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黄鹏程:从水木年华到花漾时光

2018-06-04 | 黄鹏程(2011级硕,社科) | 来源 社科校友会 |

黄鹏程:

1999年9月至2003年7月:南开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系学习;

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丰社区居委会主任;

2006年6月至2007年7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学院区工作部部长;

2007年9月至2011年8月:广州理进机械设备公司工人、组长、办公室主任;

2011年9月至2014年7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2014年7月至今:广州市花都区委政研室科员。

水木清华

(一)入园的幸运与遗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的校训,正是受此精神的激励,我得以本科毕业后8年走进清华园在社会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在之前只闻大名的大师们的课堂里听讲,我如沐春风如仰时雨。也有尴尬的时候,2011年秋季学期在孙立平老师的发展社会学课上,我上课爱发言又大概因为长相显老,被孙老师当成“蹭课”的社会人士,我站起来解释自己是“大龄新生”身份,引发师生赞许的笑声。社会学系沈原教授和王天夫教授二位老师理解我“拖家带口”来校求学的选择,为我安排勤工俭学增加收入,让我和家人免于生活窘迫。感谢老师们有教无类、同仁一视,为我点迷津、化驽钝。为不让妻子和儿子在广州留守,2011年8月入学后不久我即将把妻子儿子接来学校一起生活。我妻子开朗豁达的品质,让三年“陪读”的清苦时光过得幸福有味,她(他)们娘儿在学校各个角落都留下了欢快的身影。儿子2010年8月出生,属虎,小名叫虎子,2011年陪我到学校时刚满周岁,路都走不稳,只能喝半袋清华酸奶。随我在校3年,虎子俨然沉淀了清华理工男气质,爱踢球、爱游泳,专注起来也近乎木讷,2012年、2013年、2014年的每年4月底,虎子都因在近春园河边看蝌蚪发呆,看着看着就一头扎进水里,“痛快地”喝上几口开春的近春园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庆祝清华校庆。上学3年也留下了难以弥补的憾事,我父亲2012年7月永远走了,没看到我拿清华毕业证,“子欲养而亲不待”让我心痛,也提醒我要好好伺奉母亲。2013年我把母亲也接来学校一起生活,我每次骑车带着母亲经过大礼堂、逸夫馆等建筑时,我母亲总要轻轻和我唠叨“你爸木匠手艺精,他知道这房子哪里做得好,要是你爸能来学校看看多好”。

(二)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是清华的学风,我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在清华“回炉”深造的机会。在校期间我有幸师从景军教授,景老师作为“长江学者”对艾滋病、血液和自杀等涉及公民健康和生命的问题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他的学术成就是敦促我抓紧时间学习的动力。在校期间,我参与了社会学系的成都市宜居城市建设战略研究和公共健康研究中心的中国企业家健康状况等课题研究,在《社会学》和《社区》各发表了1篇文章,毕业后,2016年我在《思想战线》发表1篇文章。因意识到自己在工作期间对英语学习不系统,比应届考入学同学的英语水平要差,在校期间我见缝插针地使用零散时间练习英语口语和听力,经同学的帮助和自己的积累,毕业时,我能用英语写小短文了。

(三)受助与助人。“行胜于言”是清华校风,我对此的感悟是:生活中遇到困难别抱怨,多分析事情表象背后的本质,更关键是采取积极行动去解决问题。让我和家人终身感恩的是,学校提供的助学金和奖学金,让我安心完成学业,感谢陶哲甫奖学金、张荣发慈善基金会、悟宿基金会和光华教育基金会的出资人,他们善举的激励我要向社会传递爱心。所以在校期间,我主动为老师和其他同学做事:在系里和学院举行大型集体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当志愿者;2012年4月10日至毕业,我担任社科学院硕八党支部书记,2013年初,我开始担任社科学院德育助理。在社科学院张成岗老师和于洪军老师的领导下,我在这些岗位平台为同学做点事情。我注意组织公益活动,2012年4月、5月和9月,我组织支部党员参加“请农民吃顿饭”公益活动的志愿服务。从2013年2月开始,我加入绿光支教志愿服务队,每周日下午通过网络给大兴区蒲公英中学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通过这些活动,我服务了老师、同学和社会,也充实了自己,参悟校歌所唱的“服膺守善心无违”意义。

(四)院墙里的公民责任。“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是清华的传统,1977级校友循此传统发出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倡导,教我们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平时生活中,我将节约资源视为一种良好的公民习惯。在校期间我留心节约公共场合的水和电,在宿舍水房洗脸后,我将洗脸水用于冲洗厕所;洗衣服注意优化流程,比如,将甲乙两件衣服的二次漂洗水用于丙丁两件衣服的头遍漂洗,这样分批洗衣服,既能提高洁净程度,还能减少用水量。在图书馆看书,白天自然光线充足时,我不开座位灯;晚上自习结束后,我关了灯再离开。这些小事记录了我作为学生在清华的主人翁生活,也体现了我作为公民对国家生态责任的担当。

花漾时光

2014年7月毕业后,我来广州市花都区委区府办政研室上班。从走进这里的办公室开始,我按蒋南翔老校长倡导的“又红又专”相互融合与渗透的职业发展要求,谨记陈吉宁校长在毕业致辞中提出的敬畏自然、敬畏人法律、敬畏良心的价值观教导,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和作风,在工作岗位上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

(一)快速转变角色。我的工作主要是开展本区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督等方面的研究;在区内做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社情民意,开展形势分析,为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在清华人在工作中应有的“听话,出活”态度鞭策下,我上班后用较短时间完成角色转变,从学生转为成为一名较为称职的机关工作人员,听从单位领导安排,做好本职工作。2017年6月,花都区获批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我参与起草的绿色金融“1+4”政策成为区里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看着自己经手的文稿扎实地推动花都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我的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油然而来。

(二)持续转变作风。花都区皮革皮具产业发达,单在狮岭镇就有约9000家箱包工厂以及约28万产业工人,因来穗人口密集,社会治理压力大、环境整治压力大。2016年底2017年初,我先后被抽调参与环保整治和西部产业园征地拆迁工作,很多人惊讶我一个“平时坐在办公室写稿子的外地人”,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顺利完成具体工作。其中原因我自知,我2014年7月来花都上班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基层工作人员,培养坐在办公室写稿的才能只是一方面,练就蹲下去能和群众说话的本领才要硬功夫。所以3年半来,我用周末时间已走访了63个村。走村串户让我更清楚基层群众的具体需求,因为对群众的话题我能接上茬,所以在群众眼里不是“外地人”而是“自己人”,群众见我来了会“给板凳坐”而不是“抽板凳走”,进而配合我做工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事实证明,我在群众工作中增强法纪意识,遵守办事程序,投入耐心和平常心,自然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花都,我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高度认同。

(一)花都是块干事的热土。近年来,花都区经济运行一直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都以两位数增长,增幅居于广州市前列,是新常态下同时保持高速、高质发展的典型区域。如果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税收总额等上扬的统计指标仅是关于花都发展的抽象印象。走出办公室,到汽车产业基地、到广州北站商务区工地,热火朝天的现场和催人奋进的形势则是这样的直观,在汽车产业基地和信息产业基地,以新技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过程是这样的实在,国家级市场贸易采购试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区等重大发展平台建设进展是这样的具体。

(二)花都是生活的乐土。以洪秀全、洪仁玕和冯云山等花都英才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的宏伟历史画卷为背景,我们看到现实的花都是沉稳内敛的。花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这里的杨荷荔枝、李溪石峡龙眼、莘塘红蜜杨桃等时令水果让人大饱口福。此外,花都气候宜人,街道绿树成荫,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环境让我们既能享受大都市的繁华和便利,还能免于大都市的局促和拥挤。更直接的是,花都的生活成本不高,2016年3月,我实现了用工资买房的愿望。2016年9月,虎子入读骏威小学一年级,离家只有200多米。所以说,花都是生活的乐土,我愿在这里扎根发展,请老师们放心,我会给母校争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