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谭年熊:“玩转”智能电网

2013-11-15 |

谭年熊,19663月出生,籍贯重庆。1983年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系,1991年同校硕士毕业,1994年获得瑞典Linkoping大学博士学位。19941998年,担任瑞典爱立信实验室研发主任,19982003年,担任Globespan公司芯片开发负责人,拥有21项美国专利和多项其他国家的专利,是数模混合、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世界级专家。20047月回国创业。

光着头、一件红色的T恤,眼前的万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年熊更像是一位擅于交际和市场营销的企业家。但谭年熊有一个比企业家更为“响亮”的专家身份:我国模拟混合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数据转换方向的专家,也是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看上去不像是专家,更像专业打手?”看着记者打量的目光,谭年熊笑笑反问。其实,从书斋学者到创业者的角色转换,谭年熊已经走过十多年的路。

  从“学者”到“创业者”

  和多数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一样,谭年熊早年有着丰富的经历:清华大学电子系毕业、瑞典留学、工作,31岁便被瑞典报纸篇幅报道赞誉为瑞典Linkoping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后来又成为清华大学电子系当时最年轻的客座教授。

  1998年,贝尔实验室旗下分离出来的一家公司Globespan开始设计芯片准备上市工作,谭年熊就被该公司从瑞典挖到了美国组建设计团队并任设计经理,后升为总监。在这里,他作为芯片研发负责人,完成了公司第一代和第二代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芯片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帮助这家公司确立了在ADSL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在这里也进一步奠定了其在数模混合、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的世界级专家定位。

  这家小公司很快打败德州仪器(TI)等巨型公司,成为全球ADSL芯片的领军人,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作为高层的谭年熊因而积累了一笔财富,不仅完成了首笔原始资本的积累,而且为他后来的归国创业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在这家公司,我组建了整个模拟设计部门,并带领研发了公司的第一代第二代产品,除了不是原始的股东与创始人,扮演的其实也是创业者的角色。”谈起为何有这么大的勇气放弃他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来从头开始,谭年熊甚是认真的解释,他并不是一夜之间完成从“学者”向“创业者”的身份转换的。

  Globespan公司上市后不断扩张壮大。但当GlobeSpan与另一家相当规模的公司Conexant合并时,谭年熊选择了创业,带领几个核心员工在美国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咨询公司,为美国德州仪器(TI),台湾联发科等跨国公司设计芯片。

  做设计咨询公司时他接触了比较多智能电表领域的客户,在与他们的接触中让谭年熊对智能电表领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全球智能电表50%以上的生产制造商都集中在中国,然而中国的智能电表的核心部件“芯片”当时却完全依赖于进口。如果把“芯片”实现国产化,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带着这个梦想和满腔热情,谭年熊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归国创业之路。2006年,谭年熊回到了国内,与朋友合伙创办了万高科技,从事电能表SoC(系统级芯片)芯片及相关的技术开发和销售。

  技术优先还是市场优先

  但当谭年熊最终跨出了这一步,事情的进程远比他原先预期的要复杂许多倍。

  “最大的不同是,再也没有节假日和上下班的区分了,几乎一天24小时都处在压力下,在思考怎样才能让产品走向市场、被市场接受。”谭年熊说,创业要求的是更为综合的素质:对市场的嗅觉敏锐性、和投资者、客户的斡旋能力,还有内部企业的管理和凝聚力培育等,事无巨细。

  2011年,谭年熊进一步下定决心:将美国的家也彻底搬迁到杭州,并把设在北京的研发中心也“举家”搬迁至杭州,这其中还包括几位研发的核心技术成员。因为浙江的仪器仪表制造企业集中,他要在这里办公是为了“离客户最近、离市场最近”。

  最初的万高在智能电表的沉淀不够深,虽有国际级的芯片设计技术,但产品的定义不够完善,市场的时机没有把握好。

  “真正的实验室技术和市场需求之间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这个过程能否成功转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虽然我是做技术出身的,我认为市场应该先于技术,技术应该服务于市场。”谭年熊说。近十年创业经历,谭年熊开始熟悉市场需求的“习性”。

  现在的万高正在成为智能电表芯片行业的领军企业,今年预计的芯片销售近1000万片。谭年熊同时也被国家电网电力科学院的微电子所聘为高级顾问,参与国家电网的科研项目和智能电表芯片的标准制定。但他的目标不止于此,在谭年熊的创业之梦里,万高做为芯片设计企业也只是起步,他的终极目标是将自己制造的芯片覆盖到整个智能电网,让万高成为智能电网领域的芯片制造领军企业。

  找投资宁缺勿滥

  创业之路漫漫,如何引入战略投资者是每个企业家必须要面对的事情。2006年,万高引入了第一位战略投资者,来自台湾的一家专业的风险投资商。此外,还有朋友介绍的一些个人投资及美国半导体行业资深的个人投资。

  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创业成功离不开三要素——技术、市场和资金。究竟资金投资处在怎样的位置?谭年熊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资金是仅次于市场的又一大要素。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只要有市场需求存在,自然能找到资金跟随,有了资金,就有了技术创新的推动力。谭年熊分析,因为团队已有了智能电网领域的沉淀,所以在将万高从智能电表的芯片研发领域走出来,拓宽至整个智能电网,缺的只是资金。

  为此,最近谭年熊又在筹划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加快发展步伐。他分析,“芯片”行业是个没有边界的“蓝海”,如果能将业务覆盖到整个智能电网领域,并拓展到相关的产品,这会几百倍于现有的市场体量。

  但谭年熊对“投资者”的挑选标准有自己的理解:首先需要足够认知你所处行业的特性,这样才不会在日后的决策中出现太大的分歧;其次他们最好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资源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对创业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合适的,我是选择宁缺毋滥。”谭年熊说。

转自《浙江日报》2013111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