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熊义志:陪学生找工作的日子

2013-05-30 |

——为助就业七进西藏,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的工作日志

熊义志(1993级机械)

熊义志(中)将在西藏基层工作的毕业生送到他们在当地的宿舍(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提供)

413

  上午830出发,带两名同学去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参加北京市首届国有企业面向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我们今年的毕业生中有几位残疾同学。我跟其中一名同学谈过几次,感觉他们在通常的校园招聘中面临的困难是人们难以想象的,而面向残疾毕业生的招聘会又实在太少了。

  从中国残联得知此专场招聘会信息后,我决定陪两名同学去参加,同时自己也在现场感受一下。

  我们大概10点到达招聘会现场。应聘的人很多,队排得很长,需要等会场里的人出来一批才能放一批进去。我们进入会场之后,发现招聘总量并不是很大,岗位需求以操作工为主,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较少。

  这么多残疾朋友来应聘,能获得就业机会的估计只能是少数。但是,我观察到很多残疾朋友,包括他们的家人,都像过节似的。毕竟是一场专属于他们的招聘会啊,他们充满着期待。

  我们的两位同学尽可能投了些简历,由于户口限制以及需求结构的原因,出来时难掩失落之情。

  我说,找工作不计成功率,将来成功一次就行,先去吃顿好饭吧。于是,我们辗转到附近牛街的一家新疆饭馆,吃了顿拉条子。

415

  上午830,开始每周例行的就业工作办公会。

  每年春季学期的周一办公会,除了安排中心一周工作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分析就业进度。中心的蔡志楠老师基于学校就业管理系统汇总出当天早上的就业实时数据,大家一起分析进展情况,找出需要重点关注的院系和群体,布置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然后形成就业进展周报,报送校领导、院系负责人以及整个就业工作队伍。 

425

  下午130,使用就业中心筹建的“行为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职业模拟训练。

  12名参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为模拟组,一组为观察组。训练室里,模拟组的同学按照任务要求进行着沟通与交流。在观察室,指导老师和观察组的同学正注视着他们的一言一行。

  模拟结束后,先由模拟组的同学自我评议交流过程,而后请他们回看录像再自我评议,然后由观察组同学和指导老师分别评议,最后大家总结提升。

  看得出来,参训同学触动很大、印象颇深、收获不小。

  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开端。我设想着把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训练“真刀真枪”地做起来。

59

  下午400600,与主动申请到西藏基层工作的9名同学座谈。

  索多出生在西藏日喀则,去年就决定回西藏基层工作,所以再没有找其他工作。我跟他也已经比较熟了,前前后后已经长谈过3次。

  相比之下,王全明去西藏基层工作,需要下更大的决心。他生在天津,机械系本科毕业生,一米八的个子,曾经担任清华学生空手道协会的会长,典型的阳光男孩,却有难得的勇气。

  其他几位也有各自的心路历程,分享他们的职业发展故事也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我则跟他们分享一些这些年来积累的关于西藏的信息,以及我所了解的在西藏工作的清华青年校友的情况,帮助他们在尽可能了解西藏的基础上,基于个人的抱负和潜质做出职业选择。

516

  早上500起床,530到办公室,与几位有强烈意愿去西藏基层工作的同学会合,一起出发去拉萨。大约下午130到拉萨住地。

  饭后带同学们去拜访了相关部门。同学们把握直接与西藏干部、长期在高原工作的“老西藏”们交流的机会,提了不少问题,西藏的同志们都诚恳耐心地解答,同时表达了对大家的期待和欢迎。

  晚上睡得不好,在人人上发了个状态:“七进西藏”。2010年以来,为了学生就业,这已经是我第七次到西藏了。

517

  早上起来,检查大家的状态。王全明高原反应大些,大家都说是他“海拔”最高的缘故。

  上午到拉萨市委组织部,与过去5年在拉萨市城关区、堆龙德庆县和曲水县工作的7名清华校友座谈。

  7位青年校友逐一分享了他们在基层摸爬滚打、锻炼成长的历程、收获和感悟。与我一起来的几位同学,来之前跟有些师兄师姐已经电话交流过,今天见到真人,听到他们的肺腑之言,对师兄师姐的佩服更加强烈。我自己听着也很感动、感慨,艰苦的环境真能培养人,期待他们能百炼成钢。

  午饭后乘车去日喀则,7点多到住地。本来还计划继续西行,去日喀则拉孜县索多家,一是拜访索多父亲,二是带同学们感受一下西藏农家。可是来不及了,拉孜县离日喀则还有150公里,晚上行车可能还需要两三个小时。这让索多多少有些失望。

518

  上午看了两个点。一个是日喀则市城南街道办事处。这个街道在日喀则很重要,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的主要机关都在这个街道辖区里。

  另一个点是曹伟担任乡长的日喀则市甲措雄乡。曹伟的家在北京通州,2008年从清华本科毕业后来到日喀则,一直在乡镇、街道工作,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名颇有心得和经验的西藏基层干部了,并且在西藏成了家,提起自己的小家庭时他颇有几分自豪。

  乡里的党政班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带我们参观了一位村支书的家。村支书放下手中的活,带着我们参观。他笑呵呵的,没有什么话语,忙着给大家敬酒——啤酒,百威的。

  日喀则的实地参观,让几位同学印象深刻。曹伟师兄的状态也惹得几位师弟师妹羡慕不已,加上日喀则地委组织部领导的礼贤下士,当时就有几位同学表示要申请到日喀则工作。

  中午在日喀则时间紧,饭后即往拉萨赶。630到住地。

519

  上午头疼,休息到1100,午饭前拜访了几位朋友。下午230开始返程回京,晚上1130到家。

  (记者赵婀娜、王云娜整理)

转自《人民日报》2013530

相关新闻

  • 262014.04
  • 122016.04

    怀念在第 21届学生会工作的岁月

    从 1980年底学生会成立到 1982年 9月完成使命,我有幸参加了第 21届学生会的工作,个中经历,令人难忘。

  • 242010.12

    清华被获评全国高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新闻中心讯】12月20日,高校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暨全国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在教育部机关礼堂召开。

  • 232024.12

    清华校友总会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分会工作办法

    2024 年 11 月 16 日 经清华校友总会生医工程学院分会首届理事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校友联络交流,根据《清华校友总会章程》及《清华校友总会院系分会管理办法》,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工作办法。第二条 本分会全称为:清华校友总会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分会,简称为:清华校友总会生医工程学院分会。英文名称:Tsinghua Alumni Association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简写为:TAABME。...

  • 132018.06

    关于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建团 60 周年纪念工作安排的通知

    关于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建团60周年纪念工作安排的通知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成立于 1958 年 10 月,作为清华大学的文艺代表队,学生艺术团以“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为宗旨,以“反映时代精...

  • 302011.03

    2010-2011学年学生奖励资助育人工作会召开

    3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2010-2011学年学生奖励资助育人工作会”在原经管报告厅举行。

  • 122024.09

    回忆同孙凤鸣同志一起工作的日子

    孙凤鸣同志1962年进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在校期间担任了系政治辅导员。他毕业后到湖南从政,先后担任湖南株洲市东区区长、湖南醴陵市市委书记,1988年国务院成立张家界市(当时称大庸市),他受命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先后担任张家界市委常委兼武陵源区委书记、张家界市委常委政府秘书长,张家界市人大主任。

  • 142017.12

    宋尽贤:“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伴随那个年代绝大多数清华学生一生的座右铭

    宋尽贤,教育部体卫艺司原司长,1957—1963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1963年至1988先后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校团委、教务处、校长办公室工作。本文是他作为校友代表在清华大学纪念"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60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宋尽贤校友发言各位老师、同学、校友:部和校友总会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向培养我们的母校及体育部的老师们表示感谢。校庆时收到一个纪念章——与我们敬爱的两位师长蒋南翔校长和马老有...

  • 262017.06

    清华校友总会材料学院分会工作办法

    (2017年6月1日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工作会议修订通过)第一条 名称:清华校友总会材料学院分会,简称清华材料学院校友会,英文名称:Tsinghua Alumni Association of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

  • 272017.06

    清华校友总会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分会工作办法

    第一条 本团体的名称:清华校友总会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分会。第二条 英文名称:Tsinghua Alumni Association GSSZ Branch第三条 本团体是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友自愿组成的社团组织。第四条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