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季羡林为什么研究糖史

2009-09-11 |

糖的背后隐藏着一部文化交流史

  季羡林作为历史学家,不仅关心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宏观研究,而且关心其微观研究。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史微观研究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他的中外《糖史》研究。这部83万字的两巨册《糖史》出版后,学术界的反映十分强烈。

  写学术类文章往往有两大类型,一是大题小做,一是小题大做。两种写法都有难度,成功者寥寥。先生的《糖史》,显然属于小题大做一类。其“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制作大,意义大。

说《糖史》是大制作,绝不是夸张之词。1935年,先生到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在学习梵文以后,他开始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欧美许多语言中表示“糖”的词,英文是sugar,德文是zucker,法文是sucre,俄文是caxap,其他语言也大同小异。表示“冰糖”或“水果糖”的词,英文是candy,德文是kandis,法文是candi,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的字。他发现,糖、冰糖这两个词都是外来词,根源就是梵文的sarkarā和khandaka。根据语言流变的规律,一个国家没有某一件东西,这件东西从外国传入,连名字也带了进来,在这个国家变成音译字。中国的例子就多得很,如咖啡、可可、啤酒等,举不胜举。糖、冰糖借用外来语,就说明欧洲原来没有糖,而印度则有。

敦煌残卷上记载着熬糖术

上世纪80年代初,先生意外地得到一个敦煌残卷,上面记载着印度熬糖的技术。他在解读之余,对糖这种东西的传播产生了兴趣。后来眼界又逐渐扩大到其他一些国家。这些国家都对糖这种东西的传播起过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从1981年起,在本来已经够杂的研究范围中,又加上一项接近科学技术的糖史这样一个选题,先后发表《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对〈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的一点补充》、《古代印度砂糖的制造和使用》、《CīNī问题——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例证》。这些文章已经对“糖”字从英文、阿拉伯文、印地文、梵文、中文考证了个遍,弄清了“糖”在传播过程中的来龙去脉,搞清了为什么最初发明糖的印度,将粗糖叫做sugar,而将精制的食糖却叫做“中国雪”的问题。

先生耄耋之年写《糖史》

在此基础上,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系统写《糖史》。《糖史》的写法,采用陈寅恪先生的历史研究的惯例,先罗列资料,分为本草和医书、科技专著、地理著作、中外作者游记、笔记、类书、杂著等七大项。接着是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分析范围首先是甘蔗种植,包括种植地区、技术、传播及甘蔗的种类,其次是砂糖的制造和应用,包括制造技术、砂糖的种类、贩运、砂糖的药用和食用,再次是外来影响和对外影响。他奋力拼搏了几年,翻阅了不知多少书,虽不能说典籍无所遗漏,但至少太大太多的遗漏是不会有的。所以通览《糖史》两巨册83万字,可以得出是大制作的结论。

人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然而制作大还不够,更有价值的是意义大。先生写《糖史》的目的,是想让人们都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大事如此,小事也不例外。像蔗糖这样的一种天天同我们见面的微不足道的东西后面,实际上隐藏着一部错综复杂的长达千百年的文化交流的历史。

  通过糖背后的文化交流,先生认为世界文化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共同创造的,他反对世界文化一元起源论。民族无论大小,都对世界文化做出过或大或小的贡献。人类文化一有萌芽,就有互相学习,也就是交流的活动。到了后来,一部人类文化史证明了一件事实:没有文化交流,就没有人类文化史,文化交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离开了文化交流,人类简直无法生活,一切都是无法想像的。从“糖”这种小东西背后,体现出多么大的文化意义呀! (蔡德贵)

转自 《北京日报》 2009年8月17

相关新闻

  • 052021.08

    季羡林:印中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在《中印情缘》一书中坦诚地谈论过自己的一些导师和同事,季羡林先生是其中之一。尽管我从来没有上过他的课,但如果就此认为他对我本人以及我有关印度和中国的研究毫无影响那就太不公道了。我在印度时,从尼大(尼赫鲁大学)老师的口中听到了他的名字,也读了一些他写的关于印中文明对话的著述。季先生被认为是中国印度学研究者中的顶尖人物、一位精通12种语言的古汉语学者、古文字学家、历史学...

  • 192009.10

    布衣鸿儒 季羡林

    □ 本刊记者 陈晨 7月11日,98岁高龄的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尽管由于身体原因,季羡林已经在医院度过几年的时间,但他的离开,还是在社会各界引起轩然大波。尽管生前不愿接受“国学大师”的称号,但“国学大师季羡林辞世”还是成为当天各媒体的头条。季羡林曾谢绝“大师”的称号,但谢绝不了世人对他的敬重。季羡林先...

  • 102019.07

    立体的复合型大师

    与季羡林先生特别有缘:不但我最早听到的比较文学课是季先生1983年到山东大学所作的讲座,而且我的第一本专著也有季先生的题词:“讲文化交流,就要强调一个....

  • 172009.02
  • 152009.06
  • 082018.06

    他们为什么敢于“破釜沉舟”

    不久前到深圳采访,记住了一个叫“佘振定”的创业者。17岁进入清华读书,博士毕业后来到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8年前和团队一起创办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102023.10

    为什么曹禺最想写也最爱的是蘩漪

    什么是《雷雨》的魅力?它有爱的浓度、爱的强度和爱的难度

  • 122021.11

    今天为什么读朱自清

    ——“今天如何读经典”丛书的出版意义

  • 252023.08

    清华圆子爸爸:短视频科普回答了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一张嘴?”“为什么眉毛不长,头发一直长?”“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孩子们脑中千奇百怪的问题,永远令家长们难以招架。而在抖音账号“清华圆子爸爸讲科学”的运营者郝博伟(2003级机械)看来,这些曾经难倒自己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正是其创作的动力来源。随着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观看短视频,短视频也成为知识科普的重要渠道。《未成年人短视频使用与学习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有近8成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

  • 132019.03

    我们为什么读科幻?

    “最诱惑人的旅行,是到星星那去,黑暗中,他们仿佛一直在细语。即使那里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但它却是一种迷人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