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一段值得永远回味的历程

2008-12-05 |

吴淑荣 (1974)

时空的运行速度往往让人难以置信,毕业典礼好像昨天,但距今已整整三十年了。人已双鬓染霜,到了常常喜欢回顾往事的年纪,清华园内许许多多的往事难以忘怀。同学们聚在一起常常会想起11号楼前的杂草园、野营拉练的行军路、批林批孔的“战场”、修建防空地道的工地、开门办学的工厂以及数学老师那“一把大挫捅破窗户纸”的微积分课。我们的大学生活与现在的青年学生相比,虽然显得单调了一点,呆板了一点,甚至还留有许多遗憾,但是清华的培育,成了我们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吴淑荣学长

1970年,我从“广阔天地”走进清华园。下车后,晕头转向地被一位老师拉着办手续、换饭票,最后送进了11号楼204房间,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清华老师们的敬业精神真是令人钦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70级工农兵学员的学历水平差距很大,同一个班上,有已读过大学的人,有小学还没毕业的人,有50多岁的老师傅,也有不满20岁的小青年,这样一支“队伍”要教起来难度是极大的。老师在授课时想了许多办法,对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反复讲解,认真辅导,甚至手把手地教,才有了微积分课上“一把大挫捅破窗户纸”的形象描述。那时老师和同学政治上的压力都很大,学习业务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不小心就会被扣上白专的帽子,但想学习的同学总会跟老师配合得比较默契。老师与学生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思念那些老师,回忆着与老师间发生的那些趣事。

我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当时方惠坚老师找我谈话,希望我到学生组,我愉快地接受了。直至我离开清华大学,17年一直“转战”在校系两级学生工作的岗位上。1991年我离开了清华,到了新的工作单位,仍然用很大的精力做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三十年与青年学生为伍,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与拨乱反正、学潮与“89风波”、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国家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目睹和感受了各个时期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开始时,新旧观念进行了激烈的碰撞,使人们一时难以分辨是非真伪。求新是青年人的特点,对西方的一些思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思潮,那是一个西方思潮出现最多的年代。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青年学生争“民主”、要“自由”的呼声很高,竞选、辩论、对话成为高等学校很时尚的名词,一直延续到89风波结束。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往往会处在一种彷徨和苦闷之中,其中一些学生的行为也会出现扭曲和变形,甚至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记得在80年代中期,清华园内一年中就发生了多起学生自杀事件。为了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我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开始了心理学的研究,并于1986年将心理学引进了清华大学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离开清华后,虽然我的工作比较繁忙,但一直没有放弃这方面的研究,并担任了“全国大学心理学会”的会长,先后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完成了北京市《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课题,为北京高校在学生中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依据。每当在咨询室接待一位有人格障碍或者心理矛盾的学生,给他们一点帮助的时候,都会感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和它的责任。我想,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离开清华后,我来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担任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这是一所规模不算大的市属高校,目前在校生6000余人,学生大部分来自北京,学校的学风和校风以及思想观念与清华相比有许多不同。我分管学生、后勤和基建工作,工作量大,工作难做,困难和压力非常大,常常被陷在矛盾的旋涡中。能够有信心完成所担负的任务,是受益于母校所给予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我常常回清华取经,喜欢听丈夫谈清华的事情,总感到背后有一种力量在支持着,这种力量就是清华那厚重的传统和学子们眷恋母校的情结。

我们是清华人中比较特殊的一代,也是历史的产物,但同样也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是清华园这块土地滋润成长起来的,清华的传统和风格,已溶入我们的思想观念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会永远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准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