过去的同事,甚至包括创业者之前所创公司被解雇的员工。

  “当然不会有一个人说他坏,我就认为他坏。我常常会电话访问十几个人,综合他们的意见,这样就会比较清楚他的为人了。”邓锋说。

  正是由于对尽职调查的重视,邓锋坦言,他做投资不仅行业比较聚焦,地域也很聚焦。

  “举个例子,如果让我去投江西的一个农业项目,我第一个反应是不投。”邓锋说,“因为我在那里没有熟悉的人。所以我只投能够做尽职调查的人。”

  企业家精神:要有高于财务回报的理想

  在和学生交流创业投资的话题时,邓锋还强调,他并不鼓励学生刚毕业就出来创业,他更看重的是培养企业家精神。而关于企业家精神,他最看重的一点就是要有高于财务回报的理想。

  事实上,邓锋本人的经历就是这一精神很好的诠释。他告诉听众,虽然当时在英特尔公司的薪酬待遇不错,且有价值10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但他却一门心思想自己创业。

  而2005年回国创业时,邓锋已经在美国待了15年。邓锋坦言,当初回国创业他同时面对着三方面的挑战企业家向投资人角色的转变,从美国市场到中国市场的转变,以及不是做外资风险投资的中国公司,而是做自己的创投基金。

  虽然苦难重重,但邓锋却始终坚持自己选择项目的价值观,即做Farmer(农民)而不是做Hunter(猎人)

  “Hunter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Farmer是找到好的种子,施肥,精心培育。我们希望投资不只是赚钱,而是希望实现一些梦想,比如培养世界级的公司和企业家。”邓锋说。

  面对台下未来的创业者,邓锋坦言,有财务回报要求很正常,但一定要有更高的理想,比如说这件事情我很喜欢,有更大的志向等等。

  邓锋在阐述北极光的企业文化时也指出,首先是要“enjoy”,即要做快乐的投资。

  在谈到自己投资动漫影片《摇滚藏獒》一事时,邓锋笑着对台下的学生说,大家先别鼓掌,这事儿还不一定成呢。但这部影片是中国投资、中国创作和好莱坞制作,全球发行,至少是一个从没有过的尝试,我觉得很有意思。

转自人民网 20111125

相关新闻

  • 162017.03

    从中关村倒爷到硅谷投资人,他用三次赴汤蹈火的创业完成过渡

    美国的硅谷风投之父是他的投资人;“中国硅谷”中关村是他两次创业的福地;华为曾是他的手下败将;5家独角兽中文在线、步长制药、Unity、Ninebot/....

  • 072025.10

    任志军:我本农民——半百之年开始的创业之道

    2018年初,任志军做出了一个让同行惊讶的决定——辞去紫光国微副董事长兼总裁职务。前往山东淄博,接手一家濒临破产的电子企业。半百之年,开始了他的创业人生。任志军校友任志军博士是新恒汇的创始人与掌舵者,一位从学者转型的半导体产业领军人物。清华1985级本硕,北京邮电大学博士。曾任紫光集团旗下核心半导体上市公司紫光国微副董事长兼总裁。在他的带领下,新恒汇崛起为全球唯一集引线框架、芯片封装、测试、晶圆测试减...

  • 032018.04

    李瑶:媒体人转型做投资人,我交出了这样的答卷

    3月27日,福布斯在官网公布了2018年亚洲地区30岁以下杰出人才榜(30 under 30),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院友李瑶名列“金融与风险投资”....

  • 142016.09

    “女学霸”投资人乔继英:不投“闭门搞研究”的科学家

    “我觉得投资人是一个矛盾的个体,当成功投了一个项目时,会很兴奋,但也会紧张。投资做久了,会发现投下去只是第一步,后面路还很长。开始的一两年里我特别想投....

  • 242016.04

    联通创新创业者和投资人,打造清华创业圈——2016清华校友创意创新创业大会召开

    2016年4月22日下午2点,作为清华105周年校庆期间的重要活动,“2016清华校友创意创新创业大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盛大举行。

  • 262019.02

    创业达人石宁:“下海”的教授骨子里离不开技术

    石宁的经历较多,而且跨度较大。虽然不在高校了,但大家依然习惯叫他“石教授”。“虽然不在高校搞科研了,但我骨子里还是技术型的创新创造者,靠创造去解决实际....

  • 132016.09

    薛军:用创业的心态做投资,与企业共同成长

    我思考过那次创业失败的原因,问题很多。但我知道我下一个要做的事情,必须做好两个方面,一是要扎实,脚踏实地,从零开始,做好每一件小事,不能“虚”,才能成....

  • 272023.06

    创业清华人︱田天:智能向善,让技术真正创造价值

    田天,清华大学2009级计算机系校友AI青年科学家联盟“青年AI科学家”、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创业邦“30岁以下创业新贵”、 “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第五届杰出工程师青年奖……这些熠熠闪光荣誉的拥有者,是年仅32岁的瑞莱智慧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田天,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专业,曾荣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西贝尔学者称号。AI行业发展迅猛,浪潮汹涌,田天却一往无前,瑞莱智慧成立仅4年多,已服务...

  • 182019.04

    邓锋:未来投资者

    他是首位向清华大学捐款单笔达千万元的年轻校友。2003年,邓锋向清华大学捐赠1000万元,创下“文革”后清华校友对母校最大一笔捐赠纪录。是时,他40岁....

  • 092023.03

    创业清华人丨 关爱女性孕成!王胤:用技术改变世界

    孕橙是国内数字生殖健康品牌,从女性生殖健康尤其是难孕和优孕人群切入,专注于居家自检领域的数字诊断平台和智能物联网产业化,目前已帮助数百万人成功怀孕。它的创始人兼CEO是清华大学电子系2000级校友王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