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医学院“杰出校友授业恩师”胡广书:辛勤育人四十载,良师益友一生情

2009-12-01 |

胡广书,194510月出生,在清华大学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在电机工程系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2年随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调整到清华大学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与处理、医学图像处理、数字化医疗仪器。著有《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现代信号处理教程》、《数字信号处理导论》等多本优秀教材,并被四次评为研究生“良师益友”。

“小黄啊,还没起床呢?”清晨一阵电话铃声,伴随着一个亲切慈祥的声音,把我的耳朵从梦中叫醒。“啊,老师啊?今天上午采访?好!” 这周我和胡广书老师约了好多次,但他一直没有空闲的整块时间接受本次“杰出校友 授业恩师”访谈活动的采访。这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早晨八点半,我终于来到了老师简朴典雅的办公室。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这位头发斑白、精神矍铄的老教授带着我走进了他四十年的育人生涯和人生感悟。

三尺讲台辛勤育人

老师说,自己最开心的事就是给同学们上课。十几年来,老师一直是全校研究生公共课“数字信号处理”和“现在信号处理”的主讲人。其中“数字信号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工科基础课,选这门课的同学来自全校十多个院系,最多时近二百人。这门课是三小节的,从945一直上到1215,这对年逾六十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场体力和意志的考验。“老师,您坐下来讲课吧!”有一次,全班同学给他写信,希望他能少一些辛苦。但他还是坚持要一直站着。“全校的老师都是这样做的嘛。坐着讲,就总感觉没有进入老师的角色。”老师坦言,“老师讲课就要用认真负责的态度,用热情来吸引同学,让同学们对学习产生兴趣。”

凭着这种认真的态度,老师受到了同学的广泛欢迎。在历次教学评估中,老师的得分都很高。同学们还纷纷在课程大作业中附加了自己的感言,有对课程的总结,也有对老师的敬佩感激之情。“我对这个很珍惜,把它装订成册,时常拿出来看看,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后来没有让同学写,他们还是会写。”老师自豪地说。“他啊,在家经常看那些小册子,看到高兴时还把我叫过去,念给我听呢。”在老师家采访时,提到这事,师母也向我们娓娓道来。

老师的课上得好,编写的教材也追求尽善尽美。《数字信号处理》和《现代信号处理教程》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还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重印了20多次,发行了8万多册。“我发现,周围出国的同学,必带的就是这两本书!”采访中,一位同学还透露出这样一个“秘密”。

桃李芬芳亦师亦友

在教学上,老师鞠躬尽瘁;在科研中,他也是呕心沥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出差,老师总是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连周末都这样,四十年来从未间断。“他把家当作‘住店’了。”师母曾风趣地说。

“导师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教他们做人、做学问。”他以自己的默默行动,诠释这样的理念。从开题到课题进展的每个环节,老师都细心地帮助研究生,当研究生对课题感到困惑时,他巧妙地引导,让学生尽快进入研究状态;当研究生的工作遇到瓶颈时,他及时地启发,让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

在生活中,老师还是大家的朋友。他和自己的研究生每天都要见个面,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学生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有什么心结,老师都会尽力去帮他们化解。实验室内部,除了定期的组会,老师还会不时组织一些郊游、聚会,增进大家的感情交流。老师虽然白发苍苍,可依然有着一颗年轻的心。他爱好文学,经常朗诵古诗词,阅读历史书籍,甚至对武侠小说也爱不释手。他还爱好游泳、篮球等体育运动。

融洽的师生关系,令老师在医学院内外的“人气指数”居高不下。老师在2001200320052006年,四次被全校研究生评为“良师益友”。谈到自己的学生,老师如数家珍:张辉,已留校任教,现出国做访问学者,由于表现出色,对方导师亲自给校领导写信,希望能再留他一年;李晓娟在核磁领域做得十分出色,现在芝加哥做助理教授;费敏,毕业之后进入华为,现已担任华为常务副总裁,总领研发工作……大概这就是“桃李满天下”吧。

殷殷期望润物无声

胡广书老师算得上是老资格的“清华人”了。从1965年进入清华大学读本科,到毕业留校工作,而后获得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又随着院系调整进入医学院,四十年来,老师经历着清华的巨大变革,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一届届清华学生都有着殷切的期望。

对于清华精神,老师有着自己的理解:“为国”、“为人”、“为学问”。“为国”,就是把个人价值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为人”,就是从各个环节培养人才;“为学问”,就是要做一流的科研、一流的项目。老师眼里,清华的发展总是把国家的需要摆在首位,他也因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培养创新型人才,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工作,则是清华广大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

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是简单而有分量的两个字:“珍惜”。珍惜在清华的学习机会,珍惜自己的研究经历。学在清华,就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更高,不是谋求个人今后生活得更舒适,而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老师四十年的教学研究生涯,也正是他这番话的最好注脚。

为祖国工作为清华增辉

虽然已过花甲之年,胡广书老师依然拥有充沛的精力和矫健的身姿。“我只要有空,每天中午都会游半个小时的泳。可现在我已经工作四十年了,要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老师爽朗的笑声回荡在耳旁。

是啊,光阴荏苒,头发已成花白,但不变的是谆谆不倦的育人之心,勤勤恳恳的耕耘之情,浓浓不改的师生之谊。(医学院:黄娴 陈章立)

校友寄语

珍惜在清华的学习机会,珍惜自己的研究经历。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更高,不是谋求个人今后生活得更舒适,而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学感想:

四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桃李满天下仍不辍耕耘。是导师,是长辈,又是朋友。老师真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

转自 清华博学网 2009年11月12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