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李建保悄然入西部

2008-11-22 |

《神州学人》记者 徐 妍

李建保,195946生于江西南昌,1982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结晶矿物学专业,19853月获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到清华大学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导,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2002年初被任命为青海大学校长。

李建保教授

清华大学逸夫科技楼,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见到了从青海回京参加新材料领域国家“863”项目评审会的李建保。

近年多少有些“沉寂”的他,这次闯进人们的视野,是以青海大学校长的身份。

坐在我们对面的他,虽已年过40,可神情里流露的依旧是那份对事业富于挑战的激情,天性乐观开朗使得岁月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沧桑的痕迹。回国14年来的经历,于其而言,只在谈笑间弹指而过。

1988年初回国上户口都成为问题,到1989年享受首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992年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并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再到1995年获得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作为科教界代表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8年就任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年担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2001年度担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的主题专家组长。李建保的科研和教学事业可以说是稳步前进,他和发展中的祖国一起走过了14年,现在,他又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之一。他说:14年前博士一毕业就回国,就是希望用自己精力充沛的年华时光,为自己的祖国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大家认为我能为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教育发展做一些事情,我当然应该义无反顾地走向青藏高原。

2002523,“自带干粮”的李建保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青海这片土地。作为青海大学建校以来第一位高学历的专家学者型校长,他在掂量着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筹措着青海大学的未来。

西部大开发中的“一省一校计划”,如何理解?青海省地方的长久发展,期望青海大学做什么?如何结合青海省的社会经济及工业特点,调整和发展新的学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调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积极资源,使青海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使青海大学快速成为为西部建设培养、输送人才的基地?李建保在想,李建保在问,李建保在听!

青海省具有面积大、人口少、资源丰、经济穷的特点,又是西藏物质输送的交通要塞,还是孕育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和“中华水塔”的美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和中华大地的水源水质的长期保护,要求青海既要尽快发展,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在李建保看来,作为青海省惟一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青海大学担负着青海省乃至西部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人才培养之重任。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在西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重大工程,这些工程将在36年时间内竣工,这些竣工的重大工程能否后继有人,维持持续发展,当地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尤其是在难以通过政策分配向西部调剂大量人才的现阶段,加快培养西部地方人才的速度和质量成为首选的应对措施。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李建保正在形成一套完整的办学目标:以青海的资源优势和环境特点为背景,以青海510年内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借助对口院校的力量,发挥国际交流的作用,发展实用型特色学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地方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成为引导地方社会高速健康发展的代表性集体,多种形式地为青海省的全面发展做贡献。

当我们问他,到青海大学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时,他爽朗一笑:“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困难,只要能正确分析问题的症结,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看似一句平常话,却使我们想起了李建保此前在学术科研上的“非常之举”。

数年前,面对中国材料科研和应用开发的现状,李建保深思熟虑,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成立了主要由青年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材料科学研究网络,致力于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他还为此组织过两次海内外中华材料科学青年精英们的盛会,并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据我们所知,拥有全国性的材料科学研究网络,连许多发达国家也羡慕有加。

据李建保介绍,青海大学建校44年来,这3年的发展速度是前40年的总和。“全国率先普及大学教育的既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而是青海。青海高考录取率也是全国最高的。”这看似有些戏谑意味的话语,暗含的却是学校生源基础的参差不齐,教师因材施教难度的增加。青海大学各类在校生14000多名,仅有900多名教师,师生比例达到115。而且目前还没有硕士、博士点。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青海大学跨越式的发展,并非易事。科研条件比较差,专业设置陈旧,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学科专业比较少,等等,也都是发展的制约因素。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人才,是缺乏具有创新思想和现代科研教学意识、具有敢于拼搏和大胆实践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不拘资历启用人才,不拘一格引进人才,不拘形式借用人才,才是青海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

当然,目前在人才方面,青海大学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教育部明确规定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从1998年起,清华大学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强力支持青海大学的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先后派出骨干教师到青海大学常驻,帮助青海大学建设主干公共课程,大大提高了青海大学学生的基础课水平。今年下半年,清华大学还将陆续派出科研骨干和行政领导骨干坐镇青海大学,帮助进行学科方向调整和专业课程的建设。浙江大学等著名大学也将在视听教学等设施方面进行支援。

为了紧急弥补青海大学高质量教师队伍的不足,李建保准备在今后强化外部支援的教师的作用。他说,要发挥大家对西部大开发的高度认同感和参与激情,动员东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员到青海大学兼任教师,集中授课,或者请他们在网络上进行教学指导,“借脑教学”、“上网授课”、“灵活编班”、“因材施教”。这方面,还需要大胆探索。

在李建保看来,加速网络化教学,以开放的思想搞建设,以开放的思想培养人才,应该是青海大学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他说,要在巩固和保持农林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发展有利于当地就业和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同时要根据当地资源和环境特点,创建高原生态环境工程、高原信息通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学科以及应用经济学和金融、旅游等实用社会学科;在有条件的时候,创办科技英语和科技日语专业,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一次就业率达到国内同类地方院校的中上水平。

今后35年内,青海大学将建成710个独立硕士点,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合作建立35个联合博士点或联合博士后流动站,为青海和西部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人才。

说到这里,李建保再次面露微笑,他的笑容里饱含着从容和自信,因为,青海大学的发展蓝图已在眼前。

回顾14年来,李建保最大的感受就是快慰、快感,因为个人事业与祖国飞速发展息息相关,祖国的发展有自己的足迹在其中。

14年来,我个人收入的绝对面值增长了大约100倍。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呀!”他常常对国外的朋友这样描述中国变化之大。“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在。”他也常常这样自豪地说。自豪的语气里透露出更多的是责任,“我们曾经埋怨我们的前辈、我们的祖先,说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这么落后,但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再这样埋怨我们,我们这一代应该思考我们今天能为下一代做些什么。”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在李建保正身体力行,实践着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兼济天下”的梦想。同时,多年来的留学经历和回国感受,使得他更能理解现在在外的留学生,他们回国创业的动机是基于中华民族浓于水的血脉和情结,他们不再强求创业的启动资金和软硬环境,他们都想真正地为祖国的发展做些事情,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得到国人和社会的认可、认同。

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还是一张白纸,你可以在这里描绘最美好的图画。留学生拥有的是思路、观念、见识,这恰恰是西部所缺乏的。李建保建议海外留学生不妨多到西部走走看看。“特别是那些有为祖国发展做点事的念头的留学生,哪怕不带任何东西。到西部来看看,看看西部正在做什么,真正地需要什么。这片热土,欢迎任何有梦想的人,欢迎任何想实现梦想的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