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水木清华九十年(七)

2007-10-16 |

水木清华九十年(七)

文:阿忆

风雨清花园

日军无条件终战,清华保管委员会主席陈岱孙携巨款回京,全权接收和恢复清华。此时,昆明一二一血案和闻一多事件尚未发生,先生陶醉于喜悦之中。

【主持人陈晓楠:8年前,卢沟桥事变爆发,先生最先南下,为设立"长沙临时大学"打前站。那时候,先生是从会议室出来直接上路,连家都没有回。重返清华园他才知道,日军尚未进京,农民便先抢了他的家。他在欧洲搜集的预算资料和写了3年的书稿,全部化为乌有。不过,陈岱孙来不及为自己伤心便去巡视清华,结果是,比看到自己家还要伤心。

清华大图书馆面目全非,成了日军外科医院,2楼是重伤兵病房。日本人把书库改成手术室和药品库,还在第1阅览室凿出大洞,向地下室倾倒脏物。水力实验室和体育馆前馆成了马棚,后馆是大伙房。

尽管疮痍满目,但毕竟胜利了。在梅贻琦校长和陈岱孙主持的清华接收典礼上,日军医院院长向梅校长鞠躬,交出军刀。

1946年秋天,清华复校开学,一切重新再来,大建筑学家梁思成还创建了"清华建筑系" 1947年春天,清华校庆,日据时期遗失的图书,已大半收回。据《大公报》说,拄着双拐的图书馆馆长潘光旦,始终笑立堂前,谦谢恭迎。 然而,1947年的社会状况并不像教授的笑容那样灿烂。国民政府大量发行钞票,财政的80%应付内战,但这并没有挽救国民革命军军事上的被动。3月,革命军第46军和第73军全部被解放军歼灭。这在清华师生心底引起不小的波动,以致于吴宓教授去南京探亲,听说学生大游行,也想去亲眼看看。国民党宣称,国共之争乃中华文化生死存亡之争。共产党得胜,5000年文明将荡然无存。吴宓却说,毛泽东饱读古书,定会使文明更加昌盛,结束兵祸和百姓水深火热的局面。

520号,南方学生在南京总统府前示威,被宪兵打伤50人,酿成"五二血案"。它使读书人急转直下,失去对政府的信任,转而成为共产党的拥护者。

【采访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朱乔森,朱自清之子

我父亲带着我--那时我弟弟还比较小,所以我父亲总是带着我--走在重庆的一个路口。因为重庆是一个山城,但美军开吉普车开得非常之快,一下从一个小胡同里边出来,这个吉普车一下撞死四五个人,血淋淋的。这是我的印象。我现在的思想,跟这两件事情,是终身难忘的。而这位美国大兵司机,翘着二郎腿,在车上抽烟,若无其事,实际上大概也不可能惩罚到他。哎呀这个民族屈辱感......原来我们两个人有说有笑的,父亲一下就沉默下来了。带着我回来,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客观地讲,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并不多见,但恰好被朱自清遇见,并在他心中打下一个死结,以致于他以生命为代价,拒绝美国救援。 而恰在此时,因重病滞留昆明的数学教授杨武之飞往上海,他把邓稼先和杨振平的手拉在一起,目送他们漂向美国。

〖轮船汽笛。

送走儿子,杨武之飞回北京,走进阔别11年的清华园。但这哪里是他魂牵梦寄的清华!一切显得破旧不堪,而所有北京的学校无不经费困难,30年代校园生活的美好岁月,永远成了过去。

【主持人陈晓楠:校园虽破,却是40年代民主斗士的避难所。当清华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得知,南开中文系教授李广田因为支持学生反内战反独裁,受到国民政府通缉,便毅然发去邀请,要李广田来清华执教。而李广田到来的时候,正是朱自清先生乘鹤西去的前夕。

1948年清华中文系新年晚会,在余冠英家举行。李广田记得,那天朱自清带病而来,被学生们化了妆,头戴大红花,穿着红红绿绿的衣服,愉快地扭起延安秧歌。他扭得很认真,和他做人做学问一样。李广田女儿回忆说,很少有人有朱先生那么长的眉毛,她曾经以为,那是一种长寿的标志。

这一年,通货膨胀更为严重,朱自清的全部工资只够买3袋面粉。但当吴晗送来《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领美国面粉宣言》,朱自清却签上了名字。

【采访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朱乔森,朱自清之子

他签名拒绝美援的时候,体重降低到38.8公斤。那才有多少重量,骨瘦如柴,整夜整夜地不能睡觉,呕吐,疼痛。他有时候一疼,他就到书房里去,坐在旋椅里抽烟斗,写文章,用这个来压住疼。

一天,朱自清课堂上呕吐不已,从此一病不起。1948年夏天,朱自清病情恶化,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50岁。李广田把朱自清的骨灰安葬在万安公墓,冒雨回到清华,却看见先生的草帽和手杖仍挂在墙上,而门外园圃中开放着鲜花,不禁百感交集,哀痛阵阵。

1948年,学潮风起云涌,国民政府要逮捕31名清华学生,却梅贻琦校长放跑。820号深夜,大批宪兵和特务包围了清华园。但他们无法知道,陪他们一起搜查学生宿舍的清华中文系主任李广田,竟是共产党。

曹靖华是俄文翻译大师,被鲁迅极力推崇,也被教育部严禁使用。但1948年秋天,清华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无视禁令,把曹靖华聘入清华,为清华园凭添了又一位红色学者。曹靖华几乎是旗帜鲜明,在课堂上,在庭院家宅,公开地充当着左派学生的导师。

【采访解放军退休少将曹彭龄,曹靖华之子

包括我们家在内,都是夜里收听解放区的广播,都对解放军有知,就是对节节胜利前进的关心。那些学生来,也常常交换这些消息,谈看法,都是欢欣鼓舞。我还记得,我父亲跟他们学生常常在一起说:"天就要亮了,黑暗的日子就要过去。" 当曹靖华从清华工字厅单身宿舍迁到北院,李广田从胜因院搬进照澜院,平津战役已经打响,远处的炮声隐约可闻。

很快,北京和天津被分割包围,陷入绝境。一天深夜,两位解放军军官潜入清华新林院,请梁思成夫妇标出文物古迹,使之免于战火。另一天,中共华北局城工部长刘仁摸进李广田家,希望共产党员们利用各种关系,动员革命军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哗变,从根本上免除战火。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岫,李广田之女

越是临近解放,家里学生来得也比较多,客人来得也比较多。当时,我的年龄还比较小。这些来的人,对我来说都感到很神秘,因为他们从不自报家门,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而且,我的父亲常常在他们走的时候把自己的衣服帽子都送给他们带走,我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实际上这帮学生化了装以后都走了,到解放区去了。

枪炮声由疏而密,由远而近,不时有子弹从空中嗖嗖飞过。半夜时,革命军希望要把炮兵阵地设在清华大操场上,却被曹靖华教授带着校卫队和学生护校队挡在校门之外。

天亮后,解放军已避开圆明园古迹和学校区,沿万寿山西侧,插向丰台。19481215号,解放军第12兵团政治部在清华西门贴出布告,清华校务会议临时主席冯友兰宣布,清华改天换地,脱离国民政府。

清华沉浸在狂欢之中,把劈劈啪啪的枪炮声视为庆祝节日的爆竹。解放军文工团和宣传队带来锣鼓和秧歌,让整个清华园因为喜悦而陶醉。在清华,国民政府的金元券被废止了,代之而起的是晋察冀边币。

【主持人陈晓楠:解放军控制清华后的第8天,蒋介石派来最后一架专机,在炮声中,把北大校长胡适和清华校长梅贻琦接往南京。后来,梅校长在台湾新竹另建清华,成为清华校史上唯一一位终身校长。遗憾的是,国学导师陈寅恪和数学教授杨武之搭机南飞,陈寅恪留住广州,因为搭乘"撤退飞机"而惨遭迫害,杨武之当即被清华辞退,16年业绩也一笔勾销。

1949年元旦之夜,清华大礼堂掌声雷动。解放军文工团演出之后,曹靖华教授宣布,我们在国民党统治下提着脑袋过日子的时代,已经永远结束,我们是未来的主人,建设新国家的责任已经落在我们肩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