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二陶(1967冶金)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从美国回来探望父母。某日,有人跟我说,住我们楼上的李传信让我上楼去见他。我心里好生奇怪:李传信在我上大学时是无线电系的总支书记,可我是机械系的,我们没打过交道啊。他找我,会有什么事呢?
黄竟武烈士
进得门去,李老师开门见山地对我说:“经校党委决定,已将你二伯父黄竟武列入清华英烈。”还说了一些别的什么,我记不住了。事后我才知道,李传信在80年代曾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这事大约是在他任上决定的。向我这个当年的学生当面传达,是通知家属的十分恰当的途径。
2007年校庆时,我和妻子张克群(她也是清华园的孩子,建筑系毕业的)一同回来参加我们毕业40周年庆祝活动。校庆那天,克群在校园里采撷了一些二月兰和黄色、紫色的野花,编了个花篮。我这个学机械的也发挥专长,做了个架子,并画了一张二伯父的画像,嵌在了花圈内。我还写了一篇祭文,一并供在了清华英烈碑前。
我们班有十几个同学返校,经我提议,大家一起到清华英烈纪念碑前去瞻仰清华的烈士们,当然也包括我二伯父。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对我二伯父的英勇就义唏嘘不已。我则暗下决心,在二伯父牺牲60周年的2009年,一定再来祭奠他。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2009年到了。在洛杉矶,我们从网上下载了二伯父的照片,衬上黑色的底,装在一个镜框里,将它随身携带,悉心保管。然后就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东航的飞机在细雨蒙蒙的上海上空盘旋,仿佛在为二伯父默哀。上海,二伯父出生和殉难的城市,你的侄儿、侄媳回来了!飞机先在浦东机场降落,趁着等待转机的时间,我站在窗口,遥望着川沙,浮想联翩。时光倒流,我仿佛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攻占南京城,完成了对大上海的包围。蒋介石集团紧锣密鼓地向台湾转移财产。二伯父作为民主建国会上海支部的常务干事,又是中央银行的稽核专员,担负起了团结金融界、工商界人士,与蒋介石集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蒋帮计划把库存在中央银行的黄金白银等趁天黑从中央银行大楼顶层的天桥运到中国银行顶楼,再从后门运到海关,装船去台湾。当二伯父从自己同志那里听到这一消息后,着急地说:“假使国库的财产都搬走了,将来我们接收的是一个空壳子,那有什么用!”他立即利用自己的职务和社会影响力,发动民主党派造舆论加以制止,同时向国民党立法院、监察院提出质问。一时间,强大的压力铺天盖地而来,迫使蒋介石的计划未能全部实现。
与此同时,二伯父还打算发挥自己的力量,争取国民党军队汤恩伯部起义。他利用同学关系,争取到了上海税警团同意弃暗投明,还辗转与汤部某要员取得联系。5月12日晨,二伯父前往中央银行自己的办公室,准备与汤恩伯方面的人进一步接头,不幸被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毛森所侦悉。匪特进入他的办公室,谎称中央银行行长要召见,二伯父被骗到楼下,蒙上眼睛,押上了预先准备好的警备车。
被捕后,为了取得民盟、民建在沪名单,二伯父受到特务们非人的折磨。他们残忍地拔掉了他的十个手指甲,打断了右腿,但二伯父始终坚贞不屈,而且痛斥国民党特务践踏人权、实施法西斯主义的罪恶行径。5月18日凌晨,距上海解放仅9天,二伯父和其他13位革命志士被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绞杀后埋在了上海南市车站路国民党保密局院内。上海解放后,民建上海分会立即通知上海军管会,希望协助寻找二伯父的下落。直到6月2号,有人发现原保密局监狱院内有迹象,大家连忙掘地三尺,二伯父才被从一大堆尸体里认出。当时他头套麻袋,浑身血迹,惨不忍睹。每当想到这里,我都不禁暗自落泪,心中交织着对二伯父的敬佩和对狗特务的仇恨。
在二伯父被捕后,二伯母曾经来求我母亲帮助。因为我母亲的父亲,即我外公丁惟汾是国民党元老。母亲问外祖父怎么办,他说可以找他旧属谷正纲。母亲好不容易求见到谷正纲,谷回答,这件事我知道,但人不是我们抓的,又与毛森不是一个系统,援救没有成功。二伯父被捕的消息传来,我那时才6岁多,但仍记得一家人在一起紧张地商量援救方法,还有二伯母悲伤的面孔,那是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后来,二伯父的两个儿子孟强、孟复由我的祖父带大,女儿雅言由我父亲黄万里从上海带到大连交我四叔黄大能抚养。在北上的火车上,刚满两岁的雅言管我叫孟复,管我哥黄观鸿叫孟强。小小年纪的她完全不明白家庭已发生了巨大的变故,让我直到今天一想起来还十分心酸。
从上海来京的飞机已经开始降低高度了,我似乎看见了我的故乡,也是二伯父上学的地方——清华园。
二伯父黄竟武,1903年生人,1916年到清华求学。那时,清华还不是大学,而是留美预备学校。他以13岁的年纪,远离上海的家,一个人来北京念书,当时一定很兴奋,也很困难。此刻,我环顾四周,不禁一片遐想,好像看到英烈碑北面西大操场上,二伯父为通过体育科目而挥汗奔跑,图书馆阅览室内那宽大的橡木桌前,他正埋头疾书。他住在哪里?会不会是明斋?四年后,二伯父又从留美预备中等科升入了高等科。新知识的学习,五四运动的启迪和父亲的影响,使他逐渐树立起救国救民的思想。八年的学习,二伯父在清华园里从一个孩子成长为21岁的青年,并考入美国安抵克大学,获文科学士,后继续深造于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1929年获硕士学位。然后,毅然订购了船票,回国报效祖国。是年秋,二伯父回到上海,任上海盐务稽核所会计等职务。在任上,他锐意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941年参加了父亲黄炎培等人发起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民盟的前身)。这才有了后来一系列反蒋护国的革命行动。
5月17号,我和二伯父的二儿子黄孟复(全国工商联主席)家电话联系,说我们将于5月18日二伯父遇难日在清华英烈碑前举行一个祭奠仪式。可惜孟复要出差,届时不能前来,但他的妻子于义芬和女儿带着花篮来了。我们两家的花篮汇在了一处,给烈士纪念碑增添了几许芬芳,几许颜色。一些路过的人纷纷驻足,与我们一起缅怀忠勇的烈士,并热心地为我们拍了上面这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