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冯友兰:五四后的清华

2008-11-11 |

我于一九二八年到清华。这时候的清华,跟以前的清华,已经有所改变。清华历史的变迁,是中国留学政策的变迁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学术日趋独立的过程的反映。从太平天国革命以后,清朝政府就派幼童往美国留学。后来计划,先使幼童在国内学习一个时期,再派遣出国。清华就是这样的一个留美预备学校。一九一一年,我在中学的时候,清华招生,我有意报考,但自顾年龄已非幼童(当时我十六岁),没有报考。可是我的同班也有几位,隐瞒岁数,也考上了。当时清华的教学,是高中程度。原来计划,毕业后到美国入大学一年级,实际上很多清华毕业生到美国插入大学二年级,也有插入三年级的。五四运动后,中国学术独立的思想占了优势,清华也计划转变为正式的大学。我到清华的时候,正是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之中。当时的学生,只有几百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旧制,还是预备留美性质,毕业后出国。—部分是新制,即大学本科,毕业后不出国,与其他大学毕业生一样,自找工作。旧制是以前遗留下来的学生,自有新制以后,不再招旧制学生。

这是清华历史中的一个大转变。可是在一九二八年,清华还仍称为清华学校,在组织上,学风上,还有很多原来的留美预备学校的残余。一九二八年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政权达到北京的时候,派罗家伦为校长,接收清华。清华也乘此机会把这些残余,一举扫除,成为一个正式的国立大学。在这一年,清华作了不少的改革。

  清华原名为清华学校。这个名字不表示学校的性质。一九二八年起正式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确定清华已由留美预备学校改为正规的大学。

  清华是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办的,所以原来归外交部管,不在正规的教育系统之内。以前的历任校长,大部分是外交界的官僚。一九二八年后,改归教育部管,与其他大学居于同等的地位。这在当时南京的外交部和教育部之间也有一番争权夺利的斗争。最后教育部得到胜利。当然,按当时政权的性质说,无论归什么部,都还是在国民党手里。不过归教育部管,可使清华归入正规教育系统之内。这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清华原来有基金管理委员会,美国公使为委员之一。实际上是,美国虽说退回庚子赔款而仍操干涉之权。还有董事会,大部分是外交部的官僚。一九二八年废除了基金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这使清华进一步脱离了美国公使馆和外交部的影响。

  照清华原来的制度和风气,西学在中学之上,美国教员在中国教员之上,职员在教员之上。这些情况,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在教育方面的反映。当时的学校都不能免,但是在原来的清华特为显著。清华的教员住宅分为北院、南院和西院,北院全是小洋房,南院也有一部分是小洋房,这些上等住宅,主要的是美国教员和教西学的教员住的。南院的一部分和西院是中国式小房子,这主要的是教中文和小职员住的。另外还有甲、乙、丙三所,是校长,副校长和教务长住的。高级职员薪金比一般中国教员高,权力也大。一九二八年以后,革除了这些现象。教员住宅的无形的等级也去掉了。高级职员薪金降低,教授的薪金和地位都提高了。清华原来对于洋教员的待遇特别高,而且还有各自合同。一九二八年以后,不分中外教员,同工同酬,取消了外国教员的特殊地位。有一位教音乐的外国教员,在教一个女学生钢琴的时候,有不正当的表示,清华把他立即辞退。他以合同期限未满为借口,以找公使为要挟。清华不理这一套。他还是离校了事。

  一九二八年清华动用一部分基金,扩建图书馆,建筑生物馆。嗣后直至抗日战争开始,几乎每年都有新建筑,校舍大为扩充。

  一九二八年,清华规定,每年预算中划出百分之二十,作为增购书籍仪器之用。清华预算嗣后不久即定为每年一百二十万。每年有二十四万元增购书籍仪器。直至抗日战争开始都是如此。

  罗家伦在就校长职的时候,发表演说,提出“四化”,即“学术化”、“民主化”、“纪律化”、“军事化”。前二“化”是五四运动所提倡的“科学与民主”的别名。后二“化”是冒充“革命”精神,其实有法西斯的意味。上面所说的各项具体措施,是前二“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具体表现。后二“化”只行了几个月的时期。一九二八年暑假后,实行所谓军事训练,校长、教务长都穿上军装。学生每晨早操,无故缺一次,记一个小过。三个小过为一大过,三大过开除学籍。有一个同学记到八个小过,只差一个小过,就要开除,可是军事训练恰好也停止了。

  清华新制毕业的学生,就如其他大学一样,没有留学的权利。跟旧制毕业的学生,权利差别太甚。一九二八年后,定出一种调剂方法。清华每年还送留学生四十名,公开招考。清华新制毕业的,录取二十名;别的大学毕业的,录取二十名。录取的不限定往美国。后来清华自办研究院,停止招考留学生,只送本院研究院毕业成绩优良的出国留学。研究院招生公开考试,本校毕业的学生也须同样经过考试。

清华原来是留学预备学校,毕业到美国入大学。后来改为只送大学毕业的学生,到国外入研究院,不限定往美国。后来又改为只送研究院毕业生,到国外继续深造。抗日战争以前的清华,始终是与派遣学生出国留学有关系的。它的留学方法的改变,是中国学术日趋独立的反映。

一九一七年是北大的大改革时期,一九二八年是清华的大改革时期。中国原来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在一九一六年以前,大致说起来,北大是半封建社会在学术教育方面的反映。一九一七年北大的改革,半封建性质打破了,代之以资产阶级性质。一九二八年清华的改革,半殖民地的性质打破了,代之以民族资产阶级性质。当然,一九一七年以后,北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是民族资产阶级思想。上面的说法,只是表示,一九一七年以前和以后,北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封建和资产阶级的对比;一九二八年以前和以后,清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对比。

  一九二八年以后,清华建立了一些制度,为当时教育界所称道。其中之一就是所谓教授治校。这个口号本来是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但是在清华得到比较具体的实现。一九二八年以后,清华有教授会,由全体教授、副教授组成。有评议会,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和各院院长组成。各院院长的产生,是由教授提名,每院二人,由校长于二人中择一聘任,每两年改选一次,但连选得连任。照理论上说,校长只有权聘任教务长和秘书长。在教务会议和评议会中,校长一方面的人只有他自己、教务长和秘书长共三人,其余的人都是由教授会选出来的代表,占绝对多数(当时清华有文、理、法、工、农五个学院,出席校务会议的有五个院长)。照理论上说,教授会对于校务有绝对的支配权。这就是教授治校的具体形式。

  可是,实际上,如果校长善于运用,他不但可以不招致教授会的反对,而且可以使教授会转化为自己的工具。前北大校长蒋梦麟从经验中得到一个规律。照他说:在一个大学中,校长、教授、学生是三种势力。如果三者之中,有两种联合起来,反对其余一种,一种必然失败。梅贻琦跟教授相处很好,常称: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校长的职务是率领职员为教授服务。在这种运用中,他其实掌握了大权,并且在学校有事的时候,教授会总是帮他的忙。后来的几次学生运动中,教授会总是跟校长在一边。按当时校长教授的阶级性说,这是必然的。

  按阶级说,国民党政府和其所派的校长,以及多数的教授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在重大问题上,特别是政治性的重大问题上,他们总是一致的。但是在个别的问题上,所谓教授治校对于当时国民党政府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例如在清华和后来的西南联大,没有靠政治力量进来的教授,也没有靠政治力量进来的学生。特务没有在学校公然活动,学校当局也没有报告过黑名单。这些情况,在当时的大学中,也还算比较少见的。教授的聘书虽然是每两年发一次,但一般的教授都觉得自己的地位很稳固,不像有些大学,教授每到暑假都要有一次惶惶不安。在西南联大的时期,教授中有在政治上极右的,也有在政治上很左的,也有教授对于国民党“小骂大帮忙”的。当时学校的风气是,认为只要教授能把他的课讲好,他在政治上的态度,学校不管。在这种风气下,学校没有考虑过怎样把进步的教授解聘。当时认为清教授有自由、民主作风,其原因就在于此。当然这所谓自由、民主,只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所谓学校不管,也有一定的限度。当时的教授,一般地说,也都没有超过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限度,所以能维持所谓民主、自由的局面。

  一九二八年后清华还提倡所谓“通才教育”,这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影响。当时的想法是,大学,特别是其中的文法科,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才是成某一方面的专家。当时所谓全面发展,也只是限于知识方面,所谓“人”,也是资产阶级性的“人”。资产阶级教育,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对于事情能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判断其是非。梅贻琦常说:清华的教育并不告诉学生国民党对或是共产党对,只要养成他们自己判断的能力。当然,如果学生都有了资产阶级所希望有的能力,他们是会认为共产党不对。幸而至少有一部分学生不是照资产阶级所希望的。

  在清华,实现“通才教育”的具体措施是,着重所谓公共必修课,主要的是文学、语言的训练和历史及一般文化的知识。在文学院,第一学年的课程,各系都是一样。到第二年才逐渐分系。到第三、第四年,各系的课程才完全分开。这对于学生的所谓“基本功”的训练,有一定的好处。

一九二八年以后,清华、北大,互相学习,所谓“北大清华化,清华北大化”。在抗日战争时期,北大、清华和南开,合组为西南联合大学。在这时期,本科学生是公同的,三校还各自保持自己的基本教师队伍和自己的行政组织,也都有自己的“私房”办的事业,例如自己的研究所和研究生。所以在学术上还都保持自己的风格。就哲学系方面说,北大的哲学系注重在资产阶级哲学经典的学习,注重哲学史的学习。清华的哲学系注重在资产阶级哲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自命为注重“创作”。我在当时说: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学生,如果不能学好,至少也可以有些哲学史的知识。清华哲学系毕业的学生,如果成功,可以成为哲学家,如果不成功,就什么也不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在历史学方面,北大注重在史料的搜集和考订,清华着重在对于历史事实的分析和评论。当然这些搜集、考订、分析和评论都是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出发的。

一九二八年以后,北大和清华是旧中国教育界比较有影响的大学。五四运动的“科学与民主”的口号在这两个大学中,按当时的标准说,得到比较具体的实现。可是,到了抗日战争的时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起来,共产党的领导也日益强大。原来在五四前后起进步作用的东西,也就转化它的对立面,成为反动的东西了。

  “为学术而学术”、“学术自由”等口号以及资产阶级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在其反封建的时候,是进步的东西,这在上面已讲过。后来这些东西成为反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武器。在五四以前,所谓“为学术而学术”是说,不要以学术作为求功名利禄的手段。后来,所谓“为学术而学术”是说不要革命,只要念书本。在五四以前,北大在“学术自由”的掩护下,请来了陈独秀和其他很多的进教授;“学术自由”的目的是为进步的教授争地盘。后来“学术自由”成了反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武器。据说,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主张无产阶级专政,专政是与自由不相容的,这时候的“学术自由”不适用于讲马克思主义。这正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表现,在这时候,“学术自由”成了为保守反动思想保留地盘的工具了。

  所谓教授治校,就清华所采取的形式看,就理论说,是可以作为反对校长或限制校长职权的工具。但要看校长是代表什么政权的。在过去,如上面所说的,如果校长运用得当,教授会可以成为校长的工具。这也是因为在当时,一般的教授和校长基本上是属于一个阶级。在解放以后,校长是无产阶级政权的代表,而多数的教授,在思想还没有改造的时候,还基本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如果实行“教授治校”,譬如说,用清华过去的形式,教授会可以跟校长对立起来,成为教育改革的大阻碍,甚而至于可能在学校内部出现资产阶级复辟。

  解放以后,北大、清华都有了根本的改革。清华的文、理、法科,并入了北大。北大的工科并入了清华。这两个大学,你中有了我,我中有了你,都还是新中国的教育的重镇。反观一下它们的历史,其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许多也还是可以借镜的。

(一九六二年八月于海拉尔)

摘自《过去的大学》,钟叔河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2月版

相关新闻

  • 292022.09

    梅贻琦风范长存——纪念梅贻琦校长逝世六十周年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92023.07

    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合大学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072016.03

    青年冯友兰人生两次重大选择

    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青年时期尤其重要。平常人这样,哲学家亦如此。青年时期,冯友兰有过两次重大的人生选择

  • 132019.03

    冯友兰对女儿宗璞的言传身教

    冯友兰在家中常讲一个笑话:当他已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哲学家时,有人问他,家中怎么没有一人“子承父业”,他很幽默地一笑:“那是因他们深知哲学之无用。”

  • 282008.01
  • 272020.10

    “五四薪火百年传承纪念碑” 落地昆明

    记载西南联大教授、讲师和学生聚居生活昆明龙泉古镇的往事的“五四薪火百年传承纪念碑”,9月22日在昆明闻一多公园落成。纪念碑高 1.8 米,宽度 1.2 米,底座长度1.2 米,碑文共249字。由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龙泉...

  • 252013.10
  • 282010.01
  • 06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