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忆 闻 功——程法伋

2013-03-31 |

闻功走了。从沈阳传来噩耗,令人久久不能平静。闻功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眼前,总想写点什么,纪念亡友,寄托哀思。    

    闻功原名温功智,大家亲切地称他“温功”或“温公”,含有尊称之意。去解放区后,为了矢志不忘被反动派杀害的闻一多师,改名"闻功"

    人们不会忘记,在西南联大后期风云澎湃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在那如火如荼的岁月中,每逢重大的纪念大会或群众集会将近结束时,常有一位身材瘦长的同学登上主席台,高声朗诵大会文件,诸如宣言、决议、通电、呼吁书、告同胞书等等。他那纯正的北京音,洪亮的嗓子,铿锵有力的声调,浑厚深沉的音色,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表达能力,饱含激情、震人心弦的巨大感染力,把在场群众的情感都调动和凝聚起来,使会议情绪达到最后的高潮。他就是闻功。

    闻功连续四届被选担任学生自治会的工作。他1943年进联大先修班,44年秋进大一。此时正好学生自治会改选,闻功团结了一批大一进步同学,展开了激烈竞选。结果,大一代表名额全部由进步同学取得,闻功也被选为该届自治会理事。45年春改选,他连任理事。45年秋,因当时规定理事只能连任一次,闻功退出理事会,但被选为代表大会主席。代表大会主席这一职务,历届除主持一次代表大会会议外,没什么事可做,但这一届适逢“一二·一”运动,代表大会经常开会,同学内部也争论激烈,闻功起了协调各方意见、团结广大同学的重要作用。46年春改选自治会,实行由全体同学投票直接选举理事会的办法,当时进步社团联合提出的候选人名单中并没有闻功的名字,但投票结果,闻功却被选上,他又进入了这最后一届理事会。闻功受广大同学拥戴的程度,由此可见。

    闻功为人正直、坦率、热情,敢说敢做,富于正义感。人们都会记得,在“一二·一”运动罢课初期,在图书馆内举行的一次教授劝导学生复课的全体同学大会上,教授限令同学第二天复课,同学们思想不通。这时,闻功跳上台去,和周炳琳教授展开辩论,慷慨激昂,道出了同学们遭受压迫的愤慨之情。惨案发生后,他更是悲愤交加,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运动中去。除了自治会工作外,他集中力量在宣传工作方面。他擅长演戏,曾在四川国立剧专学习过,是联大剧艺社的台柱子。“一二·一”运动中,剧艺社演出了许多自己编导的反内战、争民主的活报剧。人们特别难忘的是闻功在《凯旋》中饰演一位农民老爷爷,一段声泪俱下对反动派的控诉,不但使观众泣不成声,连他自己都“老泪纵横”,分不清是在演戏,还是在倾吐自己内心的愤怒悲伤。闻功是多才多艺的,他还是“高声唱”歌咏队的男低音主力,《黄河大合唱》的解说词是他朗诵的。他两次参加学生服务处组织的去建水的劳军工作队,演剧、歌咏、朗诵、出壁报、写宣传材料、和官兵谈心,表现出了做宣传工作的多方面的才能。

    1946年夏闻功复学到北平,进入北大。不久便奔赴晋察冀解放区,进入华北联大。他参加了前线战斗,在救护伤员中负了伤。当时同学间盛传他到前线向国民党军队“喊话”,被子弹击中负伤。这大概是因为大家心目中他是一名出色的宣传工作者,所以有些误传。

  他两次立功受奖,曾被华北联大推选为解放区代表参加世界青年大会。但从晋察冀经海路去哈尔滨集中途中,因绕道朝鲜半岛和苏联远东地区,旅途耽搁,误了会期,未能去成。这样他便留在了哈尔滨。

    1949年后闻功在哈尔滨、沈阳做青年团委工作,曾被选任沈阳团市委副书记。1959年反右倾运动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转入文教部门后,工作调动频繁,后调到东北局做政策研究工作。为时不久,文革开始,闻功又遭了难,受到迫害,下到干校,后又带领一家妻小去农村插队落户。谈到这段经历,他感慨万分地说:“那真是扫地出门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恢复了工作,调回沈阳任辽宁省作家协会秘书长,兼任《鸭绿江》杂志副主编。他很想在此一生的最后阶段有所作为,但这时他已患高血压、心脏病,体态日见发胖,心力渐趋衰竭,来京到我家时,每次都是气喘吁吁地先坐下来休息一阵再谈话,吃饭再三叮嘱菜少放盐。匆匆来去,未能多谈,有些话欲说又止,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忆闻功,忘不了西南联大的峥嵘岁月;想起往昔那段峥嵘岁月,便忘不了闻功。人们也许不记得温功智这个名字,但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个人,一个挺身站在大庭广众之间鞭挞黑暗、歌颂光明、慷慨悲歌的人。

〔注:闻功于1996年3月3日在沈阳逝世,享年72岁。此文原载1997年4月《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简讯》第21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