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孟繁雨:曹禺铜像暨曹禺纪念馆试开幕

2010-05-05 |

孟繁雨(1965水利)

201051日上午,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民主路25号的曹禺故居,举行了曹禺铜像暨曹禺纪念馆试开幕式(见照片1)。市、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众多男女老少曹禺“粉丝”到场。

照片1

曹禺(1910924日—19961213日)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享誉中外的戏剧大师和戏剧教育家。曾任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省潜江县,生于天津。1922年考入南开中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在饰演过的“娜拉”等角色时,绽露了表演才华。曹禺的天才首先在于他是个演员。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馆内陈列了1933年曹禺的毕业照,荷花池畔照,和演出剧照(见照片234)。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起抗日宣传队,开展抗日宣传,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长。曹禺率清华大学抗日宣传队在保定育德中学进行抗日宣传,演出了《月亮上升》等话剧。这部描写东北松花江群众掩护抗日武装队员过江的话剧,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育德中学附近有个铁厂,曹禺与工厂的工人们座谈,工人们纯朴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曹禺在车上遇到的那位姓赵的工人融合成了《雷雨》中的鲁大海。多少个日日夜夜,在清华大学图书馆西文阅览室,在清华园的小河边,曹禺为创作《雷雨》简直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几经揣摩构思,又用了6个月全神贯注地写作,曹禺终于完成了《雷雨》的最初创作。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这时是19338月,曹禺即将从清华大学毕业。次年《雷雨》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照片2

照片3

照片4

曹禺是喝海河水长大的,他深深地爱着这片滋润他走上戏剧事业道路并创作出《雷雨》等经典剧作的沃土。曹禺不仅是我尊敬的清华学长,同时是天津的骄傲和自豪!纪念馆东的小剧场将于9月底竣工,我约您届时一道观剧啦!(照片5

(照片5

曹禺名言:

“我觉得,真正打动人的东西,是作家的那个极其亲切又极其真实,他感受到的,思考过的问题和他的答复。当然,无疑问的,还包括作家刻划人物的本领,文字的美,丰富的语言艺术,以及丰富的知识。但是,如果作家没有那个活生生的思想,那个深刻的感受,那么,作品的艺术生命就短,艺术生命长的作品,它总是打动人的灵魂,叫人多懂人生的道理。请你们多读《红楼梦》,多读读关汉卿的作品,就会感觉到这个道理。”

20105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