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约翰一生最大的愿望是让近代中国社会接受体育乃“教育之王”,竭力想在文化革新、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中植入一条“体育新民”的活泼新路。“普通人多以为体育只是踢球赛跑,平常说教育救国,而体育不在内,这都不对。体育实在是教育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2022年5月14日这天,382位同学在清华大学游泳馆里通过了游泳测试,其中217位是应届毕业生。对于清华学生来说,“无体育,不清华”不仅是一句闻名遐迩的响亮口号,更是实打...
在一次整理旧物时我发现一本小小的证书。它小小的,长有11厘米,宽只有7.5厘米。表面为深紫色,看起来历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它也显得更加陈旧。但上面的字迹却可以看清楚。上面有一行大一点的字:等级裁判员证书,下面一行小字,写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打开证书,左页写着,兹授予郑文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田径运动裁判员称号。右面这一页上有一帧我当时小照片,再下面占据大部分空间的是一个直径达5...
1938年至1940年,我曾在西南联大历史系读书。1940年我从联大毕业后,又在昆明教书,一直与西南联大师生有着联系和接触,西南联大的往事深深地印在我....
那一年,1964年我踏入了清华园,是我的一生中新的起点。1970年毕业留校,从此一直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清华。当年入清华时的情景,至今虽然许多已淡忘,但仍有不少点滴记忆犹新。此时,我真想回到那一年,1964年。
吴宓、萧公权、潘光旦、梁实秋、何炳棣、何兆武,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师皆毕业于清华大学,尽管他们求学的时间各不相同,但他们回忆求学时光,令他们头疼,或者深刻....
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校在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南迁昆明,成为西南联合大学。有一位年近六十的体育教师,冬天给学生上体育课时只穿一件汗衫....
我已迈入耄耋,但六十多年前有关“冬奥”的一件小事,我却记忆犹新,历历在目——1955年秋天,我由故乡济南踏进美丽的清华校园,成了一名大学生。按当时“清华”传统,每届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体育课,都是由著名的体育教育家、我们的恩师、清华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马约翰教授亲自授课。我记得,课堂设在清华大礼堂,听课的除了当年入学的新生,按今日时髦话说,还有许多校内校外马约翰教授的“粉丝”,整个礼堂座无虚席,连走道都...
2022年12月29日晚,以“纪念马约翰先生诞辰140周年”为主题的清华校友体育云沙龙通过线上会议形式成功举行。来自全球各地近百位校友在云端相聚,共同交流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和清华体育精神的深刻影响、重要意义。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体育专委会副会长陈伟强老师,体育专委会秘书长史丹丹校友参加沙龙,活动由体育专委会副秘书长夏毅校友在线主持。沙龙邀请了1973级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校友,现任清华校友总会理事...
清华校园现今四座户外雕像:朱自清、吴晗、闻一多、马约翰,那三人都是著作等身的大学者,马约翰则以体育宗师的身份,和人文大师、理工巨匠一起守护着水木清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