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老照片中的清华情

2018-03-19 | 刘伟华(香港) | 来源 清华大学校史馆网 |

常听人说,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自1826年在法国出现第一张摄影照片,照片影像便记载了人的思想感情和重要时刻,在定格照片背后往往隐藏着很多人际间以及时代背景的微妙关系,等待人们来发掘。缘于要筹备以清华留美军事学人为主题的展览,需要搜集这些学人的真实资料,我与揭钧教授、清华校史馆冯茵老师四出打探,看看是否能找到这些清华学子的后人,提供宝贵的资料。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从一篇文章中知道清华1926级王之将军(1906-2001)自台湾东海大学退休后,移居美国,与在密歇根州大学任教授的儿子王昌逸一起生活。于是我和揭教授便以电邮联络上他,原来他随王之赴台后,在台湾读书,1960年在台湾大学取得学士,赴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1966年取得博士学位,自此在美国大学教书。王之晚年曾撰写回忆录,但书里收录照片不多,因此我请王昌逸教授找几张王将军在台湾和美国的照片,补白他晚年生活的照像。后来他传来几张照片,我赫然发现一张在贵州都匀拍下的军人合照,里面有孙立人将军和齐学启将军,照片背后王之还用英文写下几个人的姓名:Tsinghua classmates: Sun Li Jen, Chi Hsueh Chi, Jia Yu Hui, WangChih, Chang Yung, Yin Yu Chang。首四人是孙立人(1900-1990)、齐学启(1900-1945)、贾幼慧(1902-1965)、王之,另外二人经查找《清华同学录》后,知道是张詠(1906-1989)和阴毓璋(1903-1968),与王之是26级同班同学。照片中共有14人,他们的身份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清华同学?什么时候在都匀拍照的?这张照片有什么历史意义呢?这都值得发掘和追寻的历史之谜。

人物

因为王之将军没有在照片中列明各清华同学的位置,所以第一步是确认照片中人物的身份。除了孙立人、齐学启和王之很容易参照其他照片辨认外,其余几人因没有同时期照片比对,较难确认。通过清华校史馆冯茵老师,找到了阴毓璋的两位女儿阴东平和阴东美。起初她们看了照片也认不出来,我认为王之在照片背后写上名字,一定有其人在照片中。后来在清华校史馆馆展览中,二人蹲身仔细端详照片的人物,最后认出在照片中前排左中的一人是父亲,可能战时食物不够,营养不足,阴毓璋面容清癯,形销骨立,与女儿记忆中的父亲有别。


阴毓璋女儿阴东平(右1)和阴东美寻找照片中的父亲

张詠的身材高大,在网上查找到他的晚年照片,样子比对下,确认后排没戴军帽的高个子就是张詠。贾幼慧只有他在台湾时的照像,比对照片里的人物,仍没法认出来。孙立人和齐学启在都匀练兵时,曾邀请同级同学潘白坚(1900-1951)到都匀参与其事。据潘白坚的儿子潘亚农回忆,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潘白坚携妻子儿女辗转到了云南安宁县。孙立人和齐学启将军听说清华老同学潘白坚在云南,十分高兴,孙、齐便亲自写信力邀潘白坚前去都匀协助训练缉私总队。潘白坚接读两位同学的信后,心里热血沸腾,慨然应允,决定与老同学一道拿起枪来抗日救国。于是潘白坚迅即低价卖掉在云南安宁县温泉镇自建的住房,前去贵州都匀,在孙、齐二将军麾下的缉私总队任职。

《清华同学录》中的张詠

我相信潘白坚在照片中,于是请潘白坚子女潘亚农和潘寄华辨认照片中人物,认出第四排左二的人便是父亲潘白坚。潘白坚在高等科时才进入清华学校,可能因此与学弟王之不太相熟,所以没有记录下来。换言之,照片中应有七位清华学子。这张照片谱写出一段清华学子爱国忘我的真实动人故事。

时间

照片拍摄的时间,应当在缉私总队在1938年冬由长沙入贵州至1940年冬王之离开都匀期间。照片中有一个线索可寻。齐学启在照片中右臂戴着黑布带,是戴孝之身。根据中国传统丧礼习,往生家人为女性时,一律别上黑色麻布于右手臂。据齐学启胞妹齐新的自传,“廿七年(1938)逃到都匀,母死家居。廿八年返湘”。1938年11月长沙发生文夕大火,另据齐学启外甥女李之琚所记,齐新曾告诉她齐学启回长沙照顾生病的母亲,大火后逃难至桃源,病重不支,就在齐学启怀中离世。王之与齐学启相知相交,称齐学启事母至孝。照片中齐学启臂带黑布,正是守丧之期,因此推断照片拍于1939年初。这时正是缉私总队由湘入黔扩充兵员,修建营房,添置装备,教育官兵,极需干部人才的时候。拍照地点背景是两间相连斜顶铺瓦檐篷的房子,其中一间为二层楼房。据潘亚农回忆,当时的缉私总队总部在都匀城内东南部的一座关帝庙里,对开有一片空地,不像照片中的楼房,所以照片拍摄地点,尚待进一步考证。

故事

这几位清华学子为救国抗日聚首于都匀,是因缘际会,还是命运使然?时空回到抗战初起的大时代里,事缘孙立人率领税警总团第四团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于苏州河力拒日寇夺桥渡河,在前线指挥之际,不幸为榴弹碎片所中,身负重伤,辗转送到香港养和医院医治。1938年初,经数月休养,体力渐复,因为惦记部属,赴长沙重集旧部,并且得到财政部长孔祥熙支持,重组税警总团,改名为缉私总队,孙立人为总队长,原税警总团团长赵君迈为副总队长,后赵君迈有事未能上任。孙立人在偶然的机会下遇到了清华同学齐学启,二人在宪警教导总队时曾共事,孙立人邀请他担任副总队长。这次偶遇将二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谱出一段抗战的光荣战史。据齐学启的二妹齐新回忆,一二八淞沪抗战时,齐学启奉命率领宪警教导总队第六团驻防上海,到步后改名为上海第二保安团,在战事中勇敢作战。八一三淞沪之战前,齐学启被黄埔系的将领所排挤,解甲归田,脱下军装,1937年9月获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邀请执教浙大。后因母亲病重,向校方告假返湘,适逢孙立人在长沙重组税警总团,齐学启和孙立人不期而遇,孙立人力邀齐学启再次共事。齐学启愤于当时党派之见,排除异己,报国有心,请缨无路,不如退而执教,培养长期抗战接班人,这亦与孙立人练兵救国殊途同归。孙立人对他说:“当前敌寇横行,大好河山,大片沦陷,国亡无日,当务之急是奋起抗战,驱除倭寇,挽救民族危机,光复失土。我辈当年改文习武,正为今日马革裹尸,不能以个人际遇而消壮志。事有缓急,义有大小,愿君三思。”齐学启听后为之动容,回想自己在美国诺维基军校忍受歧视耻辱,无非期望学成以军事救国,于是答允孙立人再度投笔从戎,重整军装,参加税警总团,与孙立人、王之等先在长沙,后在都匀练军。

为什么孙立人会选择贵州都匀来练兵呢?据《孙立人回忆录》,孙立人在选择缉私总队的练兵地方时曾费煞思量,当时他考虑集训的地点,必须适合几个条件:一、位于后方而较为安定,不受战事太大影响;二、交通方便;三、气候;四、地形适于训练;五、营建营舍设施比较容易。孙立人派人多方侦查,以贵阳都匀最为适当。他发觉贵州并不如一般人所说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事实上贵州气候温和,人民勤劳刻苦,以苗疆少数民族为甚,他们拥有南方人的美丽和北方人民的刻苦。

孙立人和齐学启在都匀练兵最大的难题是找干部和兵源。二人在美国军校毕业回国参军,但在军队里没有人脉、派系关系,因此军事委员会视税警总团或缉私总队为非正规部队,军官学校、陆军大学等军校毕业生不会编配到这支部队,在都匀练军时缺乏高级和中级干部。因此,孙立人、齐学启、王之一方面召集旧部,广纳不同军校背景人才,如李鸿是黄埔军校毕业,原税警总团第四团干部,谭展超是意大利军校毕业,另一方面亦向清华同学招手。孙、齐除了邀请同学潘白坚加入部队,担任上校政训主任,借助他在城市管理、法学和警政的专业知识和担任南京警察厅分局局长及九江县长的行政经验,协助管理和组织新建构的部队,同时还请王之联系清华同学,到都匀帮忙组建军中各个单位。

孙立人练兵很重视士兵的体能和军队的医护,极需这两方面的专才。王之的同级同学中阴毓璋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张詠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体育专业哲学博士,并且有体育老师证书。孙立人极为希望得到两位清华学弟的帮忙,他在1937年淞沪战争时,便曾经寻求过阴毓璋的帮忙。据阴毓璋女儿阴东平回忆,当时她父亲在安徽芜湖美国人办的教会医院-弋矶山医院担任外科和内科主任,埋头于医院的临床工作,十分忙碌。大约10月时他收到清华学长孙立人的信,谓他正带领税警总团到上海抵抗日军,见国军伤亡惨重,伤兵得不到救护,即使送到野战医院也因医护人和医疗设备水平较低,无法救治。孙立人在信中说国难当头,希望阴毓璋能帮忙组建一所伤兵医院,把有希望救治的伤兵带到后方医治。当时兵荒马乱,能逃走的人都拖儿带女地逃难,阴毓璋的太太正怀着阴东平,处于临产期,如逃难路上生产会更为危险。阴毓璋这时心里矛盾,如自己走了没人照顾临产的太太,担心她的安危;如拒绝孙立人的请求,又有违自己救国的志向。他四出找朋友帮忙托付,情急之下在医院走廊遇到一位18岁刚毕业的护士束玉英小姐,她在芜湖没有亲戚,还没有走,于是请她照顾太太。阴毓璋安顿家人后便立刻出发。不久阴东平便在芜湖出生,战事扩散,出生后12天阴毓璋太太便带着初生女儿逃难。阴毓璋到上海带伤兵去四川重庆,组建伤兵医院,1938年他到迁移到成都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担任妇产科主任教授。孙立人很感激这位清华学弟,知道他与自己的心志一样,当年勤恳读书,为的是报效国家,振复中华。因此,他请王之联络同学阴毓璋,希望他能到都匀协助组建缉私总队的医院和医护制度。大约在1940年阴毓璋便到了都匀,孙立人给他上校军衔,方便在军队做事,做了几个月,为部队建立了医护制度后便返回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继续工作。虽然阴毓璋在都匀待了短短数月,但能与清华同学一起共同组建新军,大家同德同心,内心充满莫大的满足感,成为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阴毓璋和姚楷在清华时合照

孙立人在清华是优秀的运动员,接受过几位体育教练的培育,深知体育对锻炼人的体能和意志的作用,因此他练兵很重视部队的体育制度。到了都匀,孙立人想起身材高大的学弟张詠,他在体育教育方面成就最大,除了在美国大学取得体育博士学位外,张詠并曾协助国民党军委训练总监部筹备国民体校。又到军委会外事局担任翻译官训练所兼任体育主任。于是孙立人请王之联络这位同学,赴都匀协助筹办体育处,招聘体育教官,利用体操、田径、游泳以及各类球类,训练士兵的体格素质和合作奋斗精神。近年发现缉私总队在都匀举行运动会的奖章,证明孙立人练兵重视体育,照片中出现张詠的身影,又再印证确有其事。

照片中王之站在张詠前面,他是缉私总队在都匀练兵时的主事人之一。他是清华同学中唯一接受美国两所著名军校:西点军校和诺维基大学的完整教育。淞沪会战前他是税警总团的工兵营营长,孙立人和齐学启在长沙重建税警总团时,便应允参与其事。他与齐学启皆是长沙人,因为省籍之谊,二人在清华读书时已为好友,亦有意赴美读军校,期以军事救国。据《王之回忆录》,缉私总队准备由长沙转移至都匀前,王之和工兵先到该地视察,找了一处关帝庙作为总部,开辟操场,作为部队操练场地,又修建营房,使长途行军的部队有安顿之所。王之在缉私总队专责军事教育,教授领导学和小部队战术。待至1940年5月部队扩充学兵团,王之转任团长。他率领新兵到离都匀六十里的苗疆山区王司进行作战训练,王司原为明清土司治地,远离城市,地高天寒,补给困难,士兵仅有单衣一袭。要从数十里外运米至营地,备极艰苦,王之与士兵甘苦与共,建立了患难相依的袍泽之情。


王之晚年在美国密歇根州定居

在照片中没有出现的清华同学还有姚楷。据姚楷的儿子姚天正回忆,姚楷原本在航空总署任空军上尉,后来受清华同学邀请,到贵州都匀的税警总团属下供职。她的女儿在都匀出生,故取名匀正。姚天正想不起是哪一位清华同学的邀请,但很可能是孙立人或王之,因为孙立人自美回国后,苦无参军的途径,后来在南京遇到姚楷,介绍他找一位朋友,由他推荐到新成立的中央党务学校找训育主任谷正刚,才获得军训教官之职,这是孙立人第一份军职。姚楷与王之是先后期同学,大家都曾在美国诺维基军校学习,当时缉私总队正需要高级干部人才,王之找学兄帮忙也自然不过,况且姚楷与阴毓璋是清华挚友,同是山西人, 有省籍之谊,大家到都匀参与清华同学组建新部队的工作,为捍卫国家尽绵力,也是他们的夙愿。

历史意义

这张老照片有何历史意义呢?一是反映清华军人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军队中面对的困境。自民国建立后三十年多间,由于政局动荡,地方势力抬头,各军阀或军阀背景的将领拥有地缘性的军队,亦有自己的军官训练学校,如云南讲武堂。加上沿自清末的军官学校,如保定军校,以及孙中山南方政府建立的黄埔军校等,这些方部队在国民政府建立后虽属于国民革命军,但地缘和派系色彩浓厚,各军队的番号代表各自的身份来源,如十九路军便是粤系军队、十八军是中央军。由美国回来的清华军人,想在军队中带兵、练军并不容易,唯有在非正规部队如税警总团等寻求出路。不过由于是非正规部队,不会获得军政部分配各军校和陆军大学毕业生,而军校毕业生也不愿到这些非正规部队,怕影响前程。孙立人、齐学启和王之等清华留美军人到都匀训练缉私总队时便遭遇这一困境。既然在国内没有军队派系的背景,为了打破困境,开创新局,他们最有力的凭借是清华的学缘关系。清华学生留美学习不同的专科,回国后在各自的专业上发挥所长,成为各个领域的翘楚。从《梅贻琦日记》可见,抗战时清华师生互动频繁,这些清华学人在国内保持交往,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人际关系网,因此当孙立人等在都匀练兵,渴求高级干部,清华同学便成为重要的人才来源。

二是显现清华同学的共同救国意识。八年的寄宿生活使清华同学建立一种超于血缘的亲密砚席之情,加上有相同的留学美国遭受歧视的经历,于是形成一种共同的忧患意识。他们回国目睹时艰,国家受到列强侵凌,寻求复兴中华的意志更形强烈。孙立人、齐学启、王之、潘白坚、阴毓璋、姚楷等回国后走上不同人生道路,有的到非正规部队担任军官,有的到大学当教授,有的到医院做医师,有的到政府当县长,有的到航空署任职,最后在抗战的大时代里,出于强烈的爱国心将他们凝聚在一起。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参与了整个都匀练兵的历程,但在时空交错的人生命运里,共聚于偏隅西南的都匀,生活虽然艰苦,但清华同学携手练兵救国,成为他们刻骨铭心的记忆印记。这种国难当前,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传统士大夫先国后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精神一脉相承,而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鸣谢王昌逸教授、阴东平教授、阴东美女士、姚天正先生、李之琚女士、潘亚农教授、潘寄华女士提供资料,揭钧教授给予意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