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杨扬:让奥运精神渗透到每个角落

2008-07-17 |

关悦

  杨扬,2007届清华经管学院校友。我国短道速滑名将。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为我国实现冬奥会金牌的突破,共获得59个世界冠军。现担任2008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特聘专家、国际奥委会妇女与体育委员会委员、世界反兴奋剂委员会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

  电话采访到杨扬时,她刚刚在印尼参加完亚奥理事会的运动员委员会会议飞回北京,来不及回家看一眼,她又马不停蹄地转机去了山东出差。“我的朋友有时问我:‘你怎么总是这么忙?’我就半开玩笑地回答他们说:‘我啊,现在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杨扬在电话里笑着说。

  眼下,作为2008北京奥组委的志愿者部特聘专家,杨扬正和她的团队一起,为奥运会的志愿者工作全力以赴。

  志愿者杨扬的一天

  杨扬在奥组委志愿者部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志愿者宣传和培训方面。这是杨扬的志愿者生活中典型的一天:早上8点出发,去北京城南的首都医科大学、公安大学,下午再到城北的清华大学做志愿者培训演讲。中午担心塞车,她匆忙扒一口饭,早早就赶到清华门口;怕来得太早给组织者添麻烦,她就窝在车里胡乱打个盹儿。

  “辛苦是辛苦,但也很兴奋。”杨扬说。她笑称,自己是“志愿者的志愿者”,目的就是为志愿者服务,使他们可以更好地为奥运会工作。目前,北京奥运志愿者已经到了确认名单、发送通知函的阶段,10万赛会志愿者到7月底、8月初将会陆续正式上岗。

  对杨扬来说,最开心的就是能和这样一群有同样梦想的人一起工作,并从他们身上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志愿者活动不仅对社会有意义,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杨扬说,“我用自己的经历、参与奥运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有意识地激励他们、给他们积极的影响。而反过来当我得到他们的肯定和共鸣时,我也会觉得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

  “我感觉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多”

  杨扬的生活似乎与奥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年5月,奥运圣火结束境外传递,经香港、澳门后抵达海南三亚。而大陆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就是杨扬。杨扬说,成为火炬手与获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有着同样幸福的感觉。

  除此之外,杨扬还应邀在央视4套《奥运中国》节目中担任嘉宾主持。回忆起录制第一期节目的情形,杨扬笑称自己是被的:制片人骗我说录制的只是样片,所以没有太紧张。没想到几天后竟然通知我,这已是第一期节目了!

  杨扬说,参与这个栏目让她收获很大。从奥运场馆到志愿者招募、奥运门票、运动员备战情况,每次做节目都会吸收到新的信息。“这对我从事志愿者工作、从事运动员相关的社会工作非常重要!”

  除了奥运,杨扬的志愿者工作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地震赈灾义演、“青少年健康论坛”形象大使、探访希望小学……到处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除此之外,她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和经验为改善运动员的训练条件而四处游说奔走。

  “ 我感觉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多。杨扬说。她表示,志愿服务在中国起步较晚,她希望能通过奥运会这样一个契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志愿服务在中国社会发展得更好。

  从奥运冠军到奥运志愿者

  在杨扬看来,做志愿者与做运动员时相比,对奥运的感受有很大不同:“以前做运动员,就想怎么赢比赛,怎么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而现在,则是想着通过志愿服务,让奥运精神能渗透到各个角落。”

  在退役的体育名将中,杨扬是转型比较成功的一个。“我不是会特别主动寻找机会的人,但我是一个主动储备、擅长积累的人。”杨扬这样评价自己。她坦言,很多运动员退役后,骤然失去目标、失去众人的关注,会觉得很失落。而她则把失落的时间用来为自己充电:读大学、学英文、练习沟通、积攒经验。“准备充分,机会来了自然而然会掉到我头上。”杨扬笑着说。

  在2006年杨扬的退役仪式上,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了这样一番话:感谢杨杨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希望她运动生涯的辉煌终点成为她未来人生的美好起点。

  杨扬做到了。走出赛场,杨扬的表现同样精彩。“冠军的光环很快会被新的冠军取代,而我很高兴,自己找到了志愿服务这样一个延伸自己社会价值的平台。”杨扬如是说。

(转自:《清华人》 2008年第3期)

相关新闻

  • 252010.11
  • 072024.03

    全国政协委员杨扬:关注运动员心理健康,应对饭圈乱象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冰雪运动名宿杨扬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成为了她关注的重点之一,“近两年出现了体育饭圈化这样的现象,给一些运动员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她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杨扬建议,对运动员的心理疏导和建设,应该成为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目的就是希望在巴黎奥运会以及很快就要到来的米兰冬奥会上,能够让运动员专心发挥,在正能量的支持和鼓励下取得最好的成绩。”...

  • 182019.10

    “冰雪女王”杨扬:把“冠军精神”融入志愿服务

    “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要从机制保障以及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两方面入手。我自己也要继续把‘冠军精神’融入到志愿服务中,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奥运事业作....

  • 202019.05

    杨扬:我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信奉者

    “体育不应该只是输和赢!我们不能够只为一个结果胜利去欢呼,我们应该为更多的体育精神去感动!”

  • 182024.11

    刘一锋:让光伏温暖和照亮世界每个角落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52007.07
  • 312022.03

    胡宏扬:清华人应该扎根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胡宏扬,安徽庐江人,计算机系2010级硕士校友。2013年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项目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工作。历任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马鞍山市科技局办公室副主任,博望区博望镇党委副书记,博望区新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等职,现任共青团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原来在中国还有这么贫困的一群人胡宏扬与基层的故事,要从一次社会实践说起。学生时代的胡宏扬,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理工男。从本科到硕士...

  • 162015.02
  • 222023.09

    杨士莪:“三牛精神”的践行者

    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士莪,就是“三牛精神”的模范践行者。他出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早早就在心中埋下了兴国强国的种子。在与祖国共奋进的生命历程中,杨士莪始终以兴国为旗帜、以奋斗为引擎、以奉献为底色,甘当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树立起水声科学领域教学科研的丰碑。俯首甘为孺子牛,一生只为强国梦。从青年才俊成长为科技脊梁,杨士莪总是把自己的前...

  • 05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