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改革开放初期的清华计算机系

2009-02-02 |

唐泽圣(1952电机)

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的路线重新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从此,伟大的祖国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导下,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我本人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自1978年至1985年担任了7年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

恢复招生

1977年下半年,邓小平同志开始主持工作,他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高考招生。由于已经过了9月份新生入学的日期,1977年的招生就推迟到1978年初进行,2月入学。1978年的新生,仍然在9月入学。

1978年初,计算机系迎来了“文革”以后的第一批新生,共有计7、程7、控7、无7四个班,100余人。1978年,还招收了“文革”以后的第一批研究生,包括:周立柱、余志平、张大洋等。后来,其中有出国深造的,有在国内再培养的。目前,都已经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

出访美国

1978年底,当时的校党委书记、校长刘达同志思想解放,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十分坚决,他在一次会议上对我说:“‘文革’以来,我们和国外的联系中断了十余年,而这十余年中,国外的科技、教育发展很快,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上的新进展我们都不知道,你带一个代表团去美国访问,了解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计划,回来以后,尽快赶上去。”

经过短期准备,由金兰、李三立、卢开澄、郑人杰和我组成的代表团于19792月底启程赴美国访问,为期一个半月,共计访问了二十余所学校和研究所,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收集到大量教学计划、教材和研究报告,参观了众多实验室,了解到当时最先进的研究成果,结识了许多计算机界的学者,特别是华人学者。为后来的教学计划修订,研究方向制定,建立新的实验室,邀请国外学者来华讲学,派遣年轻教师留学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系科调整

1980年代初期,我校信息类的系科面临着系科调整问题。

“文革”中,原自动控制系、无线电电子学系未迁四川绵阳分校的半导体专业及电视教研组,以及力学数学系的计算数学专业,组成了电子工程系。包括:计算机、计算机软件、自动控制、无线电技术、半导体物理及器件五个专业。

1979年,无线电电子学系由四川绵阳分校迁回北京,校内又成立了应用数学系和自动化系。为了加强新成立的应用数学系和自动化系,学校决定将计算机软件教研组内的数学老师,如赵访熊、迟宗陶、蔡大用等调往应用数学系,将吴麒、冯元琨、郑大钟等老师调往自动化系,半导体物理及器件专业及无线电技术专业回归无线电电子学系。并且将电子工程系更名为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集中精力办好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系科设置格局。

教学计划修订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校计算机系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状态,严重落后于技术发展和培养要求。当时的计算机领域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方向。例如: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微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普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图形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等。而当时的培养计划中,学计算机硬件的学生还没有计算机语言及编程方面的课程,学计算机软件的还在用二进制代码编写程序。

经过反复讨论,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较大地修改了培养计划,使之符合技术发展的要求。此次修改的要点有:拓宽专业面,全系一个专业——计算机工程与科学,高年级再分为不同的专门化;体现硬软结合的特点;引入反映新技术的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实践证明这些都是正确的。

建立新的实验室

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清华计算机系几乎没有一个可用的实验室,没有一台好用的计算机,甚至没有一台计算机终端,计算机的使用者仍需要用穿孔纸带输入程序。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基地,重新建立符合要求的实验室是当时的一项紧迫任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得到了美籍华裔学者李凡教授的大力帮助。

早在1977年,李三立教授曾随同“中国校长代表团”访问美国,在MIT认识了李凡教授。李凡教授表示他愿意来清华讲学。同时还说:“我这人不是搞理论的,我希望把MIT1977的微机实验室在清华大学同样实现。”回校后,张维副团长和李三立教授向刘达校长认真地汇报了访美情况尤其是李凡教授的想法,刘达校长马上表示支持。

1978年,李凡教授的夫人任远哲女士访问北京,我们在学校会见了她。任远哲女士是我党杰出领导人任弼时同志的侄女,她再次表达了李凡教授愿意回国讲学并协助清华建立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的愿望。我们当即和李凡教授联系,请他提出协助计算机系建立一个微机实验室的计划。李凡教授建议购买美国各高校广泛使用的PDP-11型计算机7台,并列出了报价清单,共计21万美金。当时,购买进口设备的渠道尚不畅通,为了尽快买到这批设备,我们向刘达校长建议,向国家申请21万美金的外汇支票,由我们带往美国,当面交给李凡教授,请他购买这批设备。此建议得到刘达同志大力支持,他亲自找到当时的计委领导同志申请这笔经费,获得批准。于是,我们五人在访问MIT时,当面将此款交给李凡教授,李教授于当年7月购得该批计算机,并于10月运抵北京。1979年底,在李凡教授来校讲学时,这批计算机也投入运行,成为我国第一个微机实验室。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水平

20世纪80年代初,教师的知识结构严重落后于当时的国际水平,聘请外籍教授到清华为教师和研究生讲课,不失为一个提高教师水平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先后聘请李凡、冀中田和郭善等美籍华裔教授到我系讲课。冀中田教授给老师们讲授数据结构以后,由严蔚敏教授在以后的几年中将课程内容予以充实提高,她所编写的教材,几经修改,为全国100多所大学选用,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其他美籍华裔教授的讲课也都取得良好效果。

这一时期,在聘请外籍专家讲课的同时,校内也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如请数学老师讲“线性代数”,请本系老师讲PASCAL语言,请老师培训英语等。这些措施显著地更新了教师知识,提高了教师水平。

选派优秀的中青年出国进修或攻读学位也是当时采取的提高教师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国家和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当时的计算机系通过多种途径,先后选派了郑衍衡、史美林、孙增圻等一批同志出国学习深造。这些教师后来都成为了计算机系教学科研的骨干。

制定研究方向

经过校内的系科调整,计算机系可以集中精力办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迫切需要制定新的研究方向,迅速开展研究。

相对说来,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研究方向比较容易确定。而原有的自动控制和外部设备两个教研组的研究方向变动较大,如何确定是一个颇费思索的问题。经过多次讨论,认定在计算机应用研究方面还可大有作为。美国MIT的计算机科学系把人工智能的研究作为一个重点,值得参考,于是,自动控制教研组将人工智能作为研究方向之一。考虑到外部设备是光、机、电、磁的综合应用,不宜定为一个学科发展方向,看到国际上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发展极为迅速,因此,原外部设备教研组将研究重点转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开展语音识别,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另外,由于国际上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很快且应用面广,又新设了计算机图形学与辅助设计教研组。虽然研究方向变化比较大,但由于系里的师资队伍素质较高,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因此,不过两三年时间,在新开辟的方向上就已经做出了较好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前列了。

十余年来的研究工作,基本上是沿着上述方向进行的,虽然有新的发展,但是没有反复。证明了上述研究方向的制定和调整是及时的和正确的。

我党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30年了。30年来,伟大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系在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各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庆祝建系50周年之际,回顾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这段历史,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历史意义。

相关新闻

  • 132023.02

    清华伉俪 风雨同行——追思我的父亲慈云桂、母亲琚书琴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62020.01

    中国存储系统的先行者——记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

    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上起课来激情澎湃,谈起研究来妙语连珠……你或许不太相信,年过七旬、白发苍苍的郑纬民现在仍是课题组里每天最早到达实验室的那个人。组里的....

  • 302004.09
  • 182018.09

    张钹院士在计算机系建系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我原是电机系电机电器专业的学生,1956年大三年级时由于建立新专业的需要,被调入新成立的自动控制系统专业学习,我所在的自8班人数很少,只有10名同学,....

  • 132018.09

    宋海燕:我身上有清华的DNA

    “清华的教育和经历给了我们美好的开始,为我们的今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像我们在这里建立的友谊、兄弟情、姐妹情和师生情一样会一直陪伴我们,许许多多的清华....

  • 262010.11
  • 292007.04

    再聚首,为了下一次启航

    郭 谦(82级热汽系)  毕业二十年, 弹指一挥间。

  • 212007.05
  • 042021.03

    陈卫:清华足球 伴我一生——毕业三十周年纪念

    无体育,不清华;无兄弟,不足球!

  • 062023.11

    李正武:起航“人造太阳”梦想之舟

    李正武,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我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核聚变能源开发的拓荒者和领军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1916年11月8日,李正武院士出生于浙江东阳,生长在父辈留下的翰林府,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193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1947年9月就读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1951年毕业并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55年突破层层封锁,与钱学森同船回国,建成中国第一台电子和质子静电加速器。1958年开始从事磁约束受控核聚变研究,1960年任北京401所14室主任,1969年到乐山工作,1979年2月任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领导成功研制中国环流器一号实验装置,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7月30日8时3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安贞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