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一家十六口的清华缘

2011-05-18 |

核心提示:“历经沧桑逢盛世,喜迎清华百周年。科教育人千秋业,笑看桃李续新篇。”陈允康把对清华百年的感言付诸笔墨。“我们三代都是普通的清华学子,经历了清华的兴衰荣辱,见证了清华的进步和发展,衷心祝愿在新的历史时期, 清华的优良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422日,陈允康、金国芬在家中合影。他们身后摆放着他们年轻时的照片。新华社记者李文摄

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小区内,年近八旬的陈允康、金国芬夫妇平静地生活着。鲜为人知的是,自上个世纪初起,他们一家三代出过16位清华学子,其中6人曾在清华执教,与百年清华结下了不解之缘。

Hello,老同学”,1951年高考发榜当天,陈允康与父亲开了一个玩笑。那天,陈允康和孪生弟弟允济一起考上了清华大学电机系,成了父亲的校友,并在这里遇见了未来的妻子——金国芬女士。前后几年间,金国芬的两个哥哥国藩、国梁;陈允康的两个妹妹允文、允惠都相继进入清华。陈允康、金国芬毕业后结为连理,组成了清华“大家庭”。此后,两家的成员多数与清华同学结婚,一家人组成了其乐融融的“校友会”。其实,陈允康、金国芬只是这个“大家庭”的第二代。早在1909年,金女士的父亲金涛作为第一批庚子赔款留美生的一员,成为家庭中最早的一位清华人。1916年,陈允康的父亲陈裕棋考入清华大学。两位先辈虽都曾赴美留学,但都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学贯中西、融古贯今,为这个家定下了爱国、敬业、正直、开明的基色。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陈、金夫妇的两个儿子、侄儿均考入清华,成为家庭中的第三代清华人。这16位清华人先后在土木、金融、电机、计算机、力学等领域工作,做出了普通清华人无愧的贡献。《中国旅游饭店贡献·人物卷》称金国芬女士为“中国饭店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创者”。对于这一评价,金女士总是一笑了之,“因为我学问做得不如他(陈允康)好,只好去做实践”。

“历经沧桑逢盛世,喜迎清华百周年。科教育人千秋业,笑看桃李续新篇。”陈允康把对清华百年的感言付诸笔墨。“我们三代都是普通的清华学子,经历了清华的兴衰荣辱,见证了清华的进步和发展,衷心祝愿在新的历史时期, 清华的优良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422日,陈允康展示为母校创作的一首诗。陈允康说,“与我的父亲、岳父和父辈的挚友们一样,我们都是普通的清华学子。清华教我育我,三代人蒙受清华的教诲和恩泽,春风化雨,永生难报。”新华社记者赵琬微摄

422日,今年77岁的陈允康介绍远在海外的“第三代”清华人的近况。陈先生自1951年起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退休后,他又成为了清华大学老年大学的一名“新生”。新华社记者赵琬微摄

金国芬所用的茶壶上印有清华校园图案(422日摄)。新华社记者李文摄

这是1909年庚子赔款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合影(资料照片)。其中,金国芬的父亲金涛(后排居中,照片中43号)就在其中。他赴美后在康乃尔大学攻读土木工程,回国后长期从事铁路工程建设,后曾在北大、清华等多所高校任教。新华社发

陈父赴美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经济学、银行学双硕士。陈允康全家福(1952年摄)。其中陈允康的父亲(前排右二)、孪生兄弟(后排右一)、以及两位妹妹(前排左一、左三)和他本人(后排左一)均毕业于清华大学。新华社发

金国芬全家福(1956年摄)。其中,金国芬的父亲(前排中)、两位兄长(后排右一、右三)及其二嫂和她本人(前排右一)均毕业于清华大学。新华社发

转自 新华网 2011424

相关新闻

  • 112016.04

    十年一觉清华缘

    不管是在美国读博士,还是在谷歌工作,抑或是现在回国创业,毕业十年来的成长非常得益于清华特有的互帮互助,乐于合作的精神与文化,受益于身边的清华人给予的促....

  • 112020.08
  • 172016.03

    一辈子的清华缘

    弹指一挥,毕业已然20年。

  • 162016.03

    清华乡缘

    我生命的五分之四是在清华度过的,清华的水木人文造就了我。 夜阑,在异国的月光里抱影无眠之际,心里不禁又咂磨起清华的往事来了。半醒半梦之间,零散纷杂的....

  • 022019.12

    第十六届德国清华校友会年会在慕尼黑成功举行

    11月23-24日,第十六届德国清华校友会年会在慕尼黑举行,来自德国各地的120余名清华校友和家属欢聚一堂,共享了这场属于清华“留德华”的盛会。

  • 062010.07
  • 122020.06

    清华计算机系毕业的他们,创办了一家“小而美”的科技公司,隐藏在校门外20多年

    要文涛、李毅、李伟华三位同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91级校友,并且是同班同学,于1997年在清华科技园共同创办了北京世纪鼎点软件有限公司。罗翰,清华大学....

  • 242022.02

    “骑毛驴至清华办公”——清华大学二十六周年纪念会侧记

    清华大学原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09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直接选派学生游美,同时着手筹设游美肄业馆。次年11月,游美学务处向外务部、学部提出了改革游美肄业馆办法。其中提到,因已确定清华园为校址,故呈请将游美肄业馆名称改为“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作为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正式开学。后来,清华校庆日即定为公历每年4月的...

  • 212010.06
  • 212020.10

    清华7位教师9位校友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20年10月18日,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举行,共有100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其中包括10名特别奖。清华大学有7位教师9位校友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其中1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