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曾培炎:老将出山打造“顶级智库”

2009-07-06 |

  此次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智库峰会”的主办方,是今年3月刚刚成立的、有着“中国最高级别智库”之称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从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上引退一年后,71岁的曾培炎再度“出山”,担任国经中心理事长。他也由此成为此次峰会中备受瞩目的焦点人物。

  最近,曾培炎在媒体上的曝光率确实有些高,3月刚刚挑起国经中心的大梁,4月又当选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在此次“全球智库峰会”上,他更是成为中国智库专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曾培炎祖籍浙江绍兴,出生和成长在上海。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做技术员。两年后,他调往西安,在那里工作、生活了17年。1982年,他进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商务参赞工作处工作,此后长期致力于经济工作,于2003年至2008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离开副总理岗位1年后担任国经中心理事长,曾培炎肩上的担子并不轻。就在他“履新”的3月份,从全国“两会”到官方媒体,针对经济学家和智库机构对经济形势判断失误的批评不绝于耳。国经中心成立前一天出版的《瞭望》杂志更是抨击一些智囊专家只会“揣摩上意”。

  而从全球视角来看,相比智库强国美国,中国智库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实在是微不足道。

  在曾培炎看来,眼下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是对各国智库谋划能力的考验。”

  国经中心甫一成立,便列出了今年要重点研究的19个课题,包括金融危机第二次冲击波的可能性、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中美战略经济合作、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中俄中亚能源资源合作研究、各国政府决策机制及智库在政府经济决策中的作用等。

  而举办“全球智库峰会”,更是成为国经中心的一大手笔。曾培炎认为,为妥善解决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智库需要“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这次峰会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这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同时,这次峰会对谋求“崛起”的中国智库而言,也成为一个在发出中国声音的同时,“集天下之智为我所用”的双赢之道。

  峰会“智言”

  ◎从全球和中国的情况看,危机的总体趋势是世界经济正处在一种低位、振荡的时期。为了避免上世纪大萧条和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的这种情况,防止扼杀一些复苏的“绿芽”,国际社会当前应该凝聚共识,稳定并继续推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当然,对可能愈后不良的政策,像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当审慎地使用。

  ◎国际货币体系应当向稳定的、可预期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框架难以在短期内有大的变动,你的货币容易成为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设计出一种机制,保持世界上主要储备货币的币值稳定,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金融风险的必要监督,对它的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应该有所约束,这样才能促进提升的能力。

转自 钱江晚报 2009年7月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