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高僧传》里”的吴宓师

2009-06-05 |

吴宗济(1934中文)

高僧传里

吴宓先生为“师”,是我在清华上过一年的先生的课。说他是“高僧传里”,是先生有自赠的一副联语:“终为污渎池中物,自许高僧传里人”。有自挽的一联:“一生长恨风雷雨,三宝终依佛法僧”;他又自号“雨僧”。这样看来,他简直就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了。可是他既不茹素,也从不拜佛,我见他的屋里连一尊佛像、一本佛经都没有。他要入《高僧传》只是一种“摹拟”罢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他的言谈举止,又哪里像个尘世中人呢?他在当年清华园的教授中是被认为属于一种独特的、甚至古怪的行列的。我只听过他一年的课,追陪的时日既短;而且以我那时的水平,既不懂文学、更不懂哲学,分析能力很差,谈不上能对这样一位思想和行动都够深奥的人有所理解和评骘,现在来写回忆,可谓自不量力。不过我在清华的那几年,却因为成了一名“照相的”,“承斯善利”,得以在课外与先生有过一段“忘年的交道”,自然对他也会有点直观的印象。后来在抗战期间到了大西南,又常听到他的行踪;因此倒也有一鳞半爪可记。近年来社会上关于对他的“追忆”、“解析”等文字,似乎热闹起来,大可参考;我这几则回忆,权当茶余酒后的谈助而已。

吴宓一九三二年摄于清华大学

中为洋用

吴宓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是清华外文系教授。那时学校规定中文系学生必须选读一门西洋文学的课程(还得选一门自然科学的课),我选了先生的“西洋文学史”。作业是每周要读一种西洋名著,上自希腊、罗马,近到莎翁、雨果(也包括其它国家的名著,但都为英译本),每种都要交一篇用英文写的内容述评。这门课很吃重,我的英语程度有限,就用中文来写,而且用了当时流行的文言小说体(类似林纾“翻译”的外文小说、比鸳鸯蝴蝶派好不了多少的那种体裁)。谁知吴师本来就是“敏而好古”的,他不但不加批评,还给了高分。我入学考试时,“国文”的一篇论说文章,是用韩柳文体写的。后来知道,国文出题阅卷的“座师”杨树达先生,在清华也是一位“遗世绝俗”的人物,竟给了我满分,使我侥幸考取而沾沾自喜,对外语就没有多下工夫。现在想来不免惭愧。

照相因缘

吴师所住的两间居室,就是清华园工字厅的西北隅,曾为梁启超大师的旧居。内有任公所书楹联。北墙外临荷花池,就是朱自清先生所写《荷塘月色》的荷池(应为“荒岛”之荷池——编者),南窗之西就是古藤院,因此把此厅名曰“藤影荷声之馆”,有一横额为训诂学家黄节所书。吴师就在此环境中伏案写作,他家在陕西,千年不归,故又称“空轩”。1934年,他的《吴宓诗集》将要出版,这都是旧体诗,其中有多首却是西洋诗评,并有大量插图。这些插图需要复印,室内景色和主人公的生活起居需要留影,都准备载入诗集。此屋附近旧有一所建筑,名古月堂,当年是作为外教授的西餐厅,也是吴师时常光顾之所。吴师得悉我喜欢摄影,于是有一天他忽然邀我到此“赐宴”,即以照相翻印之事相托。我那时真有受宠若惊之感,更窃喜从此可以接近这位严肃出名的老师。诗集出版后得见赠一册。此集颇和寻常诗集不同,全书约四十万言,分为十四卷,诗篇之外,引文和辑录文字占大半,极有参考价值,可当一代诗史读。我这“照相的”亦竟蒙在书中提及。此书于抗战中丢失,但有幸竟在重庆的旧书肆中找到一册,失而复得,亦属文字因缘。有诗为证:

“藤影荷声”古月堂,

先生一馔永难忘。

写真末技充诗典,

附骥犹沾锦集香。

街头卖艺

1938年抗战期间,我在昆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吴师在西南联大,同在一城而竟未谋面。1943年我在重庆,有一天上街走过“两路口”,见公路旁的岩壁上挂有一大幅白被单,上面大书“吴宓在此开讲《红楼梦》”,而不见其人,大概是讲完回家了吧。我顿时心情十分沉重,不过想到吹箫吴市的古人,倒也无伤大雅。心想明后当能在此一会吾师。第二天我再走去一看,横幅不见了。不知吴先生又向何方去“摆龙门阵”了。当时大后方的许多流亡学者,就是这样各献所长,以佐升斗之匮乏的。后来听说他晚景很差,十年动乱中又惨遭体罚,竟致穷愁潦倒,郁郁以终。一代学贯中西的文人,竟如此下场!如果他能活到今天,还不是和当代学者同样受到国家的礼遇?

自寻烦恼

吴宓师在学生面前,总是衣着古朴,道貌岸然,似乎难以亲近。一般教授都有家属同住,而他却是孤身一人,并无什么娱乐消遣。可是外界却有若干传闻,主要是婚外有所追求。他自己的诗文中也从不讳言。他在讲课中常常提到的世界名著中的两个主人公,中国的当属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而外国的就是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他们都是抱着柏拉图式的恋爱观,而结果造成终身遗恨的。特别是他以维特所爱的夏洛蒂来比他为她而“辗转反侧”的□□□。他抛出半生的精力求之而不得,竟找了一位“同病”的、英国小说家沙克雷的四首“情诗”:《反少年维特之烦恼》。他翻译了此诗,从第一章的头两句:“维特昔爱霞洛脱,此爱深极难言说”起,到第四章的末两句:“头破脑涨命呜呼,恩爱从兹断藤葛”终,可谓大彻大悟。于是也来个“仿沙克雷所作反少年维特之烦恼四首”、以《吴宓先生之烦恼》为题的四首忏情诗。此诗完全是“夫子自道”,胜过他人所猜测的千言万语。其诗曰:

吴宓苦爱□□□,

三洲人士共惊闻。

离婚不畏圣贤讥,

金钱名誉何足云!

作诗三度曾南游,

绕地一圈到欧洲。

终古相思不相见,

钓得金鳌又脱钩!

赔了夫人又折兵,

归来悲愤欲戕生。

美人依旧笑洋洋,

新装艳服金陵城。

奉劝世人莫恋爱,

此事无利有百害!

寸衷扰攘洗浊尘,

诸天空漠逃色界。

今古交融

吴宓师的学风,世人论者多以其新学与旧学交治为话题;而孰重孰轻、孰主孰从,一般又难说得清楚。这里查他诗集中的一页,载有所集近人诗句的一联:

“随境启新悟;抗心希古欢”。

而由当时清华的哲学研究生沈有鼎为其所作的解析,或可以作为比较深入而恰当的解答。沈氏把上下联语各五字作对照,原文较长,兹摘要介绍其各字对照的主题(见上图):

“悟是体;欢是用。悟是独造;欢是相忘。

新是现;古是常。悟须当下契机;欢无异乎前圣。

启是顿;希是渐。顿悟唯新;渐修合古。

境是外;心是内,悟本于心;欢从于境。

随是顺;抗是逆。随是降;抗是升。”

(见《吴宓诗集》卷十,补白)

这一大套的解释似乎有些玄奥,可再拿吴师所译的一首法国解尼埃的《创造》诗,以明他的“诗集作成之义法”;由此也就可以理解他的治学的方法。

“采撷远古之花兮,以酿造吾人之蜜。

为描画吾侪之感想兮,借古人之色泽。

就古人之诗火兮,吾侪之烈炬可以引燃。

用信赖之俊思兮,成古体之佳篇。

(见《吴宓诗集》卷首)

这也许能简单地说清楚了。吴的治学和作诗,是“古为今用”、是“旧瓶装新酒”、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由是乎他的全部“学案”是求新而又舍不得古,由是产生种种矛盾。表面上他比王国维还“古”。而实际里他比徐志摩更“新”,“新”得超前。结果是社会跟不上他,生活上也就乱了套;但学问上却是认真得“文如其人”,一丝不苟的;但他的文思横肆,又要那么求真,于是又敢于“人如其文”。(他的诗文能怎么说,他就真能怎么做!许多人文章可以说得吓人,可事实不敢去做)。我给他拍摄生活照片,翻拍陈年资料;大大小小,零零碎碎;他“验收”得很认真,倒没有挑剔“返工”。这使我不胜荣幸。

又有些论者说,先生的治学与处世,一生都在矛盾之中,所以未能集其大成。我认为这要看当时他所处的环境,为不可抗的环境所限,不能“作《春秋》责备贤者”的苛求。以他的古今博学,但过分以诗代史,以至少了“诗味”,未能列入诗豪;同时他的自述诸作又乏所谓“温柔敦厚”,(例如他的“忏情”诗)乃致有伤“大雅”。这也算是他的局限吧。

(转载自吴宗济著《补听集》,20031月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我当年在校时,家兄经营一家照相馆,我则总是背着个新闻摄影机到处照相,就有了个照相的的绰号。最近参加一次校庆的校友返校会,遇到一位几十年不见的老同学,一见我在填写职业,竟惊问道:你不是照相的吗?

此诗见《吴宓诗集》卷13,故都集下,1页。中华书局,1935□□□三字应当是毛彦文,详情可参考金梅:《论毛彦文之不嫁吴宓》,原载《文学自由谈》,引自李继凯等编:《解析吴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626—632页,2001

相关新闻

  • 102014.07
  • 142016.11

    张国刚谈清华史学传统

    历史学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1911年建校初期就开设有中国史、西洋史等课程,1926年正式成立历史系,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

  • 202020.08

    吴宓:“博雅”教育倡导者

    吴宓(1894-1978),字雨僧,笔名余生,陕西省泾阳县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尊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留学。留美期间,他对19世...

  • 262018.06

    吴宓的一条座右铭

    “不苟”,就是为人处事认真、诚信,一切以客观的是非为是非,不苟且,不敷衍。它既是吴宓对在乐山做生意的老乡们的希望,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 132016.12

    吴宓与《武汉日报》的因缘与纠葛

    长期以来,学界但凡论及吴宓的编辑事业总以《学衡》与《大公报•文学副刊》为例。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他还编过《武汉日报•文学....

  • 112017.07

    吴宓的一封佚简

    1947年10月1日《国立河南大学校刊》复刊第16期刊载了一则《吴雨僧先生来函》,它并非全璧,但对于我们了解吴宓与姚从吾二人的交往,以及吴氏1947年....

  • 162020.11

    吴宓的国学观

    吴宓是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学人。他在1922—1933年间主编《学衡》杂志,践行“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学术宗旨;1925年参与筹办并实际主....

  • 172014.12
  • 152009.06
  • 23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