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蒲明书:半个世纪清华情——为纪念毕业50周年而作

2016-04-23 | 蒲明书(1965力学) |

今年4月24日,是清华105周岁生日。在校庆到来之际,谨以长诗《半个世纪清华情》作为寿礼献给母校,並作为一代清华人的情怀与校友交流。

感谢乐山师范学院王钊熠老师,是他为这首诗配乐朗诵。其专业水准让原作锦上添花!

半个世纪清华情(朗诵).rar


“毕业50年,重返清华园!”

一声集结号,归心急如箭。

胸怀赤子情,心存感恩念。

“少小离家老大回”呀,

一群白发人

回到了昔日“工程师的摇篮”。

二校门拍手,荷花池水暖,

紫荆花盛开,杨柳风拂面——

好一个水木清华的四月天!

几多知心话,

几多肺腑言,

半个世纪清华情

化作长歌一曲,献给

永远的力504班。

(转韵)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唐诗《游子吟》

总会让我穿越时空去联想。

想到毕业离校时,

罗盘和校训、干粮和猎枪,

是怎样经老师们的双手

壹壹塞进了清华儿女的行囊。

毕业后无论我们身处何地,

用罗盘定位,

始终坚持

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毕业后无论工作在什么岗位,

努力探索,不怕改行跨专业,

凭的是

母校交给的干粮和猎枪;

毕业后无论遇到多大困难,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

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敢于担当!

六年的清华岁月,

编织了一条拉扯不断的纽带,

尽管人在五湖四海,

但同窗的情谊

依然是地久天长;

半个世纪的风雨,

就像一把理性的筛子,

把历史恩怨的垃圾

统统加以过滤,留下的是

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孙炳华多才多艺,

做技术搞文体,样样出彩;

王伯铭心灵手巧,

创大业下深圳,敢作敢闯。

大漠戈壁为两弹,余作生韩淑芳

献出了宝贵的青春;

西北荒原试火炮,钱暌融李栓龙

倾注了毕生的力量。

丝绸之路,刘宪秋谱写兰州石化的新曲;

北国冰城,陈宏春把锅炉设计得越烧越旺。

石油战线,李公仆丁美和开发燃油新产品;

蜀道之难,拦不住付国义韩寅达去献身国防。

庞炳志吃苦耐劳,

无怨无悔坚守在酒泉发射基地;

刘瑞田风清气正,

脚踏实地当公仆在江苏的官场。

万里长空,我们用智慧和汗水在蓝天上耕耘;

浩瀚苍穹,我们的科研成果与星星一道闪光。

同学们牢记母校的嘱托,

我们班有做人的共同信仰。

“文革”中,

我们经风雨见世面

没有人去祸国殃民;

改革开放后,

驰骋于市场经济的大海

没有人落水迷航。

从政的,不当贪官污吏;

下海的,不唯利是图作奸商;

搞科研,出成果,一如既往;

校园里,育新人,桃李芬芳。

共和国大树的年轮中,

记录了我们攻艰克难的身影;

四个现代化的征途上,

我们长江后浪推前浪。

我们人人,给国家都作出了贡献;

我们个个,没有辜负清华的培养。

这,就是力504交出的答卷;

这,就是历史排出的群英榜!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

生老病死,命运难抗。

今日聚会,

有六位同学再也不能到场。

他们是郭海林—林正禄—张凤呈;

他们是刘瑞田—张万通—韩淑芳。

一个个英年早逝啊,

走得竟如此匆忙!

我们忘不了

他们的英容笑貌,

仍记得在一起

度过的六年寒窗。

我愿化作一只杜鹃,夜半啼血去呼唤:

“魂兮归来吧,

回清华与我们欢聚一堂!”

(转韵)

人生不是梦,

往事不如烟。

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现而今

我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说什么“人生七十如夕阳”,

殊不知,夕阳的余晖

同朝霞一样灿烂。

让我们高唱“夕阳红”啊——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五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抚今追昔,不忘饮水思源。

没有贵人的眷顾,

我们怎能上清华?

没有清华的培养,

哪会有我们在座的今天?

风云际会在清华,

有情有义又有缘。

感谢贵人蒋南翔校长!

感谢清华工程师摇篮!

感谢我们的集体——

力504班!

同学们,要保重身体,

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待到2019紫荆花开时,

让我们再聚北京

重返清华园!  

2015年5月10日  北京

【说明】

本诗中某些句子的出处:

1.“工程师摇篮”,文革前,清华大学是多科性工科大学,工程师为其培养目标。

2.“二校门”,乃清华大学的地标建筑。

3.“荷花池”,即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的荷塘。

4.“紫荆花”,清华大学的校花,每年四月开花,与校庆在同一个月。

5.“杨柳风”,出自南宋诗人僧志南的《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水木清华”,清华大学的别称。

7.“四月天”,出自林徽因的诗《你是人间四月天》。清华大学的校庆正好也在四月里。

8.罗盘,指党的教育方针,即培养有文化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

9.校训,即“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出自《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0.“干粮和猎枪”,语出当年的校长蒋南翔。他说,清华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一靠在校掌握的知识,即干粮;二靠老师传授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即猎枪。干粮总是会吃完的,而猎枪可以终生受用。

11.两弹,指原子弹和导弹。

12.“万里长空,我们用智慧和汗水在蓝天上耕耘。”句中的“我们”,指在三机部从事与飞机相关的科研工作的同学们。

13.“浩瀚苍穹,我们的科研成果与星星一道闪光。”句中的“我们”,指在七机部从事与火箭卫星相关的科研工作的同学们。

14.“我愿化作一只杜鹃,夜半啼血去呼唤”。 此句化用宋代诗人王令的《晚春》的最后两句,原诗为: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归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乃唐诗《酬乐天咏老见示》的最后两句,作者刘禹锡。原诗为: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6.“五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化用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17.“夕阳红”,为央视老年节目的开始曲,由乔羽作词,张丕基作曲。

18.“2019”,即2019年,我们入校的60周年(1959—2019)。


相关新闻