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文理大师顾毓琇

2009-11-13 |

顾毓琇先生是20世纪著名的科学家,卓越的教育家,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作为科学家,他在1972年得到国际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的兰姆金质奖章;作为文学家,1976年世界诗人大会授予他“桂冠诗人”的称号;作为教育家,他曾在中国和美国多所大学任教。

  顾毓琇1902年生于江苏无锡。他的母亲和他的夫人都是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的后裔。他的祖母是著名的诗人秦观的后裔。

  顾毓琇年轻时曾受教于著名学者钱基博,钱基博写的古文胜过了林纾,而林纾是第一个将西欧小说译成古文的国学大师,据说他曾因此提出辞职让贤,也就是让位给钱基博。钱基博的公子钱钟书是世界闻名的小说《围城》的作者。

  1915年顾毓琇进入清华学校,后改大学。他在清华受教于国学大师梁启超,梁启超曾将西方文学理论应用于中国诗词的研究,例如他讲《情圣杜甫》时说:“这类诗的好处在真,事愈写得详细,真情愈发挥得透彻,我们熟读它,可以理会得真即是美的道理。”

  在清华大学时,顾毓琇和同学闻一多、梁实秋、熊式一等组织了清华文学社。闻一多是著名的诗人,他的名作《红烛》最后一段是: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1946年闻一多像红烛一样为了创造光明而牺牲了生命。梁实秋是中国第一个把莎士比亚全集译成中文的学者。顾毓琇为他写了一首《南歌子》,前半首是:

  文艺复兴也。佳音在那边。

  莎翁巨著译文全。功不唐捐,终为国人先。

  熊式一是戏剧家,30年代他写的英文剧本《王宝钏》在伦敦和纽约上演,取得了成功。顾毓琇写了剧本《白娘娘》,要他译成英文,好在欧美演出。

  1923年,顾毓琇在清华毕业,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电机工程,1925年获学士学位,1926年获硕士学位,1928年又得到科学博士学位,论文是关于前进及后移变数的,后来这个变数被称为“顾氏变数”,又称“顾氏变换”。他是第一个在美国得到科学博士的中国留学生。

  1929年回国后,顾毓琇在浙江大学电机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回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和许多著名学者时相过从。如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顾毓琇在他逝世后写了下列诗句:

  箴言永在作新民,风气开来仰哲人。

  欲使文章成白话,却离世俗出凡尘。

  又如哲学家冯友兰,顾毓为他写了一首绝句:

  泰山霞举忆游踪,贞雪千年伴古松。

  两度登临尘虑去,俨然道骨御仙风。

  和历史学家陈寅恪,顾毓谈到了旧游的事:

  山色湖光孰与京?昆明讲学待清平。

  衡峰赏月星明灭,蒙自泛舟客醉醒。

  顾毓琇继承了先人的文化传统,接受了名师的指点教育,和当代名流学者多有交往,因此不但成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是全世界的桂冠诗人。

  此外,顾毓琇还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1938年他被任命为教育部常务次长。1944年顾毓璜被任命为中央大学校长,他为抗日战争时期参军的女大学生写下了鼓励投笔从戎的诗篇:

  好男谁说不当兵?好女今朝亦请缨。

  红玉临戎振士气,木兰报国逞豪英。

  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清华大学的同学孙立人成了中国远征军在印度缅甸的司令官,顾毓琇在1943年去印缅参观时,写了下列爱国的诗句:

  兰伽师训扬三竺,缅北功高震昊天。

  抗战胜利之后,他于1950年赴美讲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州大学教授。宾州大学是电子计算机的发祥地,顾毓琇又把科学和诗融于一炉:

  万能电子为人用,此处发明计算机。

  神速无妨精又确,工程科学共飞驰。

  科学不但和工程共飞驰,而且和诗比翼齐飞了。因此,顾毓琇被誉为本世纪唯一的文理大师,只在文艺复兴时期才有的全才。

  在顾毓琇的诗词中,我们还可以听到世纪走过的脚步声,如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的爆炸,月球登陆;可以看到世界的名胜古迹,如中国的南京,英国的牛津,美国的哈佛;可以见到国际的风云人物,如法国的拿破仑、美国的罗斯福和杜鲁门等。英国诗人说得好:一粒沙中见世界,一小时内见永恒。在《顾毓琇诗词选》中,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的缩影。

  摘自 许渊冲著《续忆逝水年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月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