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聚在一起,追忆李强老师。对于我个人而言,于公于私,都有很多话想说。我第一次见李强老师,还是我在芝加哥大学念博士的时候。那应该是2003年年初(20多年前了),李强老师作为访问学者(应该是杨大利老师邀请强爷),到访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部,并开设了“中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本科生课程。我作为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博士生,去李强老师的课上旁听。我至今还记得,在芝大社科...
由中国工程院、中核集团共同指导,中国核学会主办,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中核北方承办的《李冠兴传》发布仪式暨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7日在京举办,与会嘉宾共同回顾了李冠兴院士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的一生,汲取其“胸怀天下、为国抱薪”的高韵深情。李冠兴院士是我国核材料和核燃料领域著名专家,新型特种材料研究及应用的奠基人。在他身上谱写了科学家与管理者的“双料”传奇。“求真务实、自信自...
最美人间四月天,清华园里处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氛围,师生校友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清华大学113岁生日。4月27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邱勇、校长李路明在工字厅东厅与16位返校校友围坐一起,就“教育强国建设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展开交流,并听取校友意见建议。校党委副书记向波涛主持座谈。邱勇讲话邱勇表示,校庆期间学校主要领导与返校校友座谈交流是学校一直坚持的好传统好做法。校友们心系母校,发表的真知灼见为推动学校建设发展...
西南联大的铭心岁月惠赐给流金师与李埏先生这辈学人的,不正是“甚欢”的记忆与“均佳”的学殖吗?
1963年陈力为先生到四机部15所任总工程师,15所一直是以硬件当家的研究所,我作为基层软件研究人员和他接触并不多。但没想到陈总到所里后,开始重视软件....
40年前的今天,90岁的赵元任先生逝世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是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传世之作。4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回望赵元任先生与科学、语言和艺术共度的一生,依然耀眼夺目,令人动容。斯人已逝,精神长存!赵元任(1892年11月3日—1982年2月24日),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同为清华的四大导师,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
还在清华大学读书时,郝景芳选修了社会学系主任李强的“城市社会学”,听他讲城市分层理论。尤其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李强提到,劳工群体是这些年经常受到忽视的一个群体。或许正是这样的潜移默化,日后让她在《北京折叠》中创造出了“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李强曾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持工作十多年,后又主导了清华社会学系复建,担任该系系主任多年。他还先后担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