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张锦秋院士学术思想交流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授予仪式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举行。张锦秋院士是全国著名的建筑师,主要探索城市与建筑领域的传统与现代结合,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融为一体。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陕西省科协共同推荐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张锦秋院士馆成功入选2023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2024年4月2日,张锦秋院士学术思想交流会暨中国城市...
7月9日下午,2007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隆重召开。大会表彰奖励了为云南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227个项目和个人分别被授予突出贡献奖及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科学技术进步类一、二、三等奖。其中,清华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黄润乾获得突出贡献奖,奖金300万元。 黄润乾说,“这不仅是组织上给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鼓励。我将更...
2022年11月18日晚,中国物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本次大会公布了首批中国物理学会终身贡献奖获得者,周光召、赵凯华、陈佳洱、王乃彦、甘子钊、杨国桢、杜祥琬、赵光达、郑志鹏、赵忠贤等10位物理学名家获此殊荣。其中,周光召为清华大学杰出校友。10位中国物理学会终身贡献奖获得者周光召,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84—1988年任清华大学...
10月28日,“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巡回训练营暨首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清华站”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正式启动。
张其锟,出生于1928年9月,现年96岁,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北京市计算中心主任、北京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正局级离休干部。1983年,张院长主持负责了北京首次航空遥感综合调查“8301工程”总体设计和实施工作,并于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被人事部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001年获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全国城市规划行业资深规划工作者贡献奖”。
10月21日至25日,第十三届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大会在韩国大邱举办。大会宣布中国建研院顾问副总工程师李引擎(清华大学1973级建筑工程系校友)获本届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终身贡献奖,以表彰他过去几年为消防安全科学和工程发展推广作出的卓著贡献。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终身贡献奖,是面向世界各国每三年颁发一次的国际奖项。该奖每次仅遴选出2-3名在火灾科学研究领域作出卓越贡献、取得突出成就的学科带头人和科学家授予奖项,是...
【新闻中心讯】11月21日在京举行的纪念《北京技术市场条例》颁布五周年研讨暨颁奖大会上,清华大学荣获北京技术市场“突出贡献奖”。
5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天津校友会地产专业委员会“城市规划与未来建筑”专题论坛在富力大厦成功举办。专题论坛围绕“装配式建筑、新型防水材料、天津城市规划....
十余年间,他辗转在世界各国间进行建筑教育和研究工作,始终关心着国内的城市发展,探索发展中国城市的可能。他,就是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威登亚洲建筑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979级校友李士桥。2020年8月,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