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程京院士讲述创业经历:什么拖了“中国创造”后腿

2013-04-02 |

3D打印技术、全球制造业重新布局……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和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虽然人们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趋势还有诸多争议,但提高创新能力、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已成为共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程京日前向人民日报记者讲述了他归国10余年来创办、经营一家高新科技企业的经历。提高创新能力,要从哪些方面更多发力,或许能从他的讲述中得到一些启示。

低效审批拖死创新产品

拥有170余项国内外专利授权、累计近10亿元销售额,被评为“中国第一家进入世界水平的生物技术公司”,却差点闷死在审批机制之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程京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办人。因为物价审批、医保审核等层层关卡,程京带领团队研发的产品曾被绝缘于市场之外,巨额的研发投入无法换来经济回报。他说,“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公司走到穷途末路了。”

虽然在当时北京市的相关领导以及7个部门的协调下,程京的公司得以挽回颓势,但这并不能让他高兴起来。“连我的公司都尚且如此,全国医疗行业的其他创新创业公司的发展难度可想而知。”

技术创新,被不少人视为中国不再旁落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力量。但是,在国内经营高新技术企业已有10余载的程京,却深深感到政策才是工业革命的“右腿”,足以决定成功与否。

“有时,我们并不需要政府部门多做什么,只是希望他们做减法。” “如果在很多地方管得很死,创造力如何释放出来!”百度总裁李彦宏在全国两会期间的一番呼吁,引起了程京的共鸣。

回国创业10多年来,程京感受最深的不是突飞猛进的生物制药工艺,而是繁复的政府审批手续。

“一个创新产品的审批效率极其低下。完成这些审批,如果顺利的话可能需要一两年,慢的话可能就要三五年。”程京的公司2009年报批的一项产品,现在还杳无音信。

“谁有钱烧这么久,谁有耐心等这么久?”程京介绍说,潜心研发的产品往往在最具竞争力的市场窗口期,被雪藏在繁冗的报批文件中——与此同时,许多国外类似产品得以轻松进入、抢占市场,扼杀了“中国创造”的生命线。

这样的现实,程京经历过,也愤愤不平:从产品到商品,这是工业革命的关键一役,“如果政策在这个环节失灵,甚至成为拖累,那么不管前期的投入有多大,都意味着付之东流。”

从“产”入“商”的断裂带,正是程京所担忧的中国科技创新的阿喀琉斯之踵。“我们是世界专利申请的第一大国,但是有谁问过转化率有多少、应用率有多少?靠着这些藏在高阁里、写在纸面上的创新成果,新的科技革命只能离我们越来越远。”

管理“不专业”侵蚀创新根柢

身为院士,却不得不奔波于宴席之间,希望在觥筹交错中换来批准许可。他说,这个时候只能把尊严搁在一边

新的科技革命不仅是对创新能力的洗礼,也是对施政水平的考验。“政策只有在懂它的人手中,才会发挥作用”,程京说,他能察觉到一些官员的“能力恐慌”。

“许多领域都非常前沿,而官员的知识就捉襟见肘了。”因为不懂,不少官员宁可选择搁置,以避免“犯错误”。“比如生物芯片的相关技术,有些能受理,有些就只能一直拖着。”

而在美国工业界的3年经历,带给程京截然不同的体验。“我在美国申请专利的时候,专利律师并不仅仅是把申报材料转化成法律格式。他们中的许多人拥有博士学位,有过科研经历,或者做过专利局审查官。”如此专业的人才,甚至会进一步参与产品的研发。

“我们经常担忧原油、天然气过度进口,担心能源命脉受制于人。但当电子工业、生物医药工业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时,工业革命的基础在哪里?”

程京坦言,中国发展的新兴产业中,有许多关键原材料不能自给,成为工业革命的一大短板。主管部门往往关注速度、关注产出、关注对GDP的贡献,都是最后的环节。

“谁去关注最开始的环节?”面对原材料工业研发在顶层设计的弱势地位,程京很无奈,“对于工业的理解,不能如此片面”。

这种“不专业”甚至还践踏了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尊严。

“别看我在清华大学当教授,很风光。但是一换到企业领导的身份,就只能把脸面搁在一边,低三下四去求政府官员高抬贵手。”程京说,他很多时候需要亲自在酒桌上应酬。在这位工程院院士、清华教授的背后,有着一番不为人知的酸楚。

政策“不畅通”吓退创业人才

创新不仅需要开辟入口,更要规划出口;不仅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有进无出的制度困境,会让招来的人才再度流失

“用510年时间引进20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这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列举的目标。从千人计划到长江学者,从国家战略到地方引才,在人才的竞争中,中国使出全力。

但是,像程京这样的“老海归”,面临的往往是“出口”问题,也就是找到用武之地,找到施展空间。“如果发现没有门没有路,那么想进来的人就会望而却步,已在其中的人也会抽身离开。”在程京看来,人才是革命的要素,信心是留人的关键,而政策是信心的来源。

“在生物领域最顶级的杂志中,每期至少有1/3的文章署名中有华人。”但当追问这些华人在哪贡献、为谁服务时,答案往往令人失望。“我读到一个数据,在医药与生命科学行业,全球44%CEO认为应该在中国加大研发投入或建立研发中心。如果政策依然未能打通出口,恐怕会有更多人才转而去为他人服务。”

如何破局,程京有着自己的思考。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挂职期间,他曾被咨询一个问题:如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

程京的回答很简单:一是退税,一是政府采购。“退税应该退给创业者,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帮助他们挨过创业期,以免半途而废。”

而政府采购,则是程京认为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商品化、实现盈利的便捷通道。“每家高新技术企业都有若干产品,如果政府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购,几个亿、十几个亿的销售额都并不见得是难事。”博奥的耳聋基因芯片,就因为有北京市的政府采购,而实现了亿元的销售量。

在程京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早已开始。“这次中国有着最好的历史机遇,不应再错过。”程京说。

(杨旭)

转自《人民日报》201342

相关新闻

  • 222013.10
  • 172013.05
  • 012016.09

    斯泽夫做客清华企业家讲堂 讲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8月28日下午,清华校友,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斯泽夫(MBA1993)重返母校清华经管学院,做客清华企业家讲堂,讲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 222019.02

    姚国友口述创业经历——甘当混凝土的“美容师”

    他是清华水利博士,却立志做防水界的“姚阿甘”,当上了混凝土“美容师”;他是小小发明家,在校期间就申请了11项发明专利,包括2项国际发明;他自主研发的用....

  • 062018.12

    从工人到院士 《此间的奋斗》讲述水利专家王浩的四十年奋斗史

    从曾经的“小学没毕业,中学没上够”到清华大学水利系的高材生;从曾经修水渠的农工,到如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到今天....

  • 022009.12
  • 072023.04

    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光溪为MEM作学科前沿讲座

    4月1日晚,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MEM)教育中心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岳光溪,作以“40年基础能源领域科研工作的感悟”为题的学科前沿讲座。MEM中心主任、工业工程系教授张伟主持讲座,并代表中心为岳光溪颁发了“MEM学科前沿讲座嘉宾”证书。4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MEM学生和校友前来聆听。张伟教授主持岳光溪在基础能源研究领域有四十多年的治学和科研经历,在国际循环流化床领域累计发表论文...

  • 022014.01
  • 302023.01

    欧阳平凯院士:用人生经历书写科研报国

    欧阳平凯(中)与接受赠书师生合影 南京工业大学供图“第一个决议通过时,我出生;第二个决议通过时,我开始科教生涯;第三个决议通过时,我再次承担重大项目。因此,我想通过自己的个人经历与大家谈谈创新创业、奋斗奋进的故事。”12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生工学科群首席教授欧阳平凯走进该校党史学习教育大讲堂,以《肩负时代重任、建设科技强国——从“三个决议”看百年大党光辉历史》为题为广大师生做专场报...

  • 082023.01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葛修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20时47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葛修润1934年7月12 日出生于上海南汇。1952 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1954年进入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并获苏联优秀毕业生证书,1959年归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为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