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穿着淡蓝色布衫的长者,带着一身的书卷气,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让岁月无法冲淡的背影……掩卷之时,我想起一位考古界前辈的话,“夏鼐先生是一个真正的学者”!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我在做研究生时就读过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夏鼐先生的《考古学和科技史》,特别是他关于古代墓室壁画星图以及二十八宿的研究,当时对我的启发很大,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从事关于中国古代星空的研究。现在有机会重新阅读夏鼐的著作,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这本书初版于1979年,当年即入选首届全国科技史优秀图书,影响了一代科技史家。我读研究生阶...
夏鼐主持国家考古研究机构三十余年,为推进中国考古学的全面发展和学科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坚持考古研究的基础是田野工作,注重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
学人小传罗荣渠,1927年出生,1996年去世,四川荣县人。历史学家。1945年考入西南联大,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到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工作,1956年回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会长等。著有《现代化新论》《现代化新论续篇》《美洲史论》等,主要成果收于《罗荣渠文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
他自幼受家学熏陶,奠下深厚的国学根基,擅长文章诗词。既受传统文化的浸染,又受“五四运动”新思想、新文化的激荡,身处新旧思想缝隙间。
历史学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1911年建校初期就开设有中国史、西洋史等课程,1926年正式成立历史系,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
历史上,老清华长期以卓越的教育质量而闻名遐迩,培养过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历史上也出现过相当数量的“未毕业生”,其中不乏各路才俊,不少人甚至成就卓著、蜚声中外。清华初期的“未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