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008-09-24 |

于歆杰(1991级电机)

1991年9月,我满怀青春的朝气和豪情踏入清华大学的校门,成为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名本科生。清华大学“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教会我“为学与为人”的道理。5年后,幸运之神又一次让我成为本系电气工程专业的直读博士研究生。在进行论文工作的日日夜夜里,电机系不断创新的传统又给我以开拓新研究领域的勇气和力量。2001年2月,我终于成为一名梦寐以求的电机系教师。回顾我这十五年来的心路历程,有本科时从对所学知识的困惑到清醒,有研究生时从对创新的无助到得心应手,也有刚刚上岗时从对电机系发展方向的迷茫到坚定。值此毕业十周年之际,回顾一下我在不同时期的想法或许对后来者能有所启迪。

于歆杰学长

1991年9月,当我从羸弱的肩上放下沉重的旅行袋,抬头看见崭新的28号楼前“欢迎你,未来的红色工程师!”的标语时,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火红的革命时代。我希望自己能像众多学长那样,业务与政治思想工作双肩挑,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随着本科教学的进行,我的感觉逐渐变化了,澎湃的思想逐渐消沉下来。大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中学存在非常巨大的区别。另外社会上对IT产业的热捧也让我怀疑电机系本科的教学内容究竟有没有用。“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正是我那时对所学课程不理解的生动写照。《电机学》、《高电压工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工程味道很浓的课程让我头痛不已。我失去了做数学题成功的快感,同时也没有找到这些课程中的知识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但现在看来,电机系本科教学给我的培养是成功的。在电机系我学到了相对其他工科系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让我对强电领域有了比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教会了我弱电领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我“会当凌绝顶”完成博士论文后,才能“一览众山小”看到电机系本科教学基础深厚、知识面广的优点。

时间一晃就是5年,我已经从“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的本科毕业生成为了“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博士研究生。清华历来是注重创新的。但在哪些方面创新,如何创新就不是一时半刻能领悟到的了。我选修了大量相关课程,查阅了很多参考文献,在我将要从事的遗传算法与电气工程相结合的领域中还是一头雾水。当时的心情真可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在这时,我的导师王赞基教授给了我非常重要的帮助。王老师从他自身科研经验出发,提出应细化研究内容,落实研究对象的指导性意见。由此,我思考问题不再停留在别人怎么说的层次,而是逐渐过渡到我要怎么做的阶段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没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广泛深入的文献调研,不可能掌握研究领域的现状;另一方面,没有深入细致的具体工作,也不可能发现研究领域中值得研究的内容和相应的研究方法。这就是韩英铎院士教导我们的“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和“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方法,这也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明白了这一点,就打开了我通向“自由王国”的大门。我从对标准适应值共享算法的实现和深入分析找到了对其进行改进的思路,从对变压器纵绝缘结构设计过程的建模和简化发现了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的方法。由于在博士论文工作阶段的出色表现,我被评为2001年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留在电机系当一名教师。我知道相比到公司任职的同学来说,我的收入是他们的几分之一;我也知道挂职锻炼的同学风光体面的日子与在学校中的清贫与孤寂的强烈反差。但我终究还是留下了,我喜欢具有独立的精神;我喜欢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快感;我热爱这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上班的感觉和上学的感觉非常不一样。对于学生的我,清华大学电机系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从这里学到知识技能,到外面去贡献和服务社会;而对于教师的我,清华大学电机系就是我的事业之所在,我有义务为它的发展而思考。但思考的结果却让我不能释怀。“电机系的未来向何处去”是许多关心爱护电机系人们的共同心声。毕竟,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正越来越多地向新兴学科倾斜。同时产业界越来越多企业自我科研能力的提高也为电机系的发展增加了难度。难道真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了吗?不!电机系自1932年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革和调整。1952年成立的电子工程系、1958年成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70年成立的自动化系和2001年成立的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系都是电机系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产物。原因还是在于电机系研究的领域横跨强弱电,贯穿数理化,各种新的观点、方法和应用对象都能够在电机系找到合适的发展土壤。电气工程领域与信息领域相结合,产生了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热点;电力系统与经济管理相结合,产生了电力市场的研究热点;电工新技术与材料科学相结合,产生了高温超导应用的研究热点。只要电机系的教师能够时刻关注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电机系一定能够诞生出新的学科增长点,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团结协力,这一天一定能够实现!

从2001年博士毕业留校至今又一个五年过去了。历史不会被简单重复,但历史会有惊人的相似。刚刚留校时,面临的环境和上学时完全不一样。教学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准备,科研方面需要积极申请课题,管理方面面对大家信任的目光也要努力做好。我感觉整个人都要被拆散了,又一度陷入了刚上博士研究生时的困惑中,真觉得千头万绪,无从下手。我梳理了一下思路,感觉必须集中一段时间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才能取得全面的进步。加入电路原理教学组给了我很好的机会。电路原理是电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在培养计划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电路原理教学组也是一个团结向上的好集体。教学组组长陆文娟教授既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又对教学有严格的要求。我经过听课、改作业、上习题课、上部分章节、A/B角授课,到最后独立授课,经历了两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在教学法上有长足的进步,更对电路原理课程的发展和改革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2004年我获得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北京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04年秋和2005春连续两次教学评估进入全校前5%。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电路原理2005年成为北京市精品课。教学方面的思考会对科研有促进作用,教学方面的突破也带来了科研方面的进展。2005年我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被批准,目前正积极开展研究工作。

毕业留校五年来,我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2006年初晋升为副教授。现在回想一下,还是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正是秉承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我才能在前两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均告失败的情况下整理思路,突出创新点,第三次申请获得批准;也正是秉承了厚德载物的精神,我也才能获得系所众多老师的信任,历任电工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和党支部书记。2006年既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始,也是我在清华大学工作第二个五年的开始。正所谓“春风似旧花仍笑,人生岂得长年少”,我将力争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不辜负清华大学教师的称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