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翠湖三人屋 ——柴金如

2012-11-24 |
翠湖三人屋
 
2008-06-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柴金如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抗战后期,林语堂从美国回到昆明西南联大,看望当年在清华大学的同学和同事。那次林语堂到联大,给大家讲了一次话,其中有两句话在师生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一句话是“不得了”,另一句是“了不得”。第一句是指物质上,第二句是指精神上。这是对当时联大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当时联大师生的高度赞扬。话说得很幽默,也很深刻。

  进了新校舍,一栋一栋用铁皮做屋顶竹泥砌墙的教室赫然映入眼帘,好窗户有窗格而无玻璃,甚至没有完整的窗纸,冬天的风呼呼地从这边的窗户吹进,又从另一边窗户吹出。教室的地是不平坦的土地,学生坐的右边有写字板的木椅不整齐地摆放着。冬天上哲学课时,金岳霖教授讲起“三段论”来不时要扭动他围了好几圈毛围巾的脖颈,实在不耐烦了,他会半笑地说一句:“我一忙小动物就活动起来了。”上经济学课时,陈岱孙教授不管窗纸被风吹得多么响,他只管摆着一副严肃的面孔讲他的“边际效用”。“第一碗肉效用价值最高,第二碗肉还很高,第三碗肉……”这时同学们的嘴里流不出口水来,肚子里却咕咕地响个不停,只是风吹窗纸的声音盖过了咕咕声。你要是到食堂去看看,同学们在饭碗里仔细地拣着小石子,那红石子几乎染红了米饭。你再注意看看学生们,尽管肚子饿得咕咕叫,却没有一个人大口吃菜大口咽饭的。往新校舍西边走走,一排又一排的学生宿舍挤在一起,茅草屋顶和灰色的竹泥墙,里面一个挤一个的双层铺,中间放着摇摇晃晃的长木桌,剩下的地面仅能供人走过。你要是看到华罗庚教授到学校去,当时他的腿还没有条件治疗,一脚东倒一脚西歪地走着,叫人看了为他难过。就是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教授们尽心讲课,学生们用心听讲。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一代又一代国家栋梁,就这样培养出来了,就连日后的诺贝尔奖获奖人也培养出好几位。

  我不能忘记这所大学,它确实既不得了,又了不得。它是20世纪中国的骄傲。我幸运,我曾是它的学生。半个多世纪倏然飞逝,我仍常思念它。

  那年联大校庆我回到昆明,又回到难忘的翠湖,只是微风吹拂的垂柳不见了,微风吹皱了的湖面看不到了,到处是商业性的娱乐设施和没完没了的摊贩。我无心看下去,径直走进那石块铺成的先生坡。我很快看到了我曾和两位联大好友住了几年的地方。

  那个不大的院落还在,依然干净安静,只是大门和砖墙都显得陈旧了许多。我高兴地看到了那间三人屋,房门锁着。我从窗纸破处往里看,空空荡荡,什么家具都没有了,只看到墙角处冷冷清清地放着一把铁锹和一小堆干草。

  我想起了屋里原来的样子。一进门就是一个小巧玲珑桌边呈金黄色的绿色圆桌,“一二·一”前后,我们几个“民青”成员曾多次在这间屋子里围着这张小圆桌开小组会。我记得,我还在窗下伏在那张小长方桌上常常写到深夜,那是根据卞之琳教授的意旨翻译一本战争小说,作为毕业论文。我忍着精神上的压力以一个人的精力完成了两个人的工作,使我顺利地在联大毕业,并为我日后的翻译工作做了一点初步尝试。还有,我曾伏在那张小长方桌工作了一整夜,写出那篇檄文性质的文章,作为罢课委员会的正式文件油印,广为散发,并抄成大字报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到处张贴。

  我对这间房子依依不舍,当然还有一些原因,其中并非不重要的一个是这间房子浓缩了我的大学岁月。

  我特别不能忘怀这三人屋里居住的另外两位好友。一位是我们的陈大哥。他比我们大几岁,本在香港一家银行工作。抗战开始以后,他抛弃舒适的工作,千里迢迢,来到条件艰苦的昆明西南联大就读。他仍不安于现状,就在那年3月成立了一个“三月社”,把一些进步同学组织起来,定期讨论重大的时事问题。其中有不少是地下党员。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又报名参加了远征军的翻译队伍。到日本投降再回到昆明的时候,他的英语已朗朗上口。接着,办了近年来驰名国内外的《英语世界》。文革期间,不顾腿疾发展至失掉一条腿,住在三楼一间十几米既是卧室又是办公室又是书房的小屋里。每天要从那窄小陡弯的楼梯独脚上楼下楼外出从事他繁忙的工作。他就是这样一个不知困难不知疲倦的入,这个人就是报刊上经常介绍的陈羽纶。

  住在翠湖三人屋的另一位好友,叫邹斯履,他和我同岁,身材瘦小,我们通常叫他“小邹”,早在重庆南开中学我们就同班。我住到三人屋后,只见他每天早出晚归,回来时拿了一份《纽约时报》给我看。上面刊登了一篇报道,题目是“史迪威去职内幕”,里面揭露了蒋介石表面上“国共合作”实际上排共挤共的真面目。那时我正担任我们46届外文系系刊《生活》的主编,看到这样好的材料自然十分高兴。于是我们两人开始译出该报道。从这次合作才看出,他的中英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值得我学习。为了加快速度,后来索性由他口译我笔录。我们一直工作到深夜才完成。第二天我们的《生活》就出版了。很多同学围着我们的《生活》抢看那篇报道,连花白头发的教授们也把脖颈伸得很长看那篇报道。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小邹一大早起来告诉我,他要走了,不让我告诉别人。我自然明白这话的意思。以后一直到解放后在北京,我们才又见面。那时他在中南海一个重要岗位上工作。

  这两个好友给我很多帮助,影响至深。回忆起联大的岁月,确实难以忘怀翠湖畔那个发生过许多许多事的三人屋。 (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供稿)

相关新闻

  • 172008.07

    柴金如:翠湖三人屋

    抗战后期,林语堂从美国回到昆明西南联大,看望当年在清华大学的同学和同事。那次林语堂到联大,给大家讲了一次话,其中有两句话在师生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一句话是“不得了”,另一句是“了不得”。第一句是指物质上,第二句是指精神上。这是对当时联大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当时联大师生的高度赞扬。话说得很幽默,也很深刻。   进了新校舍,一栋一栋用铁皮做屋顶竹泥砌墙的教室赫然映入眼帘,好窗户有窗格而无玻璃...

  • 242012.11

    联大忆旧 ——柴金如

    抗战后期,林语堂从美国回到昆明西南联大,看望当年在清华大学的同学和同事。那次林语堂到联大,给大家讲了一次话,其中有两句话在师生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一句....

  • 172022.03

    柴金如校友逝世 享年98岁

    西南联大1942级校友柴金如因病于2022年3月7日去世,享年98岁。柴金如,1923年生,籍贯河北曲周,生于山西太原。1942年由南开中学考入西南联大文学院外国语文学系,1946年毕业。1952年入欧洲共产党情报局机关刊物《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中文版翻译部任翻译。1956年转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任编辑组长,编审。1979年调外交部任内刊主编。1981年调联合国经济社会委员会任译校。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欧行...

  • 042021.11

    原子弹爆炸前的“三人签字”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82014.07

    校友柴之棣先生逝世,校友会唁电

    惊悉柴之棣校友仙逝,不胜悲痛。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谨对柴之棣校友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并且向柴之棣校友的夫人及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 272019.02

    “西南联大校友——马如瑛、李凌及子女晶磊英红奖学金”捐赠仪式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

    2018年11月1日下午,“西南联大校友——马如瑛、李凌及子女晶磊英红奖学金”捐赠仪式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402会议室举行。云南师范大....

  • 292010.06
  • 122020.10

    黄维枢、王如璋夫妇访谈|用一生诠释清华人的风骨

    黄维枢、王如璋夫妇简介黄维枢,1935年出生于江苏南通,毕业于江苏省南通中学,1956年考入清华大学工业热工专业,后因苏联专家变故,于1957年新学期开始时转入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专业和王如璋学长同班。1962年毕业后被...

  • 112023.08

    陈湃如捐赠励学金,实现父兄愿望

    近日,校友陈湃如(1980级化学与化学工程系)以家人名义捐赠的校友励学金到账。所有捐赠款注入励学金资金池,留本发息,资助清华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勤奋、生活简朴的学生完成学业、成才报国。陈湃如现居美国,父亲陈立基(1952届机械制造系)和兄长陈英涛(1979级热能工程系)均为清华校友。2022年夏,陈英涛因病去世,陈湃如8月底专程回国处理遗产继承、房产转让学校以及捐赠励学金事宜。时值新冠疫情期间,美国还有工作需...

  • 23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