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把握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2007-12-01 |
胡钰,1991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系,先后获得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文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国家科学技术部办公厅调研处处长,现任科技日报社理论部主任(副司级),兼任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成员等。

党的十七大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摆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八项任务的第一条,强调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种提法不仅表明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在增加,更表明中国的发展思路愈发清晰和成熟。事实上,准确把握“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已经成为理解未来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重要出发点。
如何认识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国家发展战略是指引国家发展道路的动态指针。正确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定符合时代特征和自身发展阶段要求。从世界范围看,半个世纪来各个后发国家为了实现追赶,大多经历了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转变。前者是内向型的道路,为了摆脱对国外的依赖,建立本国的工业和技术基础;后者是外向型的道路,为了充分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中国也经历了类似的阶段,在经历了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强调发展协调性,强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转变发展方式是首要任务,基本标志就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目标是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正确的发展战略引领中国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要着力依靠自主创新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目标实现,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突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真正实现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转变,以此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全部科技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自主创新解决的不仅仅是科技实力提高的问题,更是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这一方面要求科技部门要树立大局观,要跳出科技界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推进和协调各方面力量投入到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来。另一方面,要求各个经济部门、产业部门,充分认识创新作为一项经济活动的本质,更加扎实地推动中国创新能力提高。当前尤其是要以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着力点,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把握国家发展战略核心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全局,当前特别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重大关系。
1、产业体量大与创新能力小
在粗放型增长模式下,产业规模、增长速度是第一位的指标,这种发展模式的结果使得一个地区的产业体量可以迅速扩大,而科技基础建设和能力提升却容易被忽视,当要推动增长方式转变时,就会缺乏创新能力的支持。我国工业经济总体上发展迅速,但在产业发展质量、结构和动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日益显现出来。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依靠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拉动;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低,而在第二产业中,整体工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较低。
产业规模大并不代表强,但产业规模大却一定可以成为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产业发展是技术创新的肥沃土壤,只有扎根于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从国际经验看,离开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没有成功的。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就要在确定产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群,提高产业竞争力;就要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以产业发展高端化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主攻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和高级人才,通过科技招商、项目培育、产业配套、产学研联合、人才引进等措施,提高产业科技含量。事实上,利用好产业基础,整合创新资源,培养创新主体,是解决产业持续发展瓶颈的基本途径。
2、外资企业强与本土企业弱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得外资企业在中国蓬勃发展,在一些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外资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甚至整个工业经济的主力军。这种格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鲜动力,但也带来问题,即外资经济的规模和实力超越本土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本土经济发展,特别是在高度市场化的条件下,一些外资企业大肆并购产业内本土的龙头企业,对中国的产业创新能力提升造成很大冲击。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要利用好外资企业丰富的技术资源,鼓励本土企业采取配套协作、合作开发、购买专利等方式,大力引进优势产业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另一方面,要鼓励本地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重点培育具有竞争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争取更多的企业上市,进一步完善境外投资的政策环境,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主动实施产业转移。同时要强化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政府和社会对本土企业的服务水平。事实上,外资经济的发展尽管在短时期里会对本土企业造成挤压,但这种挤压也会带来区域整体产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一定程度的“技术溢出”效应也是存在的。因此,利用好外资经济带来的有利条件,加大对本土企业创新与产业开发能力的鼓励,就可以实现开放条件下本土经济的大发展。
3、创新“硬投入”足与创新“软环境”缺
随着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和全社会对创新的投入资金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全国科技大会以后,围绕科技领域的投资热情越来越高,创新的“硬环境”越来越好。与创新投入状况大幅度改善形成反差的是,创新制度设计和创新文化建设还很不健全。
在政府如何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操作误区,常见的问题是:政府盲目作为,或者是拿出大量资金投入某个企业,或者是政府出面直接搞技术研发,这些做法不可谓无用,但并非有效,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在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上,还存在意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一些配套政策方向性、原则性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弱,出现政策弱化问题。
在创新文化建设上,常见的问题是:学术界内部脱离实际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许多学术研究依然是为了某种资格、荣誉、待遇。回避风险成为许多人立项中自觉不自觉的原则之一,只要是国外没做过的,项目申请者不去做,项目评审者也不相信。科技界违背科学道德规范、败坏学风的科学不端行为、道德失范及学风浮躁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还比较严重。
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投入重要,但制度设计和文化建设更重要,制度和文化既是提高投入效益的根本保障,也是创新活力的持续源泉。因此,要在充分把握创新规律的基础上,以日趋丰厚的投入来支持创新制度和创新文化的不断完善。在创新“软环境”的建设上,完善创新链和激发创新活力是两个最重要的原则。

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进行了部署,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动力和主旋律。在新的历史阶段,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更加扎实的努力来实现更加清晰的目标,已经成为全体国人的共同责任。

(《清华人》2007-56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