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非常时期 非常感受

2008-12-05 |

李海鹏(1988级)

又到“六一”儿童节了,女儿李岱宸(乳名霈霈)也整整两岁半了。此时,霈霈妈妈李蕾——清华大学酒仙桥医院(原名信息产业部401医院)耳鼻咽喉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却正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奋战,无法与爱女团聚。5月中旬,妻在默默收拾行装准备赴一线时,特意带上了几张她最为喜爱的母女快乐照,她说要在一个月的工作和隔离的日子里,天天看到女儿……

李海鹏夫人、孩子在一起

今年的4月本应是我们全家最轻松愉快的日子:先是妻子李蕾刚刚完成了卫生三下乡任务,在白求恩大夫光荣牺牲的河北省唐县某新建医院支援工作了整整三个月,全家刚刚团圆;二是423是妻的30岁生日,我正盘算着好好庆贺一下;三是家里又多了个清华人——妻所在的原信息产业部401医院酒仙桥医院正式转入我的母校清华大学。我们计划一起参加42792周年校庆(今年还恰逢我们1988级同学毕业10周年的值年之庆)。

然而,一进入4月中旬,伴随着首都爆发“非典”,家里的气氛也进入了“临战状态”。妻每天仍正常上班,在门诊、病房、手术室之间奔忙,那几日里接连有本院门诊急诊医生被“萨斯”击中的消息,全家人无不深深担忧。18日传来了更不好的消息:与妻同科室的一位医生“疑似”。妻正在家轮休,闻听此讯顿时泪下,既为全科同事担忧,也为宝贝女儿担惊——休息日里母女怎能没有“密切接触”?妻心里难过但仍十分镇静,收拾好随身物品和方便食品悄悄离家,借住一处空房自行隔离,并用电话一一叮嘱家里的消毒事项。就这样,妻的生日在静静中度过。紧接着,清华取消了校庆日校友返校活动,全国“五一”长假被取消,我家居住的军队大院也紧急关闭了几个营门,卫兵戒备森严。全家异常紧张,直至妻那位同事被排除“非典”,全科医护人员虚惊一场。

420日起,母校酒仙桥医院被北京市政府指定为“非典”防治定点医院,妻的叔叔、院长助理兼核医学科主任李路平,婶婶、产科主管护师姚丽晶先后上阵,妻本人也参加了医疗和防护培训,随时准备出征。为此,特地从数千里外请来霈霈的姥姥帮助照看孩子。妻对我说:“你是公务员,出差、加班多,平日里我支持你,这回你可得支持我!”

我能不支持吗?全家人能不支持吗?我记得那一年的酷暑,妻怀着霈霈,还坚持进病房、上手术台、值夜班,并且在周末参加临床继续教育培训、参加一门门理论和操作考试、撰写论文;我还记得,去年末,隆冬季节妻的医院组织医疗队下乡,妻积极报名,那时我正在外地出差,电话里妻问我:“中国所有学医的都会知道白求恩,但又有多少医务人员能够有机会在白求恩大夫战斗过并最终牺牲的地方救死扶伤呢?”——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她心中涌动着神圣和自豪的热潮!

妻出身于医学世家,祖孙三代中有医务人员6人。妻虽是独生女,却丝毫没有娇气,工作上非常要强。她钟爱她的事业,也笃信她的座右铭——“医者仁术,医学贵精”。我知道,医务人员的“非典”感染率最高;而且我更知晓,一旦“非典”患者危重,传染危险最大、近乎零距离接触的气管切开插管抢救操作正是耳鼻喉医师的专业,但我深知妻定会奋不顾身、义无返顾!

随后的几天是全家忙碌的日子,妻不声不响地剪去了长发,把女儿童床上的蚊帐支起,把入夏的衣服找齐、叠好……517是赶赴医院报到的日子,刚睡醒的霈霈哭着要妈妈抱。妻噙着泪请姥姥先抱霈霈下楼,随后才拎着行李悄悄离家,还特意绕开女儿经常玩耍的小花园,避免霈霈看到后哭闹。

此后数日,小女霈霈似乎长大许多,常常对关心她的小朋友家长回答道:“妈妈上班了,我想妈妈,想也不哭……”

进入一线,妻每天在经历数小时病房鏖战,并接受污染区、半污染区逐级严格消毒,乘车返回到隔离住宿地之后,才能用疲惫沙哑的声音向家里报平安。她叔侄3人先后上一线,一个多月虽在同一个医院奋战,但彼此却无法见面,只能在电话里相互问候、相互鼓励!

一天,妻在电话中流露出少有的喜悦和兴奋——她说清华大学酒仙桥医院被全国妇联和卫生部授予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全院共收治了137名“非典”患者,其中她所在病区已累计收治、转入21个“非典”患者,先后治愈出院17人,其余的患者也在康复过程中……

真心希望包括“非典”在内的所有病魔都能远离人类,真心希望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都能早日平安凯旋、阖家团聚、健康幸福久远……

* 李海鹏,汽车系88级汽82班、中文系编8班毕业生,工、文双学士,留澳工商管理硕士;汽车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现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

写于200361日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