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纪念赵元任先生逝世40周年 | 教我如何不想他

2022-02-25 | 来源 公号“团结出版社”2022-02-24 |

40年前的今天,90岁的赵元任先生逝世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是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传世之作。

4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回望赵元任先生与科学、语言和艺术共度的一生,依然耀眼夺目,令人动容。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赵元任(1892113日—1982224日),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同为清华的四大导师,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赵元任是享誉世界的语言学家,也是开创我国近代音乐新纪元的作曲家。同时,他在数学、物理学、哲学等领域也颇多建树,堪称奇才。

那么这个在学术上游刃有余的赵元任,在爱情、朋友和学生面前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神仙伴侣

赵元任出生于书香世家,那位写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赵翼便是赵元任的六世祖。赵元任4岁启蒙,从小就从双亲和祖父那里耳濡目染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知识,但是这样的赵元任对于爱情自由却有着坚定的追求。

赵元任父母早逝后,家中长辈为他与江阴远亲安排了一门亲事,但是赵元任无法接受这种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婚姻,他在日记中写道:“婚姻不自由,我至为伤心”。赵元任写信给舅舅冯聃生和叔祖赵竹君,请求退婚,但是由于他长期在外求学,退婚的事情一直没有彻底解决。

1920年,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罗素来中国演讲,赵元任在担任罗素英文翻译期间认识了当时森仁医院院长杨步伟女士,不久两人相恋,半年多以后,两人准备结婚。赵元任随即请舅父冯聃生和叔祖赵竹君两人做中间人,正式与家中原来安排的未婚妻退婚。

赵元任和杨步伟的婚礼简单但富有意义,他们自己拍了结婚照片,并做成通知书寄给所有的亲友。

通知书上写着,他们将在192161日下午三点钟东经一百二十度平均太阳标准时结婚。

为了破除“新旧界中俗陋的虚文和无为的繁费的习气”,除了“抽象的好意,例如表示于书信、诗文或音乐等,由送礼者自创的非物质的贺礼”或者给中国科学社的捐款以外,赵元任和杨步伟没有收其他的贺礼。

这一对新式人物的新式婚礼轰动了当时的新闻界,第二天《晨报》便以特号大标题“新式人物的新式结婚”做了报道。

1921年“新式人物的新式结婚”

赵元任和杨步伟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都有丰富的生活阅历,都接受了新思想的影响,也都敢于向旧的习惯势力挑战。他们情深意笃,一起走过了将近六十载春秋岁月,称得上是神仙伴侣。

教我如何不想他

1925926日,刘半农与钱玄同等人在赵元任家聚会,讨论音韵学等问题的时候,提出了成立“数人会”的倡议,大家一致响应。

“数人会”共7个成员,后人称“竹林七贤”。“数人”典出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序》:“我辈数人,定则定矣”。

在“数人会”中,与赵元任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刘半农了。

刘半农曾在《北京晨报》上刊登了一则“粗话启示”,公开征集各地骂人的话,想编一本“骂人专辑”。精通多种方言的赵元任看到启示后,来到刘半农的宿舍,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方言把刘半农骂了个狗血喷头。

赵元任和刘半农除了从事“数人会”议国语罗马字的活动以外,还共同探讨语言学问题,尤其是语音学问题,两人还共同创作歌曲。

刘半农和赵元任一个写词,一个谱曲,两人合作成果最出名的应该是《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也是赵元任很喜欢的一首歌曲。

赵元任第二次回国探亲时,与家人同回常州的故居,休息时,他让女儿新那用风琴弹奏这首《教我如何不想他》,自己还轻轻唱了起来。

1934年,刘半农因病去世,赵元任痛失好友,他写了一篇悼文《刘半农先生》,还与钱玄同等八人共同撰写了一幅挽联:

十载奏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

“数人”弱一个,叫我如何不想他。

1934年致刘半农挽辞

言有易,言无难

赵元任一生痴心于语言学的研究,他对研究的热忱、严谨和一丝不苟也慢慢地影响到了他的许多学生。

1920年回国到清华学校任教

1926年夏,北京清华国学研究生院要在全国招收三十二名研究生,报名的学生除了需要符合学历和任教经历等报考条件外,还需通过考试关卡。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考试题很奇特,全部试题要回答“四个100”,即:100个古代人物的名字,要写出每个人所处的朝代和主要著述;100个古代地名,要答出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100部书名,要答出各部书的作者是谁;100句诗词,要答出各出自哪首诗词。要答好这些试题是很不容易的,报考的人必须读过许多古籍。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就是这三十二名研究生之一。入学后,王力便跟赵元任学习语言。

王力的研究论文《中国古文法》是在赵元任和梁启超两位先生的指导下写成的。

梁启超给这篇论文很高的评价。他在封面上写了一个总批:“精思妙悟,为斯学辟一新途径。”论文中还写有“卓越千古,推倒一时”的评语。

赵元任的做法正好与梁启超相反,专找王力论文中的毛病,没有一句褒语。

王力在论文中谈到“反照句”和“纲目句”时,加上了“反照句、纲目句,在西文中罕见”的附言。

赵元任看到这个附言后给了如下批语:“删附言!未熟通某文,断不可定其无某文法。言有易,言无难!”

在赵元任看来,西文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绝对不可以只根据看过的一些材料就轻易地下结论。

王力当时虽然按照导师的意见删去了附言,但是对“言有易,言无难”的深刻含义并没有完全理解。

不久,王力又写了另一篇题目叫《两粤音说》的论文,赵元任把这篇论文介绍发表在《清华学报》上。

文中说广州话没有撮口呼。当时赵先生还没调查过广州话,没有把握断定有无,王力讲的广西博白话没有撮口呼是事实。

赵先生虽然把《两粤音说》推荐到《清华学报》发表,但他仍然记着这件事。

1928年赵先生到广州进行了方言调查,发现广州话没有撮口呼的结论是错误的,立刻给在法国留学的王力写了一封信,信中以“雪”字为例,说广州话有撮口呼,《两粤音说》中的这一结论错了。

王力至此真正理解了“言有易,言无难”这六个字的含义,并将赵先生的六字批语作为座右铭。

对于赵元任来讲,与科学、语言和艺术共度的一生是灿烂的一生,科学、语言与艺术以外的人生,同样也是真挚热烈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元任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人物传记。赵元任是20世纪国际著名的学者,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先驱,也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本书的写作,选取了传主一生中最为闪光的大事做主线,然后把有关的人物和事件串在一起,主要介绍了其从事科学、语言、艺术工作的一生,并在他那丰富多彩的人生中选择了部分重要经历进行比较细致的刻划,从而向读者展现传主辉煌的一生及其丰富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苏金智,19543月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代表作有《赵元任学术思想评传》,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