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百岁教授刘绪贻写作中过年 日写千字纪念诤友

2013-02-19 |

百岁教授刘绪贻精神矍铄 (李子云 摄)

  刘绪贻,1913年出生于黄陂。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1947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武汉大学教授。著名美国史专家,主编并撰写多卷本《美国史》并与人合著多种美国史研究专著,著有《中国的儒学统治》、《黎明前的沉思与憧憬》等著作。整个蛇年春节,百岁高龄的刘绪贻不打算踏出家门,因为“很多事情没有做完”。

  日写千字纪念诤友

  腊月二十九上午10点,戴着厚厚老花镜的刘绪贻端坐在武汉大学寓所“求索斋”,像往常一样读书写作,安静的室内只听见钟摆的声音。

  在求索斋门口,记者犹豫半天不忍打扰。见到黄陂小老乡来拜访,刘老赶紧起身给记者让座。问其春节打算,刘老笑说,“既去不了这里,也不能去那里,事情多着啦”。

  记者看到,刘老的书桌上,半尺长的纸片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小楷。

  “这是我昨天就开始写的悼念许良英的文章,春节几天就可以完稿,一天打算写1000字。”

  刘老称,前几天《南方周末》编辑向他约稿,写一篇悼念许良英的文章。许良英是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的学生,和自己有7年交情,已经找出来45封来往书信,最后一封信是去年424日写的。“要写悼念文章,所以春节也去不了哪里。天气不好,户外运动也放弃了。”

  刘老介绍,生于1920年的许良英是中国著名科学史家,曾编译《爱因斯坦文集》、主编了《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2008年获美国物理学会“安德烈·萨哈洛夫奖”,2013年元月28日刚刚去世。

  刘老透露,他打算写5000字左右,题目初步拟为《悼念诤友、民主与科学巨星许良英同志》。“因为视力衰退,用电脑写字已经不行了,只能一笔一画用笔写在纸上,比较慢,春节后再让学生敲在电脑上”。

  生前许良英对刘老的口述自传《箫声剑影》提出过一点批评——偶尔也见到一些突兀之处,这表现在对婚姻之外的男女恋情的津津乐道。虽然作者以“发乎情、止乎礼”自律,但有时难免越过底线。书中以惊人的勇气坦率地讲述往事的浪漫情节,却没有自责和愧疚之意,未免令人失望。

  这样看来,刘老将许良英称之为“诤友”不难理解。

  心愿:完成自传见叶笃正

  除了春节,刘老其实一直也没闲着。香港《书屋》杂志今年2月刊还刊出了刘老新作《共生研究初探》;而岁末的1227,刘老为《南方周末》副刊撰文《补上“批法”这一课》,洋洋洒洒数千言。“写字虽然慢,但我一刻不能停止,争分夺秒啊。”刘绪贻称,自己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晚上11点才上床睡觉,还有很多东西要写,倍感紧迫和压力。

  “新年有两个愿望,一是完成口述自传《箫声剑影》(下)最后三章的写作,二是希望去看一下老友叶笃正。”对于蛇年的到来,百岁老人刘绪贻充满期待,并且规划满满。

  刘老告诉记者,《箫声剑影》下卷计划写15章,目前已经完成12个章节,剩下3个章节还没有动笔,很担心有生之年写不完。新的一年准备抓紧时间写,写出一章发表一章,广西一家名为《温故》杂志已经答应一章接一章发表,今年3月将发表第一章。“虽然压力大,不出意外应该没什么问题。”

  对于第二个愿望,刘老显得有些伤感。“我非常想去看他,他也非常希望我去,但是听说他经常住院,走路也要人扶,身体很不好,自己想去也没人陪。”刘老喃喃表示,已经有多年没有见到叶笃正了,“过去一到北京就会去看他,他来武汉也会来看我”,“如果见到了,恐怕也是我们最后一面了,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今年97岁的叶笃正院士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度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他不仅和刘绪贻是清华大学同学,也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同窗,而且还同住一室,感情深厚。用叶笃正自己的话说,“刘绪贻教授是我的老朋友,在众多朋友中,能够彼此之间无话不谈者,唯有我和他”。

  新年愿望

  完成自传

  想见叶笃正

  新年有两个愿望,一是完成口述自传《箫声剑影》(下)最后三章的写作,二是希望去看一下老友叶笃正。对于蛇年的到来,百岁老人刘绪贻充满期待,并且规划满满。

  愿景展望

  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典范

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说,刘绪贻先生是武汉大学美国史和社会学著名的学术大家,他虽然离休30年了,可是他一直笔耕不辍,晚年的学术成果累累,经常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成为一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典范。先生的论著和他追求真理的精神,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赞誉,也鼓舞着许多有理想的年轻人。

(杨佳峰)

转自《武汉晨报》2013021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