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王俊:学军

2015-09-08 | 王俊(1977精仪) |

整理东西时,发现了一份在清华大学学军时的总结,顿时心潮澎湃,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40年前。

1975年3月,我们1973年入校的学生到驻山西的解放军某师例行了一个月的学军,精仪系是到该师驻定襄县的一个团。我和李自清等几位老师,提前到定襄县部队落实精仪系学军事宜。部队对这次学军非常重视,他们早已将军事训练、政治学习、吃饭住宿等做了大体安排。

412宿舍同学合影。前排中为作者

几天后,学军人员到达,我们班安排在驻军的重机枪连。学军人员中还有少数教职工随我班学军,有校医院史书珍医生,我系赵子英老师及系工厂小殷。我班王佳、张红莉等7位学校体育、文艺队的同学,学校另外组织在该师其他团学军。

师生们被分到连队各班,和战士同学习、同劳动、同吃同住(女生另有宿舍),有时同训练。除了衣服是我们自己的,其他都和战士一样。我被“任命”为副连长,不由分辩阻止,通讯员将我的行李搬到了连首长的宿舍,尽管浑身不自在,也只能服从命令。

军事训练紧张有序,每天随着军号声起床,洗漱后就和指战员们一起出操。白天大多是连队的几位班长给我们进行军训。

我们跟连队进行过一次拉练,那天半夜,紧急的集合号将大家从睡梦中惊醒,由于一直有思想准备,所以行动都不慢,几乎和指战员们同时到达集合点,就连40多岁的史医生也出奇地迅速。没有月亮,靠繁星的光亮急行军,爬坡过沟,中间还穿插咬耳传令等军事演习。我们走了不少路,黎明时回到营房。尽管很累,但是没有人掉队,没有人叫苦。

我们用重机枪打过三次靶,最后一次是进行实弹射击考核,每人11发子弹,大家的成绩都不错,总结中讲“全班优秀50%,良好41,及格9%”。我和几位同学还用指导员的手枪打了几抢,体会了一下手枪的感觉。那天靶场来了两位部队文艺兵,现场表演了山东快书等几个节目,十分精彩,不时引起大家的笑声和掌声。

学军期间,思想教育抓得很紧,先后听取了部队艰苦奋斗老模范、学雷锋积极分子、战斗英雄等人的报告。我班李太春同学也在重机枪连介绍了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情况。

学军期间,我们参观了西河头地道。地道全长5公里,纵横交错网络全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的人民和武工队依托它,同日军和地方反动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还参观了农业先进单位镇安寨,

一日三餐,吃饭前要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食堂门口唱一首军歌,例如《打靶归来》《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等,词曲流畅动听,大家慷慨激昂地歌唱后,顿感精神振奋。连队有什么事情大多也是在唱歌后部署。一天中午,唱歌结束指导员讲话了,他说:今天早上连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参战的双方是部队的几位战士和清华的几位同学。是由几张被单引起的,同学们要拿去洗,战士们不让,你拉我扯,僵持不下,现在休战,输赢未见分晓。我劝战士们服输吧,敌不过学生们的。他的幽默话语一结束,掌声四起。这以后,师生们的拆洗工作就少了“阻力”。

指导员是山西广灵人,个子不高,工作很有水平,深得干部战士的信任。讲话即动听风趣又有感染力。指战员们在生活上对我们照顾得十分周到,当时的山西仍然很冷,他们把自己铺的毛毡拿出来给我们铺上。晚上看露天电影,又把大衣披在师生们身上。战士们的被子比我们的薄,但是夜间他们总是偷偷地把大衣盖在我们的被子上。

这一时期这里的蔬菜较为缺少,部队专门从40多里的忻县(现为忻州)买来白菜调剂食堂的伙食。连队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鱼,我们来了一个月就吃了两次。有时我们到外面活动,他们就吃粗粮,把省下的细粮给我们吃。学军期间,我们经常吃到山西产的特糯特香特软的优质大米,经了解他们平时很少吃到这种大米。战士们洗漱用冷水,炊事班的战士为我们专门烧了热水。

师生们也想方设法为连队做些事情,大家和战士们一样星期天不休息,有的和战士们一起到附近农村支援农业生产,有的给战士拆洗被褥,有的帮厨,有的帮助喂猪。一个月里给战士拆洗被子27条,洗褥单120多次,缝补衣服30多件。有的同学把自己的被头拆了给战士补衣服。史医生也大显身手,有空就给指战员们检查身体医疗疾病,她为来部队探亲的指导员夫人用中药治疗肝炎,效果十分明显,夫妇俩很是高兴。

我们还和连队一起办了文化学习班,那时战士文化普遍不高,同学们就教他们查字典、写信等,有的同学还为战士代写家信。大家还一块编排文艺节目,开联欢会。同学们协助连队在饭厅里办起了广播,每天吃饭时广播连队涌现的好人好事、指战员们军训及师生们学军的心得体会等。同学们和战士一道站岗放哨,有时战士们夜间拉练的晚了,站岗放哨同学们就全包了。有一次母校文艺队来驻军演出,同学们站岗放哨、种地等,把战士们替出来看节目。在短短的时间里,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到感情,晚上在油灯下(不记得是没通电还是常停电)一起谈心聊天。饭厅里粗粮抢着吃,细粮互相让,水池旁又常现战士和师生同洗衣服的场面。

李志勤老师和程远铭同学和我校其他系的师生一起,到炮团为部队服务。他们为部队办了五期学习班,讲解光学仪器的原理、使用和保养方法等。修理了地炮激光测距仪、经纬仪、炮对镜等六部仪器。

即将离开部队时,李太春创作了一副约2米多高1米宽的书画作品,用染色大米在上面黏贴了“军民鱼水情”几个隽秀的竖写大字,字周围是翻着波浪的蓝色海洋,水中是一条跳跃的大鱼,画的上方是金光闪闪的红太阳等,制作十分精美,立体感特强,既是一副宣传画又是一件艺术品。那天,同学们出其不意地把它挂在饭厅墙壁上,营房顿时一片欢腾,大家啧啧称奇。同时也是师生们将要离开连队的信号,大家情绪不免又有些低落。李太春书画写作都很在行,他在什么地方创作的这幅作品,连我都不知道。

离开部队的头天,连队召开学军总结暨欢送师生大会,指导员念着我起草的稿子,反而没有了他脱口讲话的风趣和魅力。当晚,在定襄大礼堂由驻军指战员、学军师生联合举行了文艺晚会。

走的那一天,同学们早早起床帮助战士洗衣服、打扫卫生,清洗厕所、厨房帮忙等,一直忙到出发。全连指战员步行约3公里送我们到定襄火车站,师生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可爱的指战员们,乘专列直达北京。

1977年1月,光32全班合影

回校后,我们常和部队通信,从指导员的来信中得知,我们走的那天整个营房都沉浸在对师生的思念中,全连无语,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来信中也得知指战员们把对师生们的思念化作力量,在训练场上更加英勇顽强。那次学军对我一生有深刻的影响,老模范张新跃赠送的每人一只针线包,我一直保存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