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沈憧棐:从硅谷到上海——一个清华男生的技术创业模版

2014-05-28 |

沈憧棐,七十年代初生人,89 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96年赴美留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于01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美工作。2008年在上海创办巨哥电子,是中组部的“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

把你印象中的清华男生概括一下,是什么样子?他有很大率理工科,戴眼镜,话不多,性格沉稳,踏实可靠,通常有一点geek特质,喜欢跑步,骑一辆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大车穿行在主干道,出没图书馆和实验室。这次我们报沈憧棐学长,恰好就是这样一款清华男生的典型形象。这样一个典型清华理工男,他的创业之路是什么样子的呢?20139 17 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他位于漕河泾国际孵化中心的办公室。

一、骨子里的冒险精神

总体来看,选择创业的人毕竟是少数。谈及为什么创业,沈憧棐说首先跟大环境和小环境有关,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正赶上创业潮,互联网,光通讯等蓬勃发展,如火如荼,在学校也觉得热血沸腾;另外从清华到美国读书的同班同学也有几位热爱创业的,互相影响,觉得创业是件挺有挑战的事。第二跟性格有很大关系,虽然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但自己从小就喜欢读冒险类的书。本来在清华读硕士,读到一半就主动离校去了普林斯顿。博士毕业后留在美国,一开始在一家大公司Agere Systems工作,干了一年多觉得没有太多的挑战,于是在一位校友的介绍下找到了硅谷一家刚刚成立的小公司,用他的话说,“你所能想象到的听说过的硅谷的故事,那家小公司都有体现”,“有一种亲历故事的感觉”。几个创始人都是斯坦福等名校毕业的,办公室是在铁路边上租的小房子,跟车库差不多大,里面有张沙发床用于加班时休息,“会议室”是路边的一张露天餐桌。他当时觉得是自己理想中的硅谷创业模式,所以很快就加入了。其他也有朋友去过这家公司面试,则认为这家公司太不专业。所以很大程度上是性格因素使然。07年刚回国时沈憧棐还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工作过大半年,虽然属于体制内,稳定有保障,但沈憧棐觉得平稳的节奏不太适合自己,最终选择了离开。

关于硅谷那家小公司Brion Technologies(睿初科技),沈憧棐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拼命,平均每周工作70个小时左右,有一个月为了赶项目进度,连续每周工作90个小时。后来那家公司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06年被全球最大的光刻设备公司ASML4亿美金收购。在被收购之前,公司已处于蓬勃向上的阶段,但沈憧棐觉得公司的业务方向离自己的专业越来越远,就选择了离开创业。回头看这段经历,非常艰苦,但又非常值得珍惜,经过了这种锻炼,创业的时候就有了底气。

二、拥抱风险,理性应对

一旦踏进创业这条河流,就时时刻刻与风险共舞。沈憧棐对此的看法是,要冒风险,但不是无知地冒险,而是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准备。针对自己的财务风险,创业之前预计前一两年可能没工资没收入,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能活下来?因为觉得在Brion Technologies的股票期权的价值有很大概率得到实现,因此答案是可以,这才大胆开始。当然风险永远是很难估计准确的,后来的情况比预计的要糟,有三年多收入很低,基本上相当于零工资,艰苦地支撑了下来。

也有一些风险是始料未及的。巨哥电子并不是沈憧棐第一次创业,2005年他和朋友在硅谷一起创办了Transvision Systems,经过两年的经营发展得不错,看好国内市场,回北京准备在国内发展。不料刚回北京两个星期,合伙人因为各种原因回了美国,公司就此关门。沈憧棐当时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在北京晃荡了几个月,因此有了前面提到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插曲,直到2008年到上海二次创业。

这段不成功的创业经历并非全无意义,它让沈憧棐做了很多反思,为二次创业奠定了基础,也进入了红外成像这个领域。沈憧棐之所以选择这个领域,是觉得它适合自己。一是技术上可以实现。二是它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并不是谁都可以进入。第三,太热门的行业,譬如互联网,手机,每半年就有一个巨大变化,竞争太激烈,不适合自己的性格。红外成像领域可以慢慢地耕耘,耕耘的时候不会有一窝蜂的恶性竞争,里面涉及的技术广而且深,是很好的护城河,这个行业的下游市场也有一定的壁垒,包括电力行业,工业检测,等等。有足够长的时间容许自己去建立一个堡垒,堡垒一旦建起来,竞争者很难去攻破,公司就能站稳一席之地。而且该行业本身也在发展,每年有20%多的稳定增长,公司开发的一些新技术有可能产生民用行业的爆发性增长,因此退可守,进可攻。

在技术上清华人通常都有优势,而创业中的另一个巨大风险来自融资。创业公司一旦资金链断裂就无法支撑,很多公司本来做得不错,经常因为没有及时融到足够的资金而不得不关闭。创办第一家公司时,沈憧棐和合伙人在美国找投资,投资协议都已签过好几份,就差钱汇入到银行账户了,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泡汤。创办巨哥时也几经周折,才从浙江一位企业家那里拿到了800万启动资金。第一轮融资用到仅剩100多万时沈憧棐还在为第二轮融资奔忙,收了大约1000张各种投资人的名片,终于吸引到了所需的资金。沈憧棐总结的经验是:钱到了账上才是真正融到了资,可能一百家VC表示对公司有兴趣,但实际上感兴趣的只有十家,最后投资的往往只有一家甚至没有。融资的时候不需要跟风险投资算得太过精细,股份多出让一点没关系,降低风险是最重要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如果一个公司谁都抢着投,说明这个东西太过热门,容易产生泡沫,热得快冷得也快,历史上类似事件很多。几乎所有的创业公司都会碰到融资问题,找不到投资的时候你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正因为大部分人看不懂,你才有机会。

几年打拼下来,“巨哥电子”在业内已小有名气。红外成像传统的客户包括电力行业和其他工业领域,市场壁垒高,前期投入大。针对公司品牌刚刚建立的特点,沈憧棐巧妙地避开了与国内外巨头直接竞争的不利局面,开辟细分市场。一条线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系统集成商合作,提供系统集成中的热成像模块,引导甚至创造客户的需求。一条线是研发具有专利权的创新技术,使得成本大幅下降,推出一款全球最低价的热像仪,在局部范围内引发行业变革。在拥有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的基础上,对于未来,沈憧棐雄心勃勃,志在成为红外行业的领跑者。

三、扬弃清华给人的烙印

清华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有很强的理工科式思维,通俗地说就是比较较真,沈憧棐当然也不例外。从做研究到做企业,他自陈心态有很大转变,最大的转变第一是思维习惯的转变。做研究的时候讲求逻辑的准确和细节的精准,对做产品如此,但做企业管理行不通,做企业事情千头万绪,需要抓大放小,忽略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以免贻误战机。第二是增加对人的理解。大家在学校里的时候,对自己和对别人要求都很苛刻,完美主义。当时大家都这样,彼此没有太多不适应。在社会上后发现这样对人是不合适的,无论谁都会犯错,包括自己也会犯错,而且每个人性格不一样,做事方法不一样,要学会去包容。对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沈憧棐对第二句的理解包含了宽以待人。

清华的校友圈子是创业者巨大的优势。被问及一路走来谁对自己影响最大时,沈憧棐毫不犹豫地认为是校友,选择创业时受到过同班同学的影响,困难时期得到过很多帮助,包括具体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创办第一家公司时校友薛军和李军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游说沈憧棐回国发展并主导了投资。风云突变在北京晃荡时李军学长给了很多支持,并推荐他到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脚,尽管最后没有留在那里发展,但沈憧棐对此十分感激。创办巨哥电子时沈憧棐孤身一人,光杆司令一个,薛军仍愿意投资,倾注了大量的信任和支持。巧合的是,主导公司第二轮投资的也是台湾新竹清华的校友。沈憧棐现在是TEEC(清华企业家协会)成员。他很推崇校友这个圈子,认为经常和校友深入地交流有重要意义,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和思想境界。这是清华人独有的珍贵资源,要充分珍惜。

巨哥电子从08年创立,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至今,我们期望它能如愿成为红外成像行业的领跑者,也成为诸多准备或正在创业的清华学子一个可供借鉴的模版和榜样。

.

供稿: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 作者:杨洋


相关新闻

  • 122020.08
  • 142016.04

    沈憧棐:中国红外热成像技术突破美国封锁

    沈憧棐,1989 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96年赴美留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于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美工作。2008年在上海创办....

  • 022018.01

    孔德海:服务美好生活,致力中美交流,共圆创业中国梦——一个硅谷清华学子的使命和激情

    2017年9月,在接受欧美同学会《留学生》杂志采访时,被问到“什么是好的创业”的问题时,我的回答是:“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社会价值的创业就是好的创业,对民....

  • 182016.02

    在硅谷创业的“清华帮”——张横跨中美的创业网络

    在硅谷的清华毕业生绝大部分技术出色,在创业上有优势。随着中国市场的高速成长,中美两地华人创业联动将进入商业实质期。硅谷的清华毕业生正在联合国内的校友资....

  • 142024.03

    一个“清华生”的追梦壮歌

    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个精神小伙叫张振宇,他是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是陕建一建集团七公司副总工程师,是2023年“陕西好青年”的获得者。有人问他,毕业后为什么不留在北京,或在研究所工作,现在张振宇给出的答案是:在陕建的工地上,他要用青春和知识实现他的智慧造楼梦

  • 312022.03

    胡宏扬:清华人应该扎根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胡宏扬,安徽庐江人,计算机系2010级硕士校友。2013年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项目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工作。历任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马鞍山市科技局办公室副主任,博望区博望镇党委副书记,博望区新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等职,现任共青团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原来在中国还有这么贫困的一群人胡宏扬与基层的故事,要从一次社会实践说起。学生时代的胡宏扬,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理工男。从本科到硕士...

  • 072011.09

    一个家族的五代清华人

    唐氏家族是一个显赫而低调的大家族,唐家五代人中都有清华学子,且与辛亥百年史有着极深的关系。最早的留美幼童唐绍仪、唐国安——前者为民国首任总理,后者是清华第一任校长;作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的唐悦良是唐家祖父辈,而执教清华五十载的清华图书馆副馆长、我国机电学专家唐统一和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的唐虔则是父子俩,还有今天的第五代“海归”唐宛枫,他们历经了一百三十多年的风云跌宕、时代更替...

  • 082016.11

    第一个进清华的东北考生叫潘钟文

    1916年潘钟文被清华学校破格录取,直接升入高等班二年级,成为清华有史以来首次录取的东北籍学生。在清华读书期间,他和闻一多、罗隆基等人带领清华的同学参....

  • 222018.08

    清华第一个礼堂——同方部

    1911年,同方部随着清华的一院大楼、二院、三院、北院住宅及校医院等一同建成,是清华建校初期首批建筑物之一。同方部整个建筑灰砖墙身,红瓦坡顶,欧式风格....

  • 032009.02

    一个清华学子的大爱情怀

    在200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有一位清华杰出校友的代表——海南电网公司总经理尹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