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百龄自述》(节录)

2009-05-25 |

美顾毓琇(1923)

自 序

江苏文艺出版社张昌华先生建议将余《九二自述》及其他文字编印成册,名为《百龄自述》,并嘱写一篇序言,长短听便。本人自1992年封笔后,去年年底仅破例撰写纪念师友短文,分类如下:

一、电工 萨本栋 朱兰成 李郁荣 潘文渊

     任之恭 孟昭英 廖增武 王 安

二、物理 胡刚复 叶企孙 吴有训 周培源

     赵忠尧 吴健雄 王淦昌 钱三强

三、文学 闻一多 朱自清 许地山 冰 心

     梁实秋 朱 湘 钱钟书 曹 禺

四、美术 张大千 徐悲鸿 傅抱石 张书??

     黄君璧 汪亚尘 潘玉良 王少陵

五、外交 顾维钧 金纯孺 叶公超 蒋廷黻

     时昭瀛 李迪俊 王化成 陈之迈

六、史哲 胡适之 赵元任 陈寅恪 李济之

     冯友兰 陈岱孙

七、工程 詹天佑 侯德榜 李仪祉 茅以升

     凌鸿勋 唐星海 梁思成 林徽音

八、教育 蔡元培 唐文治 张伯苓 蒋梦麟

     梅贻琦 罗家伦

以上六十人,均系20世纪的重要人物,由奋斗而成功,可供后人敬仰。令逢两千年开始,上一世纪的成就,即为21世纪的基础,吾人应加以珍视。现在中年、青年乃至少年诸多人才,各自努力,无论在学术上及事业上必定大有成就,则中华民族复兴,中华文化复兴,可以保证成功。

愿与读者共勉之!

最后谨录旧体《一剪梅·祝中华文化复兴》,请读者指正:

浩荡长江卷浪花 大哉中华 美哉中华

黄河一泻倾天下 复兴文化 发扬文化

雪耀昆仑映日斜 易水悲笳 胡马鸣笳

巍峨五岳彩云霞 爱我邦家 护我邦家

锡山樵翁顾毓于费城蕉舍  

                       2000120

特 记:

近悉杨振宁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金禧学术讲座演讲《中国文化的科学》有云:“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国家,到了20世纪中国文化已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文化,故能用一百年的时间,在科学上追上西方七百年才取得的成绩,是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飞跃进步。”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前途很乐观。现在数学出了陈省身、华罗庚,物理出了吴健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以上五位物理诺贝尔奖得主),化学出了李远哲(化学诺贝尔奖得主),则杨振宁的豪语是有根据的。真知卓见,不胜钦佩。

                         顾毓

2000212

传 略

顾毓琇先生,字一樵,1902年生于江苏无锡。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获电机工程学士、硕士,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工学院院长。1938年后,历任教育部政务次长,中央大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曾兼任国立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中央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师学会副会长,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会长。1950年移居美国,先后就任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正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荣休教授,并被聘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理论及应用力学委员会委员,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时参加多种国际学术团体,如IUTAM(国际理论及应用力学组织)个人理事(1946—1996)IEEE (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会士。1972年获得 IEEE 兰姆金质奖章 (LammeMedal),“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金质奖章?1999年末及2000年初又分别获得IEEE千禧奖章(Millennium Medal)IEEE电路及系统学会(CASS)金禧奖章(Golden Jubilee Medal)?1926年起发表《四次方程解法》、《电机瞬变分析》、《电机论文集》、《电工原理》、《直流电机原理》、《非线性系统之分析与控制》、《电能交换机》、《科学论文集》等多种科学著作。1979年至今还先后被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工学院和西北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聘为名誉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于1972年赠予名誉法学博士(LL.D)

清华工学院院长电机系主任 顾毓教授(清华年刊·一九三五)

顾一樵先生兼好文艺,早年为文学研究会会员、清华文学社社员。1924年以来,先后出版《芝兰与茉莉》(小说),《孤鸿》(戏剧),《岳飞及其他》(戏剧),《我的父亲》(传记),《西施》(戏剧),《白娘娘》(戏剧),《古城烽火》(戏剧),《中国的文艺复兴》(论文),《海滨集》(译诗集)等?1940年开始作诗词,出版有《蕉舍吟草》、《海外集》等诗词集。1961年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有《顾一樵全集》十二册。1986年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顾毓琇诗选》。1987年《行云流水》出版。1990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顾毓琇戏剧选》。1991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齐眉集》。1993年至199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耄耋集》、《水木清华》、《蕉舍诗词》、《顾毓琇诗歌集》、新版《行云流水》。1997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顾毓琇词曲集》。

百龄自述

引言

西方的道路是:一、文艺复兴,二,政治革命,三、宗教改造。我们不妨将宗教改造改为社会改造。印度的道路是:一、文艺复兴,二、政治革命,三、社会改造。泰戈尔(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雷蒙(Sir C. V. Raman 193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可以代表文艺复兴;甘地(Gandhi)及尼赫鲁争取印度的独立,可代表政治革命;但印度对于社会改造则尚未做到。种姓观念(caste),贫富不均,宗教纷争,尚待改造。中国的道路,自鸦片战争(1840)、中日甲午战争(1894)、日俄甲辰战争(1904)以后,加以八国联军、辛丑条约,中国成为次殖民地,因此国父孙中山先生矢志革命,黄花岗烈士最可代表牺牲性命、推翻满清统治之志士仁人。武昌起义,民国建立(1912),中山先生高瞻远瞩,临终认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1919),本人均曾参加。但只引进“科学”与“民主”实在远为不够。但其方向是对的,文艺复兴还是对的。社会改造包括经济改造,还无人注意。北伐之后,南京政府成立,至西安事变以后,逐渐走上国共合作之路。卢沟桥“七七”事变(1937)乃继“九一八”(1931)、“一·二八”(1932)之后的必然结果。本人在1931年担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曾与学生到南京车站恭送十九路军开往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当时本人将自编剧本《荆轲》付印,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又赶写剧本《岳飞》,后来在重庆公演,适值汪精卫出走之后,故颇受观众赞赏。《荆轲》插曲,经应尚能作曲,在后方演唱。

1937年至1945年,抗战八年,举国一致,牺牲不顾,终于抗战胜利。本人自19381月离开长沙临大(后即迁往昆明,成为世界闻名的西南联大),受命担任教育部政务次长(当时余并非国民党员),至1944年胜利在望,方调任中央大学(已移至重庆沙坪坝)校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因老母在沪,请辞校长职,获准。194599日,在南京参加受降典礼,真有说不出的愉快!自鸦片战争以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奇耻异辱,至此方可透过气来。历来革命志士及抗战中的军民,多少牺牲,方换得此刻的胜利。但是,瞻望前途,政治革命及社会改造尚未成功。不久,国共战争展开,南京政府播迁。1949101日,天安门城楼上诞生了新政权。中国人民政府所号召的是“为人民服务”,先做到了“耕者有其田,食者有其粮”,着手社会改造。四十余年来建立一个新国家。但是,仍是强而不富。政府虽建设多端,增加产业,然未“藏富于民”。因此,本人于1986年赴大陆参加交大八十周年校庆时,即向有关方面建议试行股份制,使国营事业成为人民公有事业,以加速经济发展及提高人民福利,且可吸收外资及侨汇。至今已有七年,国内股份制已在推行。

现在,国内实行经济开放,实为社会改造之主要工作,切不可倒退。现在的大问题是如何进入21世纪。必须从强而富,且富在人民。因此,政治革命、文艺复兴之外,必须加紧社会改造。而社会改造之急务乃在经济开放,使人民富有。

为迎接21世纪,本人敬建议如下:

一、文化开发,二、经济开放,三、政治开明。此三“开”政策,中国不妨试行。

文化开发 文化必须包括文艺与科技。徒有文艺而科学不发达,技术不前进,则国家富强便不能保。而思想开发更为重要,否则经济亦不能发展。

经济开放 其理由已为大家所熟知,不待多言,问题在思想上真正搞通,并需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方可不断向前迈进,防止大的起伏、波动。

政治开明 主要在于“公平”与“公开”,讲信用,重道德。政府对人民要宽宏、厚爱,增加福利,以固民本。中国文化,注重仁义。“仁者无敌”,“诚者有信”。有信心及信用方可达到“互信”、“共信”。“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于智、仁、勇之外加以诚、信,可以兴邦,可以建国,可以完成全面的改革,进入21世纪。

愿与全国青年共勉之!

顾毓199399

1962年,我和妻子及儿子慰民到欧洲旅行,先后走访了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和比利时。十一年后的1973年,我们三人在离开二十四年之后重访中国大陆。1951年当我们在麻省剑桥时,我的岳父不幸去世,时年八十三岁。当我从次子慰庆那里得此噩耗时,我没有告诉内子,因为当时她的身体状况不佳。就在我们从波士顿前往费城不久,蛇年(1953)元月九日,和我大哥同住在上海的家母也离世了,根据中国的计算方法,她活过了七十一岁。我的四弟毓珍是华东化工学院教授,故于1968727日,但我直到两年之后的19701119日才得知这一噩耗。

周恩来总理会见作者夫妇及子女1973。前排左起:周培源、王蒂、廖承志、顾毓、周总理、王婉靖、经普椿、罗青长;后排左4起:作者子女顾慰文、顾慰连、顾慰民、顾慰庆。

2000626日,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梅祖彦(1946,图中右1)教授及夫人刘自强(1947,2),由美国钟安民(1943,1)校友陪同拜访顾毓先生。

大陆之旅

不过我的哥哥毓琦、三弟毓??和妹妹毓桐(王夫人)还全部健在,都住在上海。妻子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唐夫人)也都住在上海。她的弟弟几年以前已在无锡过世。我的妻子非常想见到几个孩子:慰连、慰庆和慰文(谢志良夫人)。他们都已经结婚了,而她更想见见两个儿媳、一个女婿和五个孙辈。于是,在理查德·尼克松总统1972年的历史性的北京之行后,妻子便说服我一起进行大陆之旅。

1973626日,妻子和我同领了美国护照,慰民两天后也拿到了护照。相应的,为访问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需的签证很快从渥太华的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那里获得。通常这需要来自北京的权威认可,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为安排签证帮了大忙,724日,我向马丁校长汇报了即将实施的旅行,他给予积极的评价并祝福我旅行愉快。

8月初,我们三人从费城搭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班机飞抵伦敦,在那里逗留了半天,参观了温莎宫殿和唐人街,随即又上了该公司从伦敦到香港的包机。飞机在阿布扎比和曼谷简短停了一下以便补充燃料,于83日星期五的午夜抵达香港。

85日星期日,我们搭乘从九龙到广州的早班火车,开始了访问中国大陆的旅程。中午时分车到边境,检查过行李之后我们吃了一顿简单的中式午餐,转乘赴广州的车。

在(广州)机扬我们遇到了张捷迁博士及其一家:他的夫人、儿子以及从马里兰州来的女儿。前面我提到过,张博士是我在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时的同事,1937年底之前,他在南昌主要负责研制十五英尺口径的风洞,并任华盛顿特区天主教大学航空科学系主任。博士和张夫人在1972年曾访问过大陆,当时同行的还有任之恭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夫妇,林家翘博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夫妇,以及其他华裔美国科学家和他们的家属。

在机场,我们耐心地等待着夏日的倾盆大雨停止。很快,三叉戟飞机开始直飞上海。

在上海机场,我们惊喜地见到了久违的三弟毓??,妹妹毓桐,妻妹夫唐淞源;从沈阳来的儿子慰连和从西安(即过去的长安,位于西北的唐朝国都)赶来的女儿慰文;外孙定刚则是平生第一次见到外祖母。刚刚后来向外祖母坦承,他从未梦想过会有这样慈祥的好祖母。这十岁的外孙一直是外祖母的至爱,直到另一个十一岁的小孙子宜凡从西安抵达之后,两个小家伙才分享了这份慈爱。

我们被中国旅行社的代表安排在上海最好的旅店之一锦江饭店下榻,包了同一楼层的四个房间。我和妻子住一个套间,慰民一间,长子慰连一间,长女慰文带着儿子刚刚住另一间——的确是一次美妙的家族大团圆。不仅如此,旅程安排更是完美。想想吧:我们于清早从香港九龙出发,没到当天黄昏时分已经到达上海。根据农历计算,公历85日正好是七月初七,而在中国的传说中,这正是牛郎织女每年借鹊桥穿过银河相会的日子;再想想,我们就在这一天与分别二十多年的儿女们重逢。

第二天早晨,我的哥哥、退休的医生毓琦来看我。妻子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也来了。

88日(星期三)晚,我们为了招待亲属,在锦江饭店安排了一次聚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女婿一同承担起主人的角色。席上备了米酒,而且,由于某种特殊的安排还上了著名的贵州茅台。如此款待的确使大家喜出望外。这次团圆宴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能准确地回忆起当时的美味佳肴,更不用说赴宴的各位亲友。

故乡无锡(它处在上海和南京之间)之旅使人感慨万千。如果把南京比作华盛顿、把上海作为纽约的话,无锡则可视为费城。811日星期六一早,我们一大家子——三弟,儿子慰连、慰庆,女儿慰民,孙子凡凡——从上海坐火车往无锡进发,途中在昆山和苏州停了一会儿,有车把我们送到毗邻太湖的太湖饭店。我祖父母的安葬之地就在孟湾(得名于孟子),面对着太湖三岛,但不属于市政当局管辖。

813日是农历七月十五,正是家母的生日。我们到惠山脚下的父母坟前,献上一束鲜花以表达对老人家的尊敬之意。

814日星期二,我们登上了(上海)飞往北京的班机。除了婉靖以外,慰连、慰庆、慰文和慰民一块同行。

经过一个多小时平静的飞行,我们降落在北京,随即被安排于老北京饭店五楼的三个房间。饭店的食物和服务都无可挑剔,我们差一点又想在这里来一次更有趣的亲属大聚会。长媳戴俊英和慰连同在沈阳的辽宁农业大学任教,此刻带着两个孩子宜群(鸣鸣)宜晴(霖霖)已先期抵达北京。次媳滕锦华是出自山东大学的建筑工程师,她和我们的大孙女宜音(音音)稍后从西安赶来。

817日星期五,我们走访了坐落在城外的北京大学。结束了对科学实验室和图书馆的参观之后,周培源校长和他的妻子备下了接风晚宴。后来,我们约请了冯友兰教授夫妇、陈岱孙教授和黄子卿教授,重温清华旧事。这三位都曾在清华教书,冯原是哲学系主任,陈是经济系主任,黄则教物理化学。周培源教授本人在到北京大学之前,也是清华的物理教授。

818日星期六,我们终于回到清华大学,如今它的规模至少扩展为当初的两倍了。和老同事重逢实在令人喜出望外:施嘉炀教授(水力工程学),张任(水保护学),陶葆楷(土木工程学),章名涛(电机工程学,已退休),李辑祥(机械工程学),和已八十四岁高龄的刘仙洲(机械工程学)。我还见到了几位新教员,如张维博士和钱伟长博士。土木工程系设计建造的新建筑让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机械车间宽敞明亮,看得出生产相当繁重。校里设了一所专门研究动力系统稳定性的特殊实验室,它忙于研究中部武汉地区的动力网络情况。一些小型机器正在模拟水力发电和蒸汽发电系统。在中文里,水力发电被称为水电,而用煤或油为原料的发电方式被称为火电。我昔日的同事范崇武教授1929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就职清华之前我曾派他到英国Rugby的汤姆孙—休斯敦公司以获得实际工作的经验。如今,我很高兴地发现他的同事们对我1958-1962年间在美国出版的几本书很熟悉,我也答应再寄上一本自己的《科学论文选》。我们在一池新建的荷塘边吃了顿简单的午餐,随后拜访了刘仙洲教授和张子高教授。教化学的张子高已是八十八高龄,但仍在孜孜不倦撰写论著,刘教授送给婉靖一尊从景德镇带来的纯白色瓷花瓶作为纪念。

我定于820日星期一在清华作一次关于非线性系统分析的报告,慰文是电子学和编码理论专业的,这是她第二次听我的报告,小女慰民则抽空参观了土木工程系,讨论了一些建筑方面的话题。

下午是一场关于技术教育科学研究的非正式研讨。必须指出的是,现在的清华大学已成为专攻科技的高等教育机构,换言之,它类似德国或法国的工学院。我回想起1938年与周恩来先生的一次特殊会面,当时我任教育部次长,我们谈论的就是中国的教育政策。周恩来强调说,他希望更多加强“技术教育”,而这正是工学院所教授的。

819日星期日,顾氏一家有一次美妙的郊游。我和婉靖,慰连一家四口,慰庆一家三口,慰文和慰民。我们有三辆可供调度的汽车和专职司机(其中两位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手),从卧佛寺开始(我在曼谷游过另一个卧佛寺),接着是香山和夏宫(即颐和园)。游完颐和园,我们驱车前往动物园。

821日星期二,我们到中央民族学院拜访了我的同班同学吴文藻博士,他已在此任教多年。他的妻子,著名诗人、散文家谢冰心,仍和以前一样充满活力。

抗日战争爆发前,我们在北京曾有过一次清华1923级毕业生的重聚。另一对名夫妻梁思成与林徽音。思成是梁启超的公子,徽音则系林长民的千金,自己也是位诗人,思成能赢得她的芳心,连我们这些同学都为之自豪,要知道她的慕求者之多有如过江之鲫,竞争可谓激烈非常。梁氏夫妇均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专业毕业,思成还做过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如今城里新建的高层建筑物多半出于他的设计,也算其建筑艺术的纪念物吧。

821日晚,我携慰连和慰民乘夜车从北京前往辽宁省会沈阳,次日上午到达;23日又乘火车到辽阳以南的钢都鞍山。

824日星期五,我们搭夜车离开沈阳,次日上午十点三十回到北京。

827日星期一是一个极其难忘的日子。妻子婉靖和她的后辈们一起完成了“历史性”的长城之旅。

829日星期三晚上,我们惊奇地听见广播里播放了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胜利结束的消息。

当晚十点,就在我们准备动身去西北的前夜,令人更高兴的消息传来:周恩来总理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我们全家。当首都还沉浸在一片欢庆气氛中时,我和妻子、两儿两女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的当晚,受到了中国总理的接见。这机会决非寻常,这次接见也别有相当重要的涵义。第二天,全世界都知道了我们的北京之行,而这在我们的要求下原本是不见诸报刊的。

会见时气氛很随意,有人专职摄影,有茶,午夜时分还有点心招待。一见面,总理说:“你不老嘛。”我的妻子随即问候总理:“您看起来非常健康。”他谦逊地答道:“徒有其表了。”那时,我们决没有怀疑周恩来总理实际已经大病在身(甚至更早)。

我们像老朋友那样倾谈,漫谈着双方都关心的种种话题。他强调说,他和很多人有非常复杂的个人关系。

我的长子在中国东北从事植物种子的研究与教学,总理建议他,既然日本人对中国的大豆有特殊的兴趣,他也应该研究研究大豆文化。后来我才知道,美国大豆的品种如今已经超过了中国,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农产品多做实验,多做改进。 这次没有预约的聚会一直持续到次日的凌晨一点。

……

参加清华八十校庆

(1991)427日上午,先到北京大学燕南园拜访陈岱孙老教授,并约了潘光旦先生的两位女公子见面。下午,到清华大学工字厅报到。后步行,经过闻一多教授纪念像,走到大礼堂。台上左边第一排坐了1920届的陈岱孙,1923届本人及施嘉炀教授,赵忠尧教授及王淦昌教授。校长张孝文致开会词后,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李铁映主任致词祝贺。陈岱孙教授代表校友致词。

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同时举行之八十周年校庆,由“四杰士”陈省身、杨振宁、李政道和李远哲在座谈会后联名传真致电北京清华大学祝贺校庆,不旋踵竟接张孝文校长致谢复电。这是海峡两岸母校第一次互贺校庆。

关于赵忠尧教授及王淦昌教授对近代物理的卓越及优先贡献,杨振宁博士近在报纸发表文章认为:赵、王二位昔年所发表的著作,皆可达到物理诺贝尔奖的深度。赵先生与本人在1932年秋同时在清华教授大学一年级物理,实为幸事。1946年,本人赴日本京都大学访问汤川教授(Dr.Yukawa),汤川即赞王淦昌教授之杰出论文。此次与赵、王两位同时登台,庆祝八十校庆,更觉高兴。同时参加校庆的,还有前北大校长周培源及上海工大校长钱伟长等。散会后,访施嘉炀兄嫂于胜因院;后参加张孝文校长之晚餐,并奉校长命向各位校友及家属祝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