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石定寰:低碳的新路将使中国的发展之道越走越宽

2010-11-16 |

石定寰(1967工物)

我这一辈子都是跟能源工作打交道。1967年,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我在吉林省工作了5年,接受基层工作锻炼;1973年,我被调回清华核能所从事科研工作。1980年,我从国家核能所调到国家科委的能源处工作,1984年,在工业科技司负责能源、交通和工业施领域的科技管理工作;2001年担任了科技部(1998年国家科委改名为国家科技部)的秘书长和党组成员。多年来,我参与了许多能源方面的规划和政策研究,以及能源领域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和国际合作等项目。

国家科技部并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管理部门,而是面向全国很多重点行业,涉及的产业比较多。我们很可能是第一天在研究能源,第二天在研究交通,第三天在研究装备制造业。这客观上给我提供了一个广泛接触各个领域的机会,能够深入一些行业进行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各行业的实际运行情况,特别是行业科技发展问题。当然,我们不可能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能够对各个领域的宏观发展趋势方向以及对科技工作的需求有所了解。我们只有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情况,才能够对未来的形势以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003年国家开始做2020年中长期科技规划时,我是科技部的秘书长,也是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的战略研究工作。我们组织了20个包括宏观问题及重点领域的战略研究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沟通,多方面征求意见,并向国务院领导汇报,最后形成文件。

虽然是在规划科技工作,但我们是从分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面临的各种制约因素出发,去凝练出科技工作的重大任务。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能源、资源和环境是关系到中国实现2020年规划的最突出的问题。第一,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与人口、经济增长的冲突,这就引出了一个保证能源安全的问题。当时,中国30%的石油是进口而来,我们预测石油进口的比例在2020年会达到60%以上;第二,能源对环境的压力。因为煤和化石燃料的应用,中国当时是全球第二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是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最大排放国;第三,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相对比较低。在能源结构上,国外都是以清洁能源为主体,比如说,法国和日本都是核电占了很主要的部分,但中国还是以传统煤炭为主要能源,核电占的比重比较低,可再生能源占的比重更低,天然气的比重也不高。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希望打造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特别是大幅度提高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同时,加大清洁煤技术研究开发,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由此确定了能源科技工作的任务。实际上,这个规划也符合中央此后的能源规划,要节能优先、多元发展、加强环保和国际合作,才能保证能源的安全。这些年来,我们的工作也是围绕这些来做的。10年来,中国能源发展基本上满足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也开始迈出了改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的步伐。

核电近几年的发展也很快,中国核电目前的装机容量是1000万千瓦,在建的还有几千万千瓦。我们也制定了长远的发展目标。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这些年,水电发展很快。中国现在已经是水能利用的第一大国,总体装机容量已达到2亿千万,其中1/3是小水电。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四年翻番,到2009年年底达到了2580万千瓦,达到世界装机容量的第二位,今年很有可能达到4000万千瓦。在1990年代末,中国最多只能做850千瓦的风机设备,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突破了兆瓦级的大型风电设备的技术。不仅1兆瓦的风机被研制出来了,1.5兆瓦、2兆瓦、2.5兆瓦,包括3兆瓦的第一批海上风电设备都已经被研制出来了。在太阳能方面,中国的规模化应用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在光伏产业,产业已经达到世界最大规模,去年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占世界总产量的40%,美中不足的是国内的应用还没有开发起来,但是产业已经为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生物质能上,中国以前是从玉米中提取酒精,但这是在跟人争抢粮食,目前,中国正在努力研发从秸秆的纤维素中制造酒精。

目前,中国还是以煤为主的国家,清洁煤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大型IGCC示范电站正在建设,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项技术正在进行中,神华集团的第一个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已经投入运行。在输配电系统上,中国也有了新的进展。过去10年内,中国也正式建设了百万伏的超高压输电系统以及正负80万伏的直流输电系统。

为解决环境污染、汽车燃料和石油不足的问题,中国也在开发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未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这些不同的车辆服务了奥运会和世博会,也成为绿色奥运和绿色世博的亮点。

过去的10年里,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技术得到了突破。上海的磁悬浮线路是世界上第一条时速超过400公里高速磁悬浮线路,已经安全运行了7年,这证明该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北京目前也在建设低速磁悬浮线路。

10年,在能源多样化、提高能效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中国取得了很大进展,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的能源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无论是保障能源的供应,还是保护环境包括减排的压力。

改革开放对中国科技进步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包括我们的国际合作、信息和人员的交流以及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等形式。在多年的国外考察中,美国的洁净煤技术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俄罗斯和法国的大型快中子反应堆工程、日本和德国的高速铁路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不断地学习国外和了解国内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受教育,思考和研究一些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和美国能源部进行着国际合作。目前,我们也参与了国际的重大未来能源的科学工程,主要是关于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的试验工程。该项目正在法国筹备建设,是中国第一次出钱又出人并承担一部分建设任务的项目,也是我们参加的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还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那栋建筑物就是中国跟意大利环保部共同合作的一个项目,该建筑是一栋具备先进水平的生态节能建筑。我们也在国际间积极开展CDM项目(清洁发展机制),进行碳排放交易。

对中国来说,未来10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10年。如果按照本世纪初过于重视GDP的高能耗发展模式走,走不通的。我们需要按照中央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真正走一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道路。

这种调整对中国未来有重大的意义。结合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的要求,并把低碳技术应用到城市发展和产业化的进程,渗透到人们所居住的建筑、所使用的交通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真正切实地转变我们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模式。

低碳的新路将使中国的路子越走越宽。最新出来的“十二五”规划展现了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的要求。这个调整是要靠技术的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我相信未来的10年,如果我们能够切切实实地按照中央规划的图景走,将会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低碳发展道路。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我对未来10年充满了信心。

除了注重日常生活的少用空调等细节,石定寰还参与了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制定过程和国际合作的项目。这位国务院参事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对中国走上低碳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转自 商务周刊 2010111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