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叫我如何不想他:语言与音乐学家赵元任、赵如兰教授父女

2016-01-05 | 张凤 | 来源 《哈佛问学录》重庆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

赵元任(1892—1982),著名语言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

赵元任博学多才,涉猎广泛,在语言、音乐、数学、物理、哲学等方面皆有造诣,从事教育达四十多年,桃李满天下,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朱德熙、吕叔湘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其长女赵如兰(1922—2013)是生于美国剑桥的著名音乐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她幼年随父母在中国、美国及法国等地生活,获得哈佛大学音乐学博士后执教哈佛,是哈佛历史上首位华裔女教授、东亚系和音乐系两系同聘的教授,也是哈佛前十位的女性正教授之一。

赵如兰精通中西方音乐,长期从事音乐历史研究及教学工作,经常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年届七旬的她仍背着沉重的录影设备到处“采风”,创立了中国演唱文艺音乐研究会,对中国音乐贡献良多。其夫卞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为人谦和沉静,夫唱妇随,卞家也延续了赵家热情好客的家风,经常聚集着一群华裔学者,在红白粥的香气中每每相聚至深宵。

谈到赵元任先生的影响,她叹了口气:“唉!这个说起来啊……在中国社会一介绍就说我是名人之后,赵元任的女儿,可是外国人不在乎你的家庭怎么样,他们听了就会起疑心,那你自己有什么能力呢?所以中国式的介绍常常给我造成压力。”

其实她与她父亲的工作,有许多不同。赵元任先生在语言方面是进行学术性的分析研究,在音乐上主要是艺术性的创作,而她则是致力于音乐方面的学术性研究,在语言工作上,只是关心实用的教练问题。赵元任先生编过一本着重实用的中文教科书叫《国语入门》,内容非常丰富,而她没有正式学过语言学,只是修过一两门课程而已,但是相信她比一般教中文的老师,对《国语入门》这本书下的功夫要多些,这也就是她的基本训练,之后她还编了一些附带的补充练习材料。在学术的研究方法论上,父亲并没有正式教过她,但是我相信,无形中 她也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总而言之,父母都是任她们自由发展,比如她写完那小册文法上的补充练习材料后,请父亲过目,父亲不过点个头说声OK,也并没有加什么意见。

在音乐方面,赵元任先生是以创作了《上山》《海韵》《教我如何不想他》等百余首歌曲而闻名的,她说:“我可能遗传到一点音乐天分吧!从小只要可能,家中总有钢琴,但难在常常搬家。”这在她的《我父亲的音乐生活》(哈佛东亚系刊物《石狮评论》1985年13期),以及杨步伟女士的《一个女人的自传》《杂记赵家》中都有温馨的记载。赵教授提到:“常常同父亲一块唱他作的歌。新曲子,父亲总是先唱给母亲、我和妹妹们听。……父亲经常弹琴,喜欢巴哈、海登、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特别喜欢舒伯特……有古典、浪漫的,有些近代的作品,难得听到他全盘地拒绝哪个派别哪位作曲家。……有回我们正在北京邮局等挂号信,父亲掏出他为捕捉音乐灵感常带在身上的小本子,就与我们坐在一条板凳上一起练唱。20世纪30年代,他写了许多家庭歌曲,有二重唱,有三重唱,让我们唱着玩。”赵元任先生作过一首三部合唱曲《小中!小中!如兰、新那、莱思在叫你!》给四个女儿,这些音乐的熏陶,对赵教授怎能不深远?

我曾有幸在她“说唱艺术”的课上亲炙教诲。讲题由京剧、山东快书、相声、数来宝、昆曲、越曲、苏州评弹、十字唱儿、大鼓,到二人转、山歌等民族歌谣无所不包,她对民俗说唱的资料网罗,可说巨细靡遗。单举一项大鼓,赵教授就会讲到奉调大鼓、西河大鼓、京韵大鼓各家,比较它们不同的风格,分析结构、配字填词等,并可由魏喜奎自创一格的奉调大鼓,讲到章翠凤的“大西厢”、“丑末寅初”或小彩舞的“子期听琴”,教材有录音带、录影带,内容包罗万象不胜枚举。


相关新闻

  • 252022.02

    纪念赵元任先生逝世40周年 | 教我如何不想他

    40年前的今天,90岁的赵元任先生逝世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是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传世之作。4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回望赵元任先生与科学、语言和艺术共度的一生,依然耀眼夺目,令人动容。斯人已逝,精神长存!赵元任(1892年11月3日—1982年2月24日),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同为清华的四大导师,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

  • 082012.08
  • 262009.05

    高歌一曲《教我如何不想他》

    孙敦恒(教)至今久唱不衰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由我校杰出校友赵元任(1910)作曲,刘半农作词,是两人共同创作的名著之一。赵元任(1892-1982),语言学大师,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祖籍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今武进),出生于天津。1910年7月,以第二名考取游美学务处第二批庚款游美生。赴美后,入康乃尔大学学习数学,1914年获学士学位。据赵元任自称,“在我读大学的初期,我的兴趣已扩及语言、哲学和音乐……”1915年...

  • 092024.10

    青果巷的记忆——走进江苏常州赵元任故居

    “我们常州的房子在城里中间儿的青果巷,是从我曾祖父下来三房一块儿住的一所大房子……我为什么给这房子说得这么详细呐?因为我在这个家住了这么久,过了多少年还常常儿做梦梦见在那长黑过道儿里跑,或是睡得后进第二间屋子里的床上听外头下雨的声音。”这段话是赵元任所著的《赵元任早年自传》中的一段回忆,他饱含深情地回忆早年在常州青果巷的那段弥足珍贵的童年和青少年生活。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被誉为“中...

  • 292014.05

    赵元任与清华学校的聘任

    ○孟凡茂(1979 自动化)清华学校曾两次聘任赵元任,第一次聘任是在1920年秋,聘赵元任讲授数学和心理学。但开课不久,赵元任被借去任罗素在华讲演的专业翻译。1921年7月罗素在中国讲学结束后,赵元任接哈佛大学聘书赴美任教。第二次聘任发生在1923年年末。杨步伟、赵元任著《忆寅恪》中说:一九二四年,元任收到了张彭春信,要他回清华办研究院。那时元任在哈佛教书。杨步伟著《杂记赵家》中说:一九二四年正月,张彭春又来信...

  • 192007.04
  • 172007.04
  • 172025.01

    为什么罗素说赵元任:坏人!坏人!——一百年前,赵元任为罗素访华做翻译

    接受过欧美教育的中国人意识到,必须使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却又不照搬我们的全部,这也正是最大的希望之所在。——摘自罗素《中国问题》赵元任南下上海迎罗素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他一生研究的领域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社会、教育、历史、宗教、政治等,其中在数学、逻辑研究以及人文科学上尤有建树,其研究成果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1920年秋,罗素应梁启超...

  • 212014.11
  • 182010.10

    《汉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像》

    作品编号:17作者姓名:林森 工作单位:上海油画雕塑院 设计说明: 赵元任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和现代音乐学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