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周福民:自信自强 勇于担当

2010-05-07 |

周福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90年进入材料系材02班学习,陶瓷方向,199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1998年毕业,获民商法硕士学位。本科期间担任材料系团委书记,就业之前有过实习经历。

毕业后,先在涌金集团法律部工作,任法律部总经理,现就职于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任该公司副总裁。目前担任法学院校友会常务副会长。

勤锻炼,身体好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周福民学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简单交谈几句后,周学长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身体健壮,中气充足,精力旺盛,一看就知道身体非常得棒。在我们称赞周学长身体好的时候,周学长笑着说“这都得益于我从清华打下的基础。清华的体育锻炼之风相当浓厚,‘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嘛。以前高中的时候,可能过度地忙于学习,没有很注重锻炼,身体不是很好,经常感冒。后来进了大学了,受清华良好氛围的影响,我给自己定下了硬性要求,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这个要求现在已经成了习惯,几十年没间断过。现在的工作虽然忙碌,休息有时候也不是很充足,但我都要抽出时间来锻炼,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嘛,挤挤总会有的。而且有时候可以一边锻炼一边思考问题,分散注意力了,因锻炼而产生的疲劳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一举多得。正是由于充足的锻炼,体质增强了,生病都少了很多,几乎从来不感冒。”周学长说到“几乎从来不感冒”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也为他感到高兴。这也正是我们全体清华学子学习的榜样。

“如果这不是你想要的,请不要停留”

周学长的研究生阶段生活是在法学院度过的。当时他毕业后的第一选择是当法官,后来去海淀法院实习的时候,通过接触大量的案例,他否定了当法官的愿望,因为法官面临着太多的阴暗面。按周学长的话说“不忍心看到那么多的阴暗面,对生活、对社会都是充满信心与希望的,但是自己的性格的确不适合做这个职业。”这就涉及到职业适应性的问题了,不是每一个为社会做贡献的角色都适合所有人的,必须要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能让自己喜爱并为之奋斗的职业才算是成功的就业。他的第二个选择是当律师,但是研究生第二年的暑期在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就使他否定了做律师的选择,这也是一份不适合周学长性格的职业。周学长现在从事信托工作,从事金融业,可以说与他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所学均没有关系,在学校时的职业规划可以说是失败的。但是周学长没有后悔,“我的成功之处是唯独没有浪费在清华的八年,踏踏实实学东西,为以后的做人做事均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周学长之前的那些规划、那些尝试,虽然最终结果是自己不适合那些行业,但又何尝不是为最终的职业做了前瞻性的铺垫。

在说到从事金融行业时,我们感慨于周学长学生阶段从来没有做过想过的工作,也没有学习过相关的内容,竟然可以很快的入门并做得很好,对此周学长表示“金融方面,只要肯认真学,凭借深厚的理工科基础,还是很容易在知识水平上达到要求的。国内经济学家、金融家、银行家都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外行,所以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什么时候都来得及。在金融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身处其中很容易被淘汰,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这样才能永葆先进,让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在学校学习的同时,周学长还提倡多出去实习,亲临本专业的第一线,在实践中学习往往更能有所收获。做实习能够帮助了解行业。本科时周学长去生产实习之后,写了两万字实习笔记,自己也对生产的流程很了解。研究生时在海淀法院实习的四周,也写了两万字的笔记,并认真地思考总结了,对得出不想当法官这个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不是每个同学在学生期间都可以有充足的实习来确保自己毕业后不会走弯路,那么对于实习不多的同学来说,毕业后的求职之路该怎么走呢?对此,周学长认为,在学生阶段就应该对未来的职业有个初步规划,选取一两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面着重培养,毕业之后就去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当然,学生时代认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等真正投入到生产实际中也许就变得不再那么感兴趣了。但是要牢记“毕业三年之内有后悔权,毕业三年之后永远不要后悔。”毕业生有三年的后悔权力,毕业后的前三年允许在职业之路上摸索,尝试,甚至失败,但是这宝贵的三年一定不要浪费,一定要确定好自己的真正喜爱之所在,“如果这不是你想要的,请不要停留”。过了这三年,就应该要明确的选择一个方向去做,努力的做,永远都不要后悔。否则失去的将是宝贵的青春,带来的也许是一事无成。

团队合作,全面发展

在谈话的过程中,周学长不时地强调“人文”一词,不时地告诫我们理工科学生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如果有可能的话从大一开始就应该做。可以围绕清华的一些必修课开展。到研究生阶段开展也为时不晚。做一个文理兼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也是清华大学培养人才的理念,周学长的想法很好地契合了母校的人才培养思路。

对于有志于毕业后从事信托行业的同学,周学长说到,信托行业很看重综合素质,最看重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时思考的角度,说话的准确性。在面试的时候,要确保:说话要准确,比如说喜欢田径,喜欢哪个项目,这个项目的世界记录是多少,由谁来保持,不能被问倒。这些看起来很严格甚至有点苛刻的要求,却是信托人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周学长也坦言,清华学子的智商都比较高,只要肯用心,做好信托肯定是没问题的。

在文理结合,注重团队的同时,周学长还鼓励同学们做一定的学生工作。“清华的学生工作很丰富,远远比其他高校要好得多,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很好的锻炼自身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还能认识很多其它院系的同学,关系网扩大了,对自己以后的发展相当有利。”

寄语

在访谈中,笔者跟周学长说起当今社会房价太高,很多学生工作十多年后还买不起房的问题,周学长说到“清华学子应该志在四方,为什么一定要留在北京呢?西部还有广阔的天地等着你们去开拓,那里有宽广的舞台可以让你们去施展,清华应当有越来越多的学子毕业后去基层或者去西部,这些地方也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的确,清华每年毕业生中留校的占到六成,造成严重的人才堆积与浪费,而西部和基层却十分缺少人才,如果有更多的人才去西部或基层,那必将对国家对社会的发展更加有利。关于房价问题,周学长安慰我们,“清华的学子要对自己有信心。清华的学生都买不起房,那还有谁能买的起。你们所要做的就是踏实干活,安心做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力求做到最好,这才是社会对你们提出的要求,这也应当是你们自己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一个小时的访谈很快就结束了,周学长工作很忙,回学校一趟也很不容易,虽然我们都意犹未尽,还想跟周学长多聊聊,但是时间的确不允许。虽然只有一小时,但我们的收获都很多,谢谢周学长,也祝他在以后的事业生活中一切顺利!(材料系)

转自 清华博学网 201057

相关新闻

  • 172023.01

    邱勇:自觉履行使命担当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编者按1月16日,《光明日报》红船初心专刊刊发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署名文章《自觉履行使命担当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文章指出,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自觉履行使命担当,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努力为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 292021.11

    罗威:厚植为民情怀 勇于担当作为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是一种充满喜悦的精神滋养,是一种以一当十的思想补给,更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的首课、主课、必修课。

  • 232007.10
  • 022007.11
  • 042024.03

    自信从容 自强创新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举行2024年全校教职工大会暨全校党员集中培训

    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是踔厉奋发的时节。2月29日下午,清华大学举行2024年全校教职工大会暨全校党员集中培训,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向全校师生员工、全体党员通报学校当前改革发展形势及2024年重点工作,并就推进落实《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进行工作部署。校党委书记邱勇主持大会并作题为“自信从容 自强创新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

  • 302010.06
  • 122010.02

    于慧敏:自强不息 在平凡中缔造卓越

    于慧敏,清华大学副教授,1991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1996年直读生物化工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名列本科生综合排名班级第一名、研究生综合排名年级第一名,并获清华大学第三届学生十杰、清华大学第五届“航天海鹰杯”学术新秀、“十佳优秀研究生”、科技兴化、北京市理工科优秀学生、东方通信一等奖、宝钢一等奖、宝洁一等奖、联信一等奖、清华大学“一二九”辅导员奖、学生实验室建设贡献一等奖及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

  • 112020.08
  • 182020.12

    “歌声中的集体记忆与时代担当”联合主题党团日活动顺利举行

    为学习央视纪录片《往事如歌》中清华老校友自强不息、爱国奉献的精神,12月10日下午,“歌声中的集体记忆与时代担当”——新闻71&72团支部、艺术团第二党支部、微博19党支部联合党团日活动在第四教室楼顺利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纪录频道副总监史岩、导演范永东、李勇,自动控制系1961级校友仇国平,无线电电子学系1960级校友陈国梁,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校团委副书记、艺术团工...

  • 062017.05

    谢青:硅谷华人创业家的“高度”担当

    身高1米95的谢青,站在人群中,总能被一眼认出。在强手如林的美国硅谷,能说一口地道北京话的他,是华人创业家的“高度”担当,不只因为他的个头,更因他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