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马不停蹄的征程——访同耀通信刘志辉学长

2014-08-14 |

题记

刘志辉,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后,保送至电信科技研究院读硕,在工信部通信计量中心完成了通信协议分析相关硕士论文和科研项目的研发。2001年硕士毕业后进入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计量中心(泰尔实验室)工作,在硕士论文基础上研制了“MPT200通信协议分析仪”。2002年进入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工作,六年间经历了仪表研发、项目管理、设备采购、方案设计等多种工作岗位。2008年任同耀通信总经理,带领同耀通信拿下了WifiFCCNFC等若干重要资质,成为国内排名前五的通信行业第三方认证测试机构。

“多去尝试,多去创造,做得更精彩,活得更精彩。”

——刘志辉,1993级工程物理系

一、探访同耀初印象

一个冬日的晚上,我们来到位于唐镇的同耀通信,访谈了刘志辉学长。

唐镇与张江一样是新兴产业科技园区集中的新区,白天这里活跃着IT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无数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夜晚降临人潮退去后很安静。

同耀通信的办公楼就这样低调隐居在唐镇某个僻静的所在,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通信产品第三方检测机构,其OTA实验室、SAR实验室、RF实验室、Wi-Fi实验室、EMC实验室等技术实力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夜幕笼罩下的办公楼静悄悄,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二楼的总经理办公室。与想象中西装革履坐着办公桌后蹙眉深思的形象大为不同,一身运动装的刘志辉学长年轻帅气,恍若刚刚从操场上跑步归来准备去晚自习的学生,浑身上下洋溢着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很难让人联想到他已经是一家国内领先通信检测公司的掌舵人。他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到,今天刚好是他每周羽毛球活动的日子,这是他刚从球场归来的形象。

刘志辉学长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了整个办公区和各个重点实验室,兴致勃勃地讲解走廊上挂满半面墙的资质证书,实验室中的高端设备,公司团队活动和文体活动中获得的奖项,如数家珍,神采飞扬。

二、充满活力的处女座

我们参观完毕坐下来聊天的时候,刘志辉学长又恢复了一个处女座的特点,讲话深思熟虑而谨慎。他笑言自己应该算是比较典型的处女座,注重细节,这也体现在了公司管理风格的严谨细致上。不过,处女座的特质在他身上更多体现为对完美的追求,而不是对熟悉范围舒适圈的固守。相反,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热忱的心,总是充满活力地去探索多姿多彩的生活。

大学时代的刘志辉并不是传说中学霸的一员。正应了“十名效应”的特点,他在保持学习成绩中上游的同时,扩展爱好,开拓视野,担任学生干部,参与社团活动,积极组织了很多系里的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这些课外活动极好地锻炼了他的组织能力,对今后的事业发展和公司管理都大有裨益。

体育运动是他从学生时期就有的一大爱好。作为系排球队的成员,4年的排球经历使他受益匪浅。刘志辉学长说,排球的一个特点是是需要接扣球,这很锻炼一个人勇敢的品质,在排球运动中人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具备竞争精神。每件事都认真专注力求做到最好的他,还考取了国家排球三级裁判员资质。

读研之后,他爱上了羽毛球运动,他很喜欢这项运动对意志力、拼搏品质和耐力的磨练,这个爱好一直延续至今,也成为了同耀通信公司文化中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公司每周都会组织羽毛球活动,平日里的勤练兵让他们在今年10月唐镇工会第一届羽毛球赛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31支参赛队伍中,同耀的两支队伍分别获得第三名和第八名。

他对生活的热爱还体现在广泛的爱好上,例如他有上海红十字会签发的现场救护资格,还做过业余消防队队员,这些可以帮助别人的事情他都很有兴趣。

回首清华学习经历,刘志辉学长认为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影响有三点:1)清华人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品性,给予他能成事的自信心;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给他打上深深烙印,如今他还把这种精神扩展成了公司文化的根基;3)清华人的使命感和上进心,让他具备勇于拼搏,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

三、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型

清华精神的影响,体现在他执着的事业追求上。

本科专业是工程物理,然而他逐渐意识到物理并非他兴趣所在,于是放弃了在物理领域继续出国深造的路径,转而保送了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研究生,将方向转向了通信领域。这次成功转型奠定了他今后事业发展的基础,很快体现出他在通信技术领域的得心应手。

刘志辉学长在工业与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完成了学士学位论文《V5接口监测系统硬件平台》,后来该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火炬推广项目。

研究生期间,他主持了科研项目“新型NO.7信令协议分析仪”的研发,制定了软硬件实现方案,并完成硕士论文《协议分析仪2Mbit/s高速信令处理模块的研制》。

2001年硕士毕业后,他首先进入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计量中心(中国泰尔实验室)担任工程师。在近一年的时间中他继续从事通信设备入网检测研究、通信测试规范的制定、通信测试技术的研究和通信仪表研发等工作,这期间他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研制了“MPT200通信协议分析仪”。

因为对外企工作环境和先进技术的向往,2002年初刘志辉学长加入了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从事项目管理。这一呆就是六年,他从事过项目管理、设备采购、仪表研发、客户解决方案的提供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对通信领域有了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同时外企的规范和条理性也为他今后的公司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段经历让他快速成长,也让他逐渐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校友的激励也给了他不少启发。作为羽毛球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刘志辉学长接触了很多成功创业的校友,让他的思路更为开阔,也受到鼓舞,于是在2008年初接受导师的邀请来到同耀通信担任总经理,再次转型成为职业经理人。

四、马不停蹄的征程——同耀通信的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

2002-2007年是同耀通信厚积薄发进行技术储备的阶段:2002年成立于宜山路,建成SAR检测实验室,适用欧盟2.0标准,技术经验国内领先;2003年建成EMC检测实验室;2005年通过CNAS认证,达到ISO/IEC标准;2006年迁址到张江,建立OTA检测实验室,成为CTIA认证实验室;2007OTA实验室获得Vodafone认证。

2008年初刘志辉学长就任同耀通信总经理的时候,同耀通信正处在完成初步技术积累,但市场销路始终没有打开的境况。当时公司团队规模在20人左右,几乎没有销售市场团队。于是,他接手同耀的第一件事就是背着包亲自跑市场,同时逐步培养市场团队。其实他之前并没有做过正式的销售工作,但凭着在学校社团外联部跑活动赞助的底子,加上坚韧执着的精神和强大的学习能力,他硬是带领同耀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当时拿下的最重量级的客户就是华为,其过程的艰辛也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前后用了大概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邀请客户来公司参观了三四次,不断改进,直到最终打动客户,获得了一年数百万元的业务,签订了授权框架协议,为华为出口欧美的手机提供CE & FCC认证等检测服务。过去华为、中兴的此类业务都是由外资机构进行检测服务,而同耀通信凭借成熟的经验与技术实力、优质的服务与合理的价格成功实现了外资替代。

刘志辉学长接手同耀以来实现了不少里程碑式的跨越发展:2008年建立Wi-Fi实验室,成为中国大陆唯一非官方Wi-Fi联盟授权实验室;2009年公司规模再次扩大,迁址到唐镇。成为美国FCC授权认证成员实验室;2010年成为GCF成员实验室,2011年成为NFC论坛授权实验室,每年公司业务都有新发展。

他认为公司在这个领域可以有所建树拿下众多认证资质的原因,一是具备先发优势,很早就认识到通信检测领域大有可为,并且国内处于半空白状态;二是公司作为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冲劲,敢想敢做,有种光脚不怕穿鞋的勇气。认证资质的获得,其实过程都付出很多努力,例如FCC授权认证,从申请到通过就花了一年时间,经过多次现场审核整改,而整个准备过程跨度达两三年时间。领先的技术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是同耀通信始终走在行业前列的秘诀。

在刘志辉学长看来,他加入同耀通信后,主要带来了四个方面的新变化:

1)制度化规范化

制度化和规范化是他在阿尔卡特这几年很大的收获,到同耀之初他就清醒地意识到即使只有二三十人的规模,也需要制度,于是牵头制定各种规范,从而使公司内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2)营销突围与团队培养

锲而不舍的执着和真诚的态度是他信奉的营销准则。他在亲力亲为开拓市场的同时,从零开始培养公司市场团队。当时市场部几乎全是新人,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逐渐培养团队,并且经常在团队内部组织模拟演练。

3)培养公司文化

刘志辉学长把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引入同耀通信作为公司精神,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员工向心力凝聚力,充满正能量的向日葵成为了司花。

4)保持竞争力

他深深明白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是科技类企业保持竞争力的不二法门,于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形成公司内部良好的学习氛围。

他将公司组织结构划分为市场部、项目部和测试实验室三大部门,形成实验室考核机制;建立起学习制度,每周二晚上这些年轻人都聚在一起学习讨论思维碰撞;设立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研究最新技术,支持员工参加国际会议,积极加入更多国际标准组织。

今天

同耀通信已经在通信检测实验室领域积淀了11年,具备诸多领域的领先技术,已经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在市场开拓上已经步入正轨。公司英文名TA的含义是Test in A-class,优势领域包括:1)通信电子产品国际认证/多国认证;2)通信电子产品研发测试。

如今的同耀通信团队规模达到70多人,其中技术与项目人员约50人,销售团队约20人。公司占地3500平方米,拥有OTA实验室、SAR实验室、RF实验室、Wi-Fi实验室、EMC实验室、NFC实验室等众多技术能力、环境条件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实验室。以Wi-Fi实验室为例,同耀是全球12家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之一,目前国内只有4家,其他3家都是官方检测机构,同耀是唯一的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同耀在检测技术上始终保持与国外先进水平同步,并参与测试标准的起草制定,是中国通讯标准化协会全球会员。

对于同耀来说,通信电子产品厂家从品牌到OEM都属于客户范围。据刘志辉学长粗略估计,目前主流通信检测国内市场规模在5亿元左右,而同耀通信目前年收入2000万元规模在国内通信检测行业可以排进前五。

除同耀之外,前五还有2家官方机构,2家外资机构(分别来自台湾和欧洲)。这4家检测机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1亿元,其中2家官方机构占据60%-70%的份额。

同耀通信的相对优势在于领先技术和极致服务,目前略显弱势的是国际网络布局,而这一点也正在逐渐得到改善。如今同耀的海外客户收入可以占到1/4左右,已经实现了365*24小时对外服务。

在业务上积极进取之外,同耀通信也十分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公司已经与上海电视台合作开展了多期大众科普类节目,就手机辐射等群众关心的问题提供专业分析。此外,公司签约参加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联盟,作为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参与上海市科委组织的初创企业扶持计划,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检测减免优惠,提供检测公益培训等。

同耀通信目前已经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公司文化,员工在各种团队活动中体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每周二晚上的学习讨论热火朝天。刘志辉学长说,公司很重视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希望员工可以具有与企业共成长的价值观,所以很愿意培养新人。

明天

谈到公司愿景和未来畅想,刘志辉学长说,未来公司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门类,加入更多国际认证体系和联盟,在技术服务上力争保持国内水平领先一年左右。未来公司将市场定位立足于国内中外资企业,首先建设网络,目前已有的上海、西安和北京实验室布点之外,下一步可能先考虑在武汉、深圳设点,未来将进一步扩展到亚洲其他区域。

从通信检测已有成熟业务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刘志辉学长认为公司年收入15%-20%的稳健增长的可能性更大。而如果未来4G等热点机会能够抓住,再加上物联网、智能设备等领域检测业务的可能性,未来就可能存在爆发性增长的机会。

谈到对未来子行业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的领域判断,以及目前情况分析,他认为:1)手机产业是最有可能出现新机会的,而公司目前已经具备4G检测技术;2)移动支付、NFC等领域也是未来热点,两年前公司已经拿到检测资质,2014年有可能迎来行业快速发展;3IPTV也是一大热点,但行业检测市场被官方机构占据的可能性更大。

刘志辉学长说,前几年的想法就是希望公司可以发展壮大运营好,如今公司已经走上正轨,现在的个人目标更多的是希望可以让员工也跟公司一起成长,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觉得有一种家长式的责任感在驱动着他继续努力。

马年即将到来,刘志辉学长办公室里的一幅骏马图正好可以代表我们的祝愿,愿刘志辉学长和同耀通信都在马不停蹄的征程上继续精彩!

供稿: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 作者:高懿

相关新闻

  • 312015.08

    校友总会访抗战老通信兵、翻译官祝彤

    8月28日,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夕,清华校友总会理事孙哲一行4人前往解放军总政治部干休所看望老学长、抗战老通信兵、翻译官祝彤。

  • 142014.05

    百岁学长任扶善给通讯编辑部写来亲笔信

    近日,清华1938级(十级)老学长任扶善给《清华校友通讯》编辑部寄来亲笔信和两本新书:《九旬文集》和《祝贺任扶善教授百岁华诞》。

  • 202019.11

    “小途安”拉出5G细分领域新秀:记上海欣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虎

    今天的欣诺,是网络通信领域国内第四家、也是上海乃至长三角唯一能自研从100G+骨干网到接入网全系列光网络产品的本地公司,还成为国家“宽带中国”重大专项....

  • 252025.01

    电子系师生获得第十三届IEEE通信学会亚太杰出论文奖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302023.03

    “清华之友-社会科学学院分享通信奖学金”颁奖仪式成功举办

    2023年3月22日,“清华之友-社会科学学院分享通信奖学金”颁奖仪式成功举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戎珂、校友会副秘书长谢一泓,分享通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志祥、高级副总裁何佳霖以及部分获奖学生代表出席了颁奖仪式。蒋志祥对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面对清华学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蒋志祥赞叹不已。同时他认为,分享通信集团愿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携手并进,继续支持社科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生活动,推动教育...

  • 252023.08

    逯利军:以软件定义通信,助力数字中国

    逯利军,上海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电子工程硕士。曾在美国创建AlphaSight和NetImmune两家公司并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海市杨浦区“3310”计划引进人才、江苏省首批产业教授。获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逯利军(清华大学自动化系1986级校友)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要...

  • 122016.05

    1981级校友行业聚论坛举办ICT(信息与通信)分论坛活动

    4月23日下午3点,在北京会议中心9号楼第4会议室,先后有40多位来自各系的一字班同学汇聚一堂,参加毕业三十年团聚活动行业聚论坛ICT(信息与通信)分....

  • 312015.08

    校友总会看望抗战老兵傅又信老学长

    8月28日,清华校友总会一行3人与沈阳校友会副会长张德奎学长一起,在沈阳市辽宁省政府干休所看望并采访了原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西南联大机械工程系老校友傅又信。

  • 312019.10

    “最美奋斗者”中国移动5G专家孙滔:这是属于通信人的荣誉

    在中国通信行业,有许多如孙滔博士一样的科研人员。正是他们追求卓越、创新不止的努力,中国通信产业方能插上腾飞的翅膀,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成为5G时代....

  • 02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