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对话百岁查良锭:回望中国营养学的世纪变迁

2018-12-25 | 来源 公众号“北京协和医院”2018-11-30 |

人物小传

查良锭,女,祖籍浙江海宁,我国著名的临床营养学家。1916年5月10日出生于天津,1935年由天津南开女中保送至南开大学化学系。1938年转入燕京大学化学系,后转读家政系营养专业。1941年春从燕京大学毕业后,曾在北京协和医院营养部接受培训,后因战争培训被迫中断。1950年,重回协和营养部工作,1974年任营养部主任,1986年退休。曾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营养学会第二届主任委员,中国生理科学会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组组长,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顾问。组织编写《营养学基础及临床实践》《实用营养治疗手册》《现代临床营养学》等专著。2015年,荣获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

访谈节选

家庭、家国与选择

董琳(以下简称“董”):您出生在一个大家族,家庭对您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査良锭(以下简称“查”):我是封建家庭出身的,大家庭里要学会忍让,所以我的性格比较温和。这是封建家庭的一个特点,40多口人住在一块,你哪能整天争争吵吵啊。另外,我的父亲忠厚、公正,对我来说也很要紧。所以我现在常常说,因为我工作勤勤恳恳、做人实实在在,所以晚年我心里踏踏实实,这也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董:请讲讲您的求学经历。

査:我出生在封建家庭,是家里第一个争取上学的女孩。跟我同龄的、比我稍微大一点的,她们全没有上学,我觉得不应该。所以我就努力奋斗,考出好成绩,这样才能继续上学,这是十几岁时候的一个奋斗目标。

中学我上的是天津南开女中,那时候我对理科科目特别感兴趣,特别是化学、数学。大学我本来想考清华,后来因为查体不合格,没有上成。1935年,我就由南开女中直接保送到了南开大学化学系,当时我学习成绩还相当不错。

查良锭(前排右一)在南开女中

但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的第一颗炸弹就把我的南开大学给炸了。当时我在家里站在台阶上能看到那个爆炸的情况,我又恨又惊,立刻得了一场病,甲状腺机能低下,所以我就停学了。

1938年,我转入燕京大学,读的也是化学系。但因为我生过一场病,身体不太好,思维不够敏捷了,在一次实验过程中晕倒了。燕京大学有一点很好,它会根据学生的情况给安排专业,于是我就从化学系转到了家政系营养专业。毕业以后,必须到协和营养部培训一年,才能成为正规的营养师,我就来到了协和。

查良锭在燕京大学读书期间

董:当时燕京大学家政系营养专业的学生都要到协和接受培训吗?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査:对。培训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的内容,二是理论提高的内容。主要是到厨房,先了解从食物采购到食物分发的全过程,这是打基础的一个方面。因为要做一个营养师或营养部的领导,你对厨房不了解,你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指挥权,所以我觉得这步挺要紧。但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我没能完成全部的培训课程,只在管理方面接受了两个月的培训。

刚参加工作的查良锭

记忆中的老协和

董:您第一次到协和是哪一年,对协和有什么样的印象?

査:第一次到协和是1941年,对协和的印象就是严谨、要求高。我记得那时候营养部大概有四个营养师,他们有各自的分工:有主要负责教学的,有主要负责培训的,有主要负责管理的,有主要负责病人饮食的,分工很细。

董:您对老协和的营养科了解吗?

査:协和是1921年成立的,成立之初就设立了营养部门,但不叫营养科,叫饮食部——DietaryDepartment。叫饮食部有一个原因,就是它除了负责住院病人的饮食以外,还要管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护士的饮食,目的是让他们吃到合理的膳食,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饮食部成立后最先由美国的营养专业人员来领导,后来他们撤走了。撤走以后就由中国人来领导,第一任中国籍主任叫俞锡璇,第二任是周璿。协和复院后,饮食部改叫营养部,现在又改叫营养科

老协和时期的饮食部

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关停,您去了哪里?

査:战争爆发后,协和的营养部也停了,我就到其他医院做营养师的工作。我到过道济医院(现北京市第六医院)、中央医院(现北大人民医院),还有北医附属医院(现北大医院)。道济医院和北医附属医院当时没有营养科,是我去了之后创建的。中央医院当时有营养科,也是协和培训出来的营养师创建的。

董:当时中央医院还有别的协和人也在那儿工作吗?

査:有。当时中央医院的特点是,协和人完全撤到了那里,包括林巧稚主任、周华康主任。当时钟惠澜好像是院长,我记不清楚了,反正钟惠澜在那儿很有名。我还记得那时候林巧稚下班以后,是坐电车回外交部街,学生全跟着,把她送上车,那个情景,那种师生情谊,很值得怀念。

董:当时您的心态如何?

査:我能从事这个工作我就高兴啊,我喜欢我的工作呀,心态就是这样。这是我的专业,那我就发挥我的特长。我觉得还有一点给我印象很深,我在北医附属医院要离开的时候,有一个炊事员送我一套小茶具,我跟人共事一年,送我一套小茶具,我很感动!

董:协和复院后,您是怎么回到协和的?

査:是周璿主任让我回来的。当时我还跟院长见了面,是李克鸿院长。

查良锭在协和营养科办公室

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工作

董:复院后重建营养科,工作方法、工作流程跟之前老协和的一样吗?有哪些好的传统保留了下来?

査:一样。我们那时候有一个习惯叫“下病房”,“下病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病人开饭的时候,要到你所分管的病房去看病人的饮食情况,他吃不吃、为什么不吃,是医嘱的问题还是别的什么问题,全要了解得一清二楚。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在医院从事营养专业的人员,如果不去病房接触病人,那等于白搭。因为你的服务对象是病人,你对对象不了解你怎么为他服务啊?所以我一直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的营养专业人员,你必须接触病人。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看一个病人在那儿吃饭有点发愁,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这饭菜有点硬。我说那好办,改膳食医嘱,就由普通饭变成软饭,这不问题就解决了嘛。因为我们的膳食分类很清晰,有基本膳食,有普通饭、软饭、流食、半流食,让病房改了他的膳食医嘱,他就能吃了。

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胃切除的病人,一般外科病人平常的膳食规律是做完手术以后先吃流食,然后半流食,可是对胃切除的病人,这个做法不太适合。为什么?因为他的胃已经切除了大部分,食物进去以后,很快就进入肠子,你想想,他会不会有反应?我们叫它Dumping Symptom,就是倾泄综合征。遇到这种情况的病人,我会马上跟大夫说,改半流食,让他吃的稍微稠一点,让食物到肠子的时间慢一点。

这就是我们深入病房的结果呀,你不到病人面前,你怎么能了解?所以作为一个营养人员,你不去接触你的服务对象,那算什么营养人员?同时,你对厨房的情况也要了解,即使有管理人员管理,你也得了解情况,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是厨房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还是怎么着?所以我们除了要深入病房以外,还要进入厨房、了解厨房。这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我觉得对现在来说也有参考意义。

董:还有没有其他让您印象深刻的例子?

査:那时候我们服务的对象还有外宾,有专门为外宾做饭的西餐灶。有一次我到病房去,有个外国病人坐在床上有点发怵,我就去问他怎么回事,他也不回答。我说你是不是想喝点什么啊?他就有点反应。我说那我给你做一杯鲜榨西红柿汁吧,他听了以后点了点头。一会儿我们就把西红柿汁给他端去了,端去的时候,我们还有讲究,在托盘上面搁一块白布,放上一块餐巾,再摆上一个玻璃杯,玻璃杯里是红色的西红柿汁,多吸人眼球啊!那时候我们对西餐托盘怎么摆、摆什么东西,全有要求的,工作非常细致。还有一位巴基斯坦的外宾因为糖尿病住院,我们就按照回民的风俗给他做西餐,而且按照糖尿病的饮食要求做,他吃了以后特别满意。出院以后,他专门派厨师来我们这儿学习。

所以你看看这工作非常平凡,可是在平凡当中也有一些个小小的影响。所以从事临床营养专业,我觉得很骄傲。

董:您和周璿主任还做了哪些工作?

査:周主任也是燕京大学毕业的,她是学习尖子,得过Golden Key(金钥匙奖),那是最高的荣誉。她这个人非常细心,在恢复营养部建制方面考虑得非常周到。

那时候我们对厨房的工作也非常重视,厨房招厨师全要经过考试,先看他烹调技术。因为他们也是主力啊,你做的东西人家不爱吃,行吗?那时候我们每次都要尝膳的。而且还有计划地进行成本核算,今天多少份菜,蔬菜多少、肉菜多少,全是要管理员来分、来称重的,我们不能赚病人钱的。所以说我们管理得非常细致,我觉得这就是协和的标准。

前排中为周璿主任,后排左起:李清、杜寿玢、查良锭、林宝善、金兰、王诗恒、李邦琦

董:您在营养食谱上做过哪些创新吗?

査:我还得坚持原则,我得按照医院膳食的原则来办事啊。但我们在处理病人膳食的时候是个体化处理的,按照每个人的特点、饮食习惯、饮食背景来安排,得个体化处理,全体一律那不行。你得做到让病人能吃进去,这时你的任务才算完成,不然就是纸上谈兵。

董:1984年,您创建了中国生理科学会营养学分会。

査:对,这个我要说一下,这是我和杜寿玢共同完成的。营养专业在解放初期被看成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一个学科,因为讲吃啊,所以像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华西大学的家政系都取消了,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了。那时候全国专业的营养师也就不到10个人,我们叫“熊猫队伍”。到了70年代改革开放后就发现,营养专业后继无人啊,这是个大问题。所以,我就跟杜寿玢利用中国营养学会这个平台开办营养培训班,为全国培训营养专业人才,培训班的参加人数有时候能达到100人,办了大概有两三次。

我们还利用学会这个平台到卫生部、教育部去活动,建议在国内几大院校开设营养系,比如说中山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青岛医科大学,我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义。

上世纪八十年代查良锭在营养研讨会上

董:我读过您家人写的一篇文章,说您只有周末的时候才回家。

査:对,这是我的特点。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家先在清华,后来搬到北大,医院离家远,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那时候沈先生跟我商定,这家完全由我的婆婆来管。她是一个非常勤劳、勇敢、智慧的老太太,所以我就整天以协和为家,每周是披星戴月走出家门,黑灯瞎火回到家门。我一个礼拜只有一个休息日,就是星期天。这样坚持了快40年,就是因为我们家里头有一个好的婆婆,她完全把家务事承担起来了。

沈同与母亲叶寿琴

因为这40年我的户口一直在协和,所以等我退休了,我应该离开协和了,我到派出所转户口,结果派出所的人问我,您是这搞结婚登记啊?(大笑)你说这多么可笑啊,因为我的户口一直在协和,协和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反倒变成了一个客栈。(笑)

董:您有什么爱好吗?

査:这个就是我的缺点。我不会唱、不会跳、不会玩,所以到了晚年,只好自找出路,就玩数独、背诗词。身体的适应力也很差,几次被公交车给甩在门外,造成软组织挫伤、轻度骨折。这是缺点,因为读书那会儿要保证考个好分数,才能继续上学。

查良锭在做数独游戏

董: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査:长寿秘诀啊,一个是有好基因,我的母亲活到93岁,没有什么“三高”的问题。第二要有个好家庭,我的家庭是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所以有好心态,知足常乐啊。然后因为我脑子还清楚,我就自己加强脑子锻炼,不坐着发愣,就是这个经验。

寄语年轻人

董:对年轻的协和人您有哪些寄语?面向百年协和,您对医院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査:对年轻人我不能指手画脚,没有资格了。我现在常说自己是个外星人,跟不上时代了,可是我觉得有两点:一个是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不能变,第二个是营养科是一个医技科室的性质不能变。我希望协和营养科能够跟着潮流,但无论怎么变,这两方面不能变。营养科绝不能变成一个大食堂,必须由专业的人来管理,营养科的人员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不能变,这是我的期待。

注释:

燕京大学自1932年起与协和建立了共同培养营养师的机制,家政系每年选送1~3名优秀毕业生到协和营养部培训一年,获营养师职称。

俞锡璇,中国临床营养奠基人之一,我国最早从事营养学研究和教育的专家。1940年任协和营养部主任,是营养部第一位华人主任。

周璿,1936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在协和营养师培训班进修,1937年留在协和任营养师。1948年协和复院后,周璿为营养部主任,1978年退休。

2018年7月,协和营养科与肠外肠内营养科合并为临床营养科。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医院,学生停课,门诊停止,病房不再收新病人住院。1942年1月31日,学校、医院及宿舍完全被日寇占领,病人全部出院。

1942年5月,钟惠澜到北平中央医院任内科主任,后又升任医监。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钟惠澜接任院长,并将医院名称改为中和医院,意为这个医院是中国协和同仁所办。

沈先生即沈同,著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


相关新闻

  • 132009.02
  • 172019.09

    中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之父——吴宪

    吴宪(1893—1959),1910年通过了清政府组织的庚子赔款留美考试(庚款第三届)。作为中国第一批留美预备班的成员,于191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162009.06
  • 152024.04

    李政道致贺叶铭汉百岁华诞:中国现代物理学的骄傲

    2024年4月2日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原所长叶铭汉院士的百岁华诞(99周岁,按中国传统为100虚岁),其同窗挚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从美国发来贺信说,叶铭汉是中国核物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的骄傲。中国科学院高能所、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当天在北京举行“叶铭汉先生与北京谱仪物理学术报告会”,百岁高龄的叶铭汉院士亲自参会。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所长...

  • 282017.08

    世纪互联董事长陈升荣获“中国两化融合十大领军人物”

    8月25日,中国两化融合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徐福顺出席大会并致辞。世纪互联董事长....

  • 172011.05

    圣路易斯校友欢庆母校百年华诞

    清芬挺秀 华夏增辉 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变迁,母校清华终于迎来了她的百岁诞辰。

  • 102009.11

    清华大学成立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11月7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宣布成立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并于当天举行了开馆仪式。

  • 062005.07
  • 102022.01

    怀念诗坛的世纪之树——郑敏

    1月3日清晨,当郑敏先生的女弟子章燕告知郑敏先生仙逝的消息,我瞬时惊呆了。郑敏尽管已是百岁老人,但在我印象中她只是年老,而没有大病,以她的身体状态,肯定能再挺几年。然而不幸的消息还是传来了,我陷入了深深的哀思之中。郑敏是中国当代诗坛的一个奇迹。从1939年进入西南联大,在冯至先生的引领下写出第一首诗,直到21世纪初,她从事诗歌写作70余年,真可谓中国诗坛一株历经风霜雨雪依然丰茂挺立的世纪之树。在上世纪90...

  • 202016.01

    “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

    《冯友兰先生年谱长编》是由《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增订而成。《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于2000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后,蔡仲德先生就着手做增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